第270章 续命(1 / 2)

第七天,陆远还是没醒。

准确地说,他已经“死”了三次。

第一次是心跳停了十七秒,护士冲进来抢救,电击板都准备好了,结果监护仪自己“滴”了一声,心率又回来了,还蹦到了120,像在打碟。

第二次是呼吸停止,医生宣布临床死亡,正要签字,那具本该冰冷的身体突然打了个嗝——响亮、悠长、带着一股子锅气的香辣味,仿佛刚吃完十斤小龙虾。

第三次最离谱,脑电波平了整整五分钟,全院专家摇头叹息,家属默哀,IcU外头小桃抱着保温桶哭得像个被退学的小学生。

可就在推尸车来的前一秒,监测仪上猛地跳出一段诡异波形——不是心电图,也不是脑电图,而是一串颠勺节奏,哒哒哒、哒哒哒,像是有人在用锅铲打拍子跳《科目三》。

这回连医生都不喊“奇迹”了,直接改口:“他这是……搁这儿续费呢?”

没人知道,在陆远几乎归零的生命体征背后,一张无形的网正在全球铺展。

火种网络,活了。

它不再只是被动接收功德、传递能量的工具,而是开始反向供养——以千万人的烟火记忆为柴,以思念为火,烧出一条通往陆远灵魂深处的逆行通道。

而起点,正是那口没动过一筷子的梅干菜扣肉。

小桃坐在病床边,握着他冰凉的手,轻声问:“你还听得见吗?”

话音落下的瞬间,深夜食堂里,所有锅碗瓢盆齐齐震了一下。

瓷碗嗡鸣,铁锅轻颤,炒勺从墙上“啪嗒”掉进水槽,像被谁轻轻弹了一下。

那一声合鸣清脆、温暖,宛如一声叹息,又像一句回答。

“听得见。”

不止是听见,是全宇宙都在替他活着。

与此同时,凌霜站在厨房中央,脱下了特工制服,换上了一件洗得发白的围裙——那是陆远穿了三年、袖口还沾着咖喱渍的那件。

她没看录像,没翻笔记,甚至没看一眼灶台说明书。

她只是闭上眼,回想那个总爱一边颠勺一边讲冷笑话的男人,回忆他歪头笑时眼角挤出的细纹,还有他每次说“这饭能救命”时那副欠揍却认真的表情。

然后,她深吸一口气,点火。

火苗窜起的一瞬,她忽然张口,说出了一句她从未学过、也根本不知道存在的口诀:

“火要旺,心要放,米饭才敢蹦出锅!”

下一秒,锅中白米如受惊鸟群,轰然跃起三尺高,在空中翻滚一圈,金黄粒粒分明,落地时不粘不糊,香气炸裂,连窗外路过的流浪猫都停下脚步,庄严鞠躬。

这不是蛋炒饭,这是武道与烟火的融合技。

更恐怖的是,就在这一刹那,肯尼亚难民营里,一名瘦骨嶙峋的妇女正用破铁桶生火煮饭,突然脑子里响起那句口诀,她下意识照做,铁桶里的糙米竟也腾空而起,精准完成翻炒,香气引来了十里八乡的孩子。

他们围着铁桶,齐声背诵:“火要旺,心要放,米饭才敢蹦出锅!”

声音稚嫩,却带着某种古老仪式般的庄重。

而在地球另一端,韩川正戴着耳机,一头扎进十万条“灶歌”录音数据流中。

这些是来自世界各地普通人做饭时随口哼的小调、念叨的家常话、甚至是对着空气说的那句“我想回家吃饭”。

他原以为只是情感共鸣,结果一分析音频波形,发现每当这句话出现,就会触发一段无法解析的加密频率——像是某种文明级的暗号。

他把这段频率输入模拟还原系统,屏幕骤然闪动,浮现出一幅幅破碎画面:

陆远在厨房大笑着甩锅,油星四溅;

凌霜提刀追着他满街跑,只为抢最后一块糖醋排骨;

他蹲在门口喂流浪猫,嘴里还说着“做人可以穷,但锅底不能没有焦香味”;

以及他对小桃说的那句:“以后这摊子交给你啦。”

韩川猛地站起身,眼镜滑到鼻尖:“我靠……火种不是系统。”

“它是集体记忆的活体备份!”

“所有人对陆远的想念,都被存进了每一缕炊烟里!”

他颤抖着打开全球火种节点地图,只见密密麻麻的光点正在同步闪烁,像一场无声的祈祷。

每一道菜做完,就有一段记忆上传;

每一次“我想回家吃饭”被真心说出,就有一丝力量注入陆远的身体。

他的胸口,那若隐若现的金色根系,正缓缓蔓延,如同大地之下悄然生长的神树脉络。

而在深夜食堂的老灶前,焚灶婆婆留下的拐杖依旧伫立,顶端金焰不灭,轻轻摇曳,仿佛在数着时间。

小桃低头看着陆远毫无血色的脸,轻声说:“你要是再不醒,我就把你写成菜谱标题了啊,《失传名菜:咸鱼本尊焖三小时》。”

话音未落,他手指微微动了一下。

很轻,像风吹过锅盖。

但小桃看见了。

她没哭,反而笑了:“好家伙,还嫌不够卷是吧?全世界给你续命,你倒在这儿当永久免费试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