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寝宫的暖阁内,熏香袅袅,暖意融融。高阳斜倚在锦凳上,一身月白色的宫装衬得她肌肤胜雪,眉眼间带着几分刻意收敛的锋芒。武媚娘坐在对面的软榻上,手中把玩着一枚玉如意,神色平静地听着高阳的提议,脸上看不出丝毫波澜。
“皇后,”高阳率先开口,声音清脆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如今褚遂良已被流放,长孙无忌虽暂时收敛,但根基未动。我有一计,可助你彻底除掉他。我会暗中将你与那明远私通之事透露给长孙无忌,引诱他出手弹劾你。到时候,你只需制造出与明远无私通的铁证,反告长孙无忌诬陷皇后、意图谋反,李治定然会严惩于他。”
武媚娘闻言,轻轻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嘲讽:“高阳公主,你未免太过小觑长孙无忌了。他身为三朝元老,历经风浪,心思缜密,岂会轻易相信这种无凭无据的流言?更何况,我刚刚协助陛下罢黜褚遂良,朝中局势本就动荡,此时若与长孙无忌再起冲突,只会让那些反对我的官员有机可乘,反而不利于我稳固地位。”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如今在朝中的势力还十分薄弱,虽然有陛下的宠爱,但根基未稳,还需要时间培植自己的亲信。长孙无忌树大根深,门生故吏遍布朝野,想要除掉他,不能急于一时,只能徐徐图之。”
高阳皱了皱眉头,心中有些不满。她本以为这是一条万全之策,却没想到武媚娘如此谨慎,甚至可以说是胆小。“皇后,你若一直这样畏首畏尾,何时才能真正掌控朝政?长孙无忌一日不除,你就一日不能高枕无忧。”
“公主放心,我自有我的打算。”武媚娘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长孙无忌的好日子,不会太久了。但现在,还不是动他的时候。我们需要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一个能一击致命的时机。”
就在这时,一名宫女快步走进暖阁,躬身说道:“皇后娘娘,陛下紧急召集文武百官前往太极殿议事,说是边关有重要军情上报。”
武媚娘心中一动,连忙站起身:“知道了。”她转头看向高阳,“公主,军情紧急,我先行一步,关于长孙无忌的事,我们日后再议。”说完,便急匆匆地朝着太极殿的方向走去,甚至来不及整理一下略显凌乱的衣衫。
高阳看着武媚娘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她知道,武媚娘说得有道理,可她实在等不及了,她恨不得立刻让长孙无忌和李治付出代价。但事已至此,她也只能暂时按捺住心中的急切,缓缓起身,准备离开皇后寝宫。
可就在她走到门口时,一个身着青色锦袍的年轻男子从外面走了进来,正是武媚娘的男宠明远。他看到高阳,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被浓浓的贪婪取代。他丝毫不顾及高阳公主的身份,反而径直走到她面前,嘴角勾起一抹轻佻的笑容:“哟,这不是高阳公主吗?怎么独自一人在皇后娘娘的寝宫里?莫不是在等我?”
高阳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心中涌起一股怒意。她身为大唐公主,何时受过这样的轻薄?可她转念一想,明远虽然只是个男宠,却深得武媚娘的信任,在武媚娘身边能说得上话,如今她还要借助武媚娘的势力复仇,不宜轻易得罪此人。
于是,高阳压下心中的怒火,脸上渐渐浮现出一抹妩媚的笑容。她微微侧过身,身姿窈窕,裙摆轻轻摇曳,露出一小截雪白的皓腕。她抬起头,眼波流转,带着几分勾魂摄魄的风情,声音也变得柔媚起来:“明远公子说笑了,我不过是刚与皇后娘娘议完事,正准备离开罢了。”
她说着,缓缓走近明远,身上淡淡的花香随着动作飘散开来,萦绕在明远鼻尖。她的手指轻轻划过自己的领口,动作带着几分不经意的挑逗,眼神却似笑非笑地看着明远,仿佛在引诱他一般。
明远被她这突如其来的妩媚弄得口干舌燥,眼神紧紧黏在她的身上,尤其是她胸前饱满的曲线和雪白的肌肤,让他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他原本以为高阳是个高傲冷漠的公主,却没想到她也有如此风情万种的一面。他心中的欲望瞬间被点燃,再也按捺不住,伸手就想要去搂高阳的腰:“公主既然来了,不如多留一会儿,让我好好陪陪你?”
可高阳的动作比他更快,轻轻一侧身,便躲开了他的触碰。她看着明远急切的模样,嘴角的笑容愈发妩媚,眼中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明远公子,心急可吃不了热豆腐。皇后娘娘还在等我,我先行告辞了。”说完,她转身快步走出寝宫,留下明远一个人愣在原地,心中的欲望愈发强烈。
明远看着高阳离去的背影,紧紧攥住了拳头。他虽然能日夜陪伴在武媚娘身边,得到她的宠幸,却只能逞口舌之欲,无法真正得到她的身子——武媚娘对他始终保持着一丝距离,从未让他真正近身。这种求而不得的感觉,让他备受煎熬。如今看到高阳如此妩媚动人,他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得到高阳,让她成为自己的女人。
与此同时,太极殿内,气氛凝重。李治坐在龙椅上,脸色铁青,手中紧紧攥着边关送来的急报。文武百官分列两侧,个个神色严肃,不敢出声。
“西突厥真是胆大包天!”李治猛地将急报摔在地上,怒声道,“朕刚刚派程咬金扫清东突厥残余势力,他们竟敢借着西域诸国惶恐之机,联合部分小国,公然挑战我大唐的权威!朕今日就要下令,派遣大军,一次性彻底搞定西突厥,让他们知道我大唐的厉害!”
武媚娘快步走进太极殿,正好听到李治的话。她连忙躬身行礼:“陛下息怒,臣妾来迟了。”
“皇后来了正好。”李治看到武媚娘,脸色稍缓,“你来得正好,朕正准备与大臣们商议出征西突厥之事,你也说说你的看法。”
武媚娘站起身,走到殿中,目光扫过阶下的武将们,缓缓说道:“陛下,西突厥自恃实力强盛,又联合了部分小国,确实不可小觑。但我大唐国力强盛,兵强马壮,只要选对主帅,定能一举平定西突厥。”
“皇后认为,谁适合担任主帅?”李治问道。
“臣妾认为,苏定方将军是不二人选。”武媚娘的声音清晰而坚定,“苏将军在太宗朝便跟随先帝南征北战,战功赫赫,却一直未能得到重用,心中定然对陛下心怀感激。而且苏将军勇猛善战,谋略过人,定能不负陛下所托,平定西突厥。”
她的话音刚落,阶下的几名老将便立刻反对。程咬金上前一步,躬身说道:“陛下,皇后娘娘此言差矣!苏定方虽然有些战功,但他在太宗朝不受重用,必有其原因。而且他性情孤傲,难以统领大军,不如让老臣出征,定能平定西突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