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品牌升级(2 / 2)

解决了内部管理的初步磨合,另一个难题很快浮现。贺青丝在检查现有面料库存时,眉头越皱越紧。

“这些料子,做普通成衣还行,做顶级定制,远远不够。”她拿起一匹市面上算是不错的真丝,摇了摇头,“手感、光泽、垂感,都差着档次。尤其缺那种有独特肌理、染色精准的顶级丝绸,还有工艺复杂的古董蕾丝、定制提花面料。没有这些,设计效果大打折扣。”

卫子宸立刻联系了几家常合作的供应商,对方的回复要么是“没有现货”,要么是“需要从意法或日本调货,周期至少三个月,而且起订量巨大”。

“这可麻烦了,”卫子宸有些头疼,“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在一次与沈昭珩沟通近期情况的电话里,钱钱顺带提了一句目前遇到的面料瓶颈,语气并未特别强调困难,只是作为工作进展的一部分提及。

沈昭珩在电话那头静静听完,只回了句:“知道了。”

第二天上午,阿明就出现在服装厂,交给钱钱一份打印精美的名录和几个手写的联系方式。“珩少让送来的。”阿明言简意赅。

钱钱接过一看,名录上是几家在欧洲和日本都极负盛名、以工艺和品质闻名的顶级面料商的名字,后面附着他们在亚太区总代理或特别渠道的联系方式。更关键的是,阿明补充了一句:“珩少已经和这几家的负责人打过招呼,提了‘青丝定制’,你们可以直接联系,报沈先生的名字即可。”

这个过程,沈昭珩没有亲自出面,没有过多询问,甚至没有在电话里多说什么,却轻描淡写地解决了卫子宸跑断腿都可能搞不定的难题。他动用的人脉和资源,显然已超出了普通商业往来的范畴。

钱钱立刻让元元按照联系方式去沟通。果然,对方态度客气,效率极高。

不过几天,几箱贴着国际快递标签的面料样品就送到了改造中的工作室。

贺青丝亲自开箱,当她触摸到那些面料时,眼中瞬间迸发出惊喜的光芒。她拿起一匹色泽温润、泛着珍珠光泽的意大利真丝,爱不释手地摩挲着:“就是这个手感!柔韧、细腻,染色也到位!还有这匹日本京都的提花锦缎,图案太精致了!”

她兴奋地对钱钱说:“有了这些料子,妈脑子里那些设计,才算真正有了着落!”

钱钱看着母亲高兴的样子,拿起电话打给沈昭珩:“面料收到了,质量非常好。谢谢你,沈昭珩。”

电话那头,沈昭珩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静:“不客气。

品牌升级,做出好的作品,对提升香江时尚产业的整体水准有益处。互利互惠。”

他的回应完全站在商业和行业发展的角度,公事公办,但解决问题的速度和力度,却透露出远超商业合作的重视。

随着施工队日夜赶工,工作室的雏形逐渐显现。设计区窗明几净,打版区工具齐整,保密工坊初具规模,VIp接待室也开始布置软装。

钱钱的管理流程文件被做成简易手册,发放给相关员工,开始试运行。

陈师傅等老师傅们在初步适应后,也渐渐发现新流程确实能减少不必要的返工和纠纷。

贺青丝伏在设计台前,对着光,开始绘制首批高级定制系列的设计图,旁边的学徒也在认真的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