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的办事效率,再一次印证了赵天成对他“能量不小”的判断。
不过一日光景,赵天成所要的东西便已备齐,并且分量十足。
几个粗陶大瓮被小心翼翼地抬进了石室,一瓮是凝固的、色泽微黄的羊尾油,腥膻之气在相对密闭的空间里隐隐弥漫;
另一瓮则是初步提纯过的、呈现灰白色的块状碱,据扶苏说,是召集了宫中匠人,按照赵天成口述的“石灰法”,连夜赶制出来的,匠人们还被那“火碱”灼伤了好几个手指;
此外,还有大大小小的陶罐、木棒、量具,甚至为了安全起见,还备上了几桶清水和几块厚厚的麻布。
“先生,您要的羊尾油、火碱,还有一应用具,都已备齐。”扶苏指着那些物事,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好奇与探究,“学生愚钝,实在想不出,以此腥膻之油,配合此等烈性碱物,究竟能制出何样‘清洁’神物?”
赵天成围着那几个大瓮转了一圈,用手指戳了戳凝固的羊尾油,又凑近看了看那灰白色的火碱块,满意地点点头:“成色不错!苏公子,你这执行力,可以!比那些光会动嘴皮子的官僚强多了。”
他挽起那身还算干净的囚服袖子,露出略显瘦削却线条分明的手臂,一副要大干一场的架势。
“看好了,苏公子,今天哥就给你表演一下,什么叫‘化腐朽为神奇’,什么叫‘点石成金’!”赵天成脸上洋溢着一种近乎孩童恶作剧般的兴奋光芒,与这秘狱的沉闷格格不入。
他先是指挥着跟随扶苏进来的、明显是工匠打扮的仆役,将一部分羊尾油放入一个耐烧的大陶釜中,
“第一步,熬油。把这羊尾巴油里的油脂都熬出来,去掉那些残渣和水份。”赵天成一边看着陶釜内油脂渐渐融化,泛起细密油泡,一边对扶苏解释,“看见没?这些看似无用的下脚料,里面却藏着好东西——油脂。这就是基础原料之一。”
油脂融化,滤去残渣,得到了一釜略显浑浊的液体油脂。
接着,赵天成又让人取来一定量的火碱块,小心翼翼地用木槌敲碎,然后投入另一个陶罐的清水中。
“嗤——”的一声轻响,火碱遇水迅速溶解,并释放出热量,清水变得浑浊而温热。
“小心点,这东西现在温度高,而且腐蚀性强,溅到皮肤上能给你烫掉一层皮!”赵天成提醒着好奇想凑近看的扶苏,“这就是另一个基础原料——碱液。它的作用是,等一下要和油脂发生一种奇妙的‘反应’。”
扶苏屏息凝神,看着赵天成用简陋的量具,大致估算着油脂和碱液的比例。
“先生,这比例……可有定数?古籍经典之中,可有记载?”扶苏忍不住问道。他习惯了凡事寻章据典,遵循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