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有些军功地主、宗室子弟家资颇丰,然其粮秣亦关乎家族存续,岂肯轻易借出?若无足够抵押或……威逼,恐难成事。”他最后一句话带着帝王的思维惯性,但随即意识到在赵天成面前不妥,便没有深说。
赵天成看着嬴政,脸上露出一种“你怎么这么死脑筋”的表情。
“所以我说,你得下点血本啊!空口白牙去借,谁理你?你得让他们觉得,借粮给你,比把粮食烂在仓里,或者偷偷摸摸卖个低价,要划算得多!甚至……是一场天大的机缘!”
“血本?机缘?”嬴政目光一凝,“先生之意是……”
“很简单!”赵天成坐直了身体,虽然姿势依旧散漫,但眼神里透出认真的光芒,“朝廷公开向所有老秦人——主要是那些有产有业的——借粮!定下一个期限,比如……一年!到期之后,朝廷不仅如数归还借出的粮食,还要额外支付一笔‘利息’!”
“利息?”嬴政捕捉到这个词,他理解借贷需还利,但赵天成的语气似乎赋予了这个词更重的分量。
“对,利息!就是补偿!人家把救命的、保本的粮食借给你用一年,承担了你可能还不上、或者粮食贬值的风险,你当然得给补偿!这个利息,不能太低,得比他们把粮食存着,或者私下交易能获得的收益要高!具体高多少,你们自己算,要让人心动,觉得不借就亏了!”赵天成解释道。
嬴政沉吟着:“若利息过高,朝廷偿还压力更大……且,若到期朝廷仍凑不齐钱粮,无法足额归还本息,岂非失信于民,动摇国本?此风险……巨大。”他看到了其中的诱惑,但更看到了深渊。
“所以啊,光有利息还不够!”赵天成的声音带着一种蛊惑力,“你得给他们一个……一个无法拒绝的保障,或者说,一个万一你还不上钱时,他们也能接受的、甚至更渴望的‘补偿’方案!”
嬴政的心猛地提了起来,他隐隐预感到了什么,呼吸不由得急促了几分:“是何方案?”
赵天成盯着嬴政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道:“如果朝廷到期还不上粮食和利息,那么,借粮之人,可以凭借借据,按照借出粮食的多少,直接向朝廷换取相应的……‘爵位’!”
“爵位?”嬴政失声重复,瞳孔骤然收缩,身体几不可察地晃动了一下,脸上瞬间血色褪尽,如同被一道惊雷劈中!
爵位!
大秦二十等军功爵!自商鞅变法以来,立木取信,奖励耕战,非有功不得爵!这是大秦立国之根基,激励将士奋勇杀敌、百姓努力耕织的最高荣誉和实际利益所在!是维系整个秦帝国运转的核心激励机制之一!
现在,赵天成竟然轻描淡写地提出,可以用粮食来换爵位?!
这……这简直是……嬴政的第一反应是荒谬!是亵渎!是对他和他历代先君所建立起来的功勋体系的彻底颠覆!一股难以言喻的怒火和本能的反感直冲头顶,让他几乎要拂袖而起!
“先生!”嬴政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意和极度的不敢置信,“爵位乃国之重器,赏有功,励军心!岂能与粮秣交易,形同市贾?!此例一开,军心涣散,将士寒心,谁还愿为朝廷效死?我大秦立国之本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