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在于谦坚定扶持着惊魂未定的朱祁钰的画面中暗下。北京城内的内乱暂告段落,但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考验——也先的大军,正在步步逼近。
“家人们,当于谦在北京紧锣密鼓地布置防务,朱祁钰在惶恐中学习如何当监国时,瓦剌太师也先,正带着他那份‘天降大礼’,浩浩荡荡地朝着大明边境进发。”朱迪钠的声音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天幕上,瓦剌骑兵押送着被俘的明英宗朱祁镇,开始南下。
“也先经过最初的迷茫,现在已经想明白了怎么最大化利用手里的这张‘王牌’。”朱迪钠分析道,“硬攻北京风险太大,但带着明朝皇帝去‘拜访’大明的边关重镇,岂不是事半功倍?”
画面中,也先志得意满,对着各部首领说道:“明帝在此,沿途关隘,谁敢阻拦?我等可假借送还皇帝之名,兵不血刃,叩开城门!若得城池,钱粮子女,尽归尔等!”
“逻辑鬼才”立刻反应过来:“我靠!这是把堡宗当成人形钥匙,想去开大明边关的锁啊!”
奉天殿前,朱元璋的呼吸骤然粗重起来,他死死盯着天幕,已经有了极其不祥的预感。
“第一个考验,落在了宣府总兵杨洪身上。”朱迪钠将画面切换到巍峨的宣府城下。
瓦剌骑兵簇拥着朱祁镇来到城下。也先派人喊话:“大明皇帝在此,还不快快打开城门,迎奉圣驾!”
城头之上,守军将士看到了被俘的皇帝,瞬间一片哗然,军心浮动。总兵杨洪(由演员扮演)站在城楼,脸色铁青,手指死死抠着城墙的砖缝。
朱迪钠还原了当时的场景——
朱祁镇在也先的“示意”下,不得不对着城头喊道:“朕在此,杨洪,开城门……”
他的声音带着屈辱和虚弱,但清晰地传上了城头。
守城副将(急切地):“总镇,是皇上!真的是皇上!我们……”
杨洪(猛地抬手打断,声音嘶哑而坚定):“臣只知为陛下守城,不知其他!此必诈也!全军戒备,擅言开城者,立斩!”
城头箭弩齐备,滚木礌石森然。无论瓦剌如何叫嚣,无论朱祁镇如何呼喊,宣府城门,始终紧闭。
“杨洪……好!是好臣子!是好将军!”奉天殿下的朱棣,忍不住低吼出声,既为杨洪的忠诚刚烈感到欣慰,又为眼前这幕皇帝叫门的惨剧感到钻心的痛。
而朱元璋,已经说不出话了。他的脸涨得通红,额头青筋暴起,看着自己的子孙在敌人的胁迫下,去叫自己家的大门,这种羞辱感,比刀割还要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