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魏砥 > 第496章 家国年关

第496章 家国年关(1 / 2)

---

建业城的年味,在连绵冬雨停歇、久违的阳光洒落时,终于浓烈起来。各色灯笼挂满了街巷,商户叫卖着年货,孩童穿着新衣在街头追逐嬉闹,空气中弥漫着爆竹燃放后的硝烟味和家家户户准备年菜的香气。

吴公宫内更是张灯结彩,准备着盛大的除夕夜宴。但在此之前,陈暮特意在宫内一处较为私密的暖阁,设了一场小小的家宴,只有他与夫人崔氏,以及尚在牙牙学语的次子陈磐。

暖阁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冬日的寒意。崔婉穿着一身绛紫色的宫装,气质温婉雍容,正细心地喂两岁的陈磐吃着软糯的糕点。小家伙虎头虎脑,坐在特制的高脚椅上,挥舞着胖乎乎的小手,咿咿呀呀地叫着,试图去抓母亲手中的玉勺。

“磐儿,乖,再吃一口。”崔婉声音温柔,耐心十足。她出身河北崔氏,乃名士崔琰侄女,自嫁与陈暮以来,一直是他的贤内助,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从不让陈暮为家事分心。

陈暮褪去了朝堂上那身威严的袍服,只着一件舒适的常服,坐在一旁,含笑看着妻儿。只有在这种时候,他眉宇间那常年凝聚的思虑与威严才会稍稍散去,流露出几分属于丈夫和父亲的柔和。

“夫君,听闻荆南近来天寒,也不知砥儿在那边的衣物可还够暖。”崔婉喂完儿子,拿起帕子替他擦擦嘴,不无担忧地对陈暮说道。长子陈砥远在荆南历练,是她心中最大的牵挂。

陈暮安慰道:“夫人放心,子龙心细,会照料好他的。男儿志在四方,让他吃点苦,经些风雨,是好事。前几日他还来信,说跟随子龙将军巡视边防,获益良多,字里行间,倒是比在建业时沉稳了不少。”

提到长子,陈暮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与期望。陈砥是他和江东的未来。

“咿……爹……爹……”小陈磐似乎不满父母的注意力被兄长吸引,挥舞着沾满糕点屑的小手,朝着陈暮的方向叫唤。

陈暮哈哈一笑,起身将小儿子抱了起来,用胡茬轻轻蹭了蹭他娇嫩的脸蛋,惹得小家伙咯咯直笑,躲闪着往他怀里钻。

“磐儿乖,等你再大些,爹爹也送你去历练,像哥哥一样,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好不好?”

崔婉看着父子嬉闹的场景,眼中满是温柔的笑意,但深处也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她深知夫君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暗流涌动,这片刻的天伦之乐,何其珍贵,又何其短暂。

“夫君,年宴之后,是否还要召见大臣议事?”崔婉轻声问道。

陈暮逗弄儿子的手微微一顿,随即笑道:“今日除夕,只叙家常,不谈国事。来,陪我和磐儿好好吃顿团圆饭。”

他虽如此说,但崔婉知道,有些事,不是不谈就能放下的。她只是温柔地点点头,不再多问,细心布菜,将一块陈暮最爱吃的清蒸鲥鱼夹到他碗中。

暖阁外,寒风依旧,但阁内的温情,却足以抵御这世间所有的冰冷。

相较于宫内的奢华与温情,魏延的府邸则显得冷清许多。他并无太多亲戚故旧在建业,往日的军中同僚也大多在外镇守,年关时节,门庭难免寥落。

然而,这份冷清,却被一位女子的到来悄然打破。

魏延之妻-张宁,带着几名仆役,风尘仆仆地从会稽老家赶到了建业。她听闻魏延被调回中枢,虽知是贬谪,但夫妻情深,更担忧他心结难解,故而毅然前来相伴。

荆南的冬天,比建业更为酷烈。凛冽的北风卷着雪沫,抽打在江陵城的墙垛上,发出呜呜的声响。

都督府内,赵云卸下冰冷的甲胄,在炭盆边烤着火。陈砥穿着一身厚实的棉袍,小脸冻得通红,却依旧挺直嵴背,坐在赵云下首,认真聆听着他讲解荆襄地理与兵要。

“……夷陵之重,在于控扼长江上游,锁钥巴蜀。昔日汉昭烈帝为关羽报仇,兴兵伐吴,便是在此地被陆逊……被东吴大军阻于猇亭。”赵云提到旧事,语气平静,并无波澜,“故此地防守,需水陆并重,尤防火攻。”

陈砥听得极其专注,不时发问。经过这段时间的历练,他褪去了不少稚气,眼神变得沉稳,虽然年仅十四,但已隐隐有了几分少年老成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