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猛地松开符笔,指节因为用力过度而发白。
这张二品上阶的疾行符,耗费了他整整一刻钟,期间灵力枯竭,识海刺痛,若不是听道会后心性沉稳了许多,怕是早就扔笔放弃了。
“总算跨过去了。”林邑川将这张符小心夹进玉册里,指尖触到符面时,能感觉到灵力在里面欢快地流转,像是有了自己的生命。
窗外的天渐渐亮了,灵槐叶上的露珠折射出晨光,他却毫无倦意,只觉得浑身的血液都在发烫。
稍作休整,林邑川开始批量绘制疾行符。
有了成功突破的经验,后续的绘制顺畅了许多。
他发现,只要守住“顺”与“和”的心境,风旋纹的成形率高了不少。
一个时辰能画十六张,成功率稳定在六成,其中总有那么一两张能摸到上阶的边。
到午时,一百张疾行符已堆成了小山。
林邑川数了数,成功的六十二张里,中阶符占了四十七张,上阶符竟有十五张——这比他预想的多了近五成。
最难得的是那十五张上阶符,每张的风旋纹都带着金边,灵力循环几乎没有滞涩,张掌柜见了怕是要惊掉下巴。
吃过灵米午饭,林邑川开始绘制剩下的一百张符箓,五十张隐身符,五十张防御符。
这两种符箓的符纹更复杂,隐身符要藏锋敛气,防御符要凝实厚重,恰好能检验他听道后的心境变化。
隐身符的符纹像层薄雾,起笔时不能有丝毫灵力外泄。
林邑川想起云尘子说的“大音希声”,将灵力压在笔尖三寸内,墨痕落在符纸上,竟没有激起一点灵光。
前几张总在中段“隐势纹”处露了破绽,符纸会突然闪一下白光,像黑夜中的烛火一样扎眼。
“是我太想‘藏’了。”林邑川看着废符,忽然明白过来。
真正的隐身,不是刻意去藏,而是与周围的灵气融为一体。
他调整呼吸,想象自己是院里的灵槐叶,既在那里,又不显眼。
再次落笔时,灵力顺着符纸的纹路自然蔓延,隐势纹成形时,符纸真的开始变得透明,连灯下的影子都淡了许多。
防御符的绘制则是另一种考验。
符纹要像城墙一样厚重,起笔需用三分蛮力,中段要凝住灵力不溃散,收笔时更要“砸”出三道“镇纹”。
林邑川起初总掌握不好力道,要么镇纹太脆,一触就碎;
要么灵力太散,镇纹立不起来。
他索性放下符笔,走到院里看着那两株灵槐。
树干粗得要两人合抱,任凭风吹雨打,根系却在土里越扎越深。
“刚中带柔,才是真的稳。”林邑川恍然大悟,回到案前时,运笔的力道里多了份韧性。
绘制镇纹时,不再硬用灵力去“砸”,而是像灵槐扎根那样,让灵力一点点往符纸深处渗。
当第一张二品中阶防御符成功时,符面浮现出淡金色的光盾虚影,用手指敲上去,发出“咚咚”的闷响,竟有几分像敲在灵槐树干上的声音。
林邑川笑了,这大概就是“道法自然”的意思吧。
隐身符和防御符的绘制,用了整整六个时辰。
期间林邑川休息了几次,用灵泉水泡了泡发僵的手指。
当最后一张防御符收笔时,已是深夜,院里的聚灵阵符都快失去光泽了。
清点成果时,林邑川累得几乎抬手都费劲,心里却甜得像含了块灵蜜。
五十张隐身符,成功三十一张,其中中阶符十四张,上阶符三张——这三张上阶隐身符,平铺在桌上几乎看不见,只有注入灵力时,才会泛起层极淡的银光。
五十张防御符,成功三十张,中阶符十二张,上阶符两张,那两张上阶符的镇纹金光凝如实质,用低阶法器敲上去,竟能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他将所有符箓分类放进特制的木盒里,疾行符放左,隐身符放中,防御符放右,盒盖上贴着张小小的聚灵符,防止灵力流失。
看着这满满三盒符箓,林邑川忽然觉得,这青瓦小院里的灯光,比任何时候都要亮堂。
院里的灵槐叶又开始沙沙响,像是在为他庆贺。
林邑川推开院门,望着坊市深处那片沉沉的夜色,知道自己这次是真的跨过了一道坎。
不仅仅是符箓技艺从二品低阶冲到了上阶,更重要的是,他终于明白了云尘子说的“修心”是什么意思——不是空泛的道理,而是融入每一次运笔、每一次凝气里的沉稳与通透。
回到屋里,林邑川倒头就睡。
梦里,他仿佛又回到了听道会的广场,云尘子的声音在耳边回响:“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休息了三个时辰,天刚蒙蒙亮,林邑川便已起身。
青瓦小院里的灵槐叶上还凝着露珠,他推开正房的门,案头的符箓墨经过一夜沉淀,愈发浓稠。
经过二品上阶符箓的淬炼,他只觉识海清明,灵力运转如臂使指,此刻绘制一品符箓,竟有种举重若轻的畅快感。
今日要画的是四种最常用的一品符箓:火球符、疾行符、冰箭符、金刚符。
林邑川将四种符纸分类摆开,黄色符纸绘火球符,青色符纸绘疾行符,蓝色符纸绘冰箭符,土黄色符纸绘金刚符,每种符纸各备一百五十张,刚好六百张之数。
他先从火球符入手。
这种符箓的符纹如跳动的火苗,起笔要带着三分燥意,中段需凝出“火芯纹”,收笔时则要让灵力如火星般炸开。
以往绘制时,总在火芯纹处拿捏不准火候,如今灵力收放自如,笔尖落在黄色符纸上,朱砂墨痕自然晕染出焰状边缘。
起笔的“火头纹”刚画完,符纸便泛起淡淡的暖意;
画到中段,他刻意让灵力在墨痕里打了个旋,火芯纹顿时变得饱满如豆;
收笔时轻轻一抖,三道火星状的纹路跃然纸上——不过弹指间,一张一品中阶火球符便成了。
越画越顺,林邑川索性左右手各执一支符笔,左手画火球符,右手绘冰箭符。
这个也就林邑川可以,他的混沌之体可以随意转换灵力属性。
冰箭符的符纹需透着寒气,起笔要稳如冰封,中段的“箭羽纹”需细如发丝,收笔的“箭簇纹”则要锐不可当。
他将灵力调至清冽,右手笔尖在蓝色符纸上滑动,墨痕过处,符纸竟凝起层薄霜。
左手的火球符刚成,右手的冰箭符已发出“咔”的轻响,符面浮现出半寸长的冰棱虚影——竟是一品上阶!
两种符箓交替绘制,黄色与蓝色的符纸在案头堆成两小摞。
火球符的暖光与冰箭符的寒气在空气中交织,形成奇妙的氤氲。
林邑川的动作快如行云流水,灵力随着呼吸的节奏注入笔端,几乎不用刻意去想符纹的走向,肌肉记忆已带着笔尖完成该有的转折。
两个多时辰过去,一百五十张火球符与一百五十张冰箭符已绘制完毕,清点时发现,火球符中上品占了七成,冰箭符的上品率竟达七成五。
稍作调整,他开始绘制疾行符与金刚符。
疾行符的青色符纸上,符纹如流动的风,林邑川借鉴了二品符箓的绘制心得,让灵力顺着符纸的天然纹路游走,每张符成时都带着轻微的风鸣;
金刚符的土黄色符纸上,符纹似堆叠的岩石,他将灵力凝如磐石,收笔时重重一顿,“石纹”顿时变得厚重如山。
这次他换了种法子,先集中精神画完一百五十张疾行符,再转头绘制金刚符。
疾行符的上品率稳定在七成二,每张符面的风旋纹都流畅自如;
金刚符的绘制更显轻松,土属性灵力与他如今沉稳的心性相得益彰,上品率竟高达七成八,符面的“金刚纹”泛着淡淡的土黄色灵光,摸上去如触坚石。
五个时辰转瞬即逝,当最后一张金刚符收笔时,夕阳正透过窗棂照在案头。六百张符箓整齐地码在四个木盒里,黄色的火球符、青色的疾行符、蓝色的冰箭符、土黄色的金刚符,色泽鲜亮,灵力波动均匀得如同标尺。
清点总数,成功五百八十八张,其中一品中阶一百七十张,一品上阶四百一十八张,成功率近乎十成,上品率更是远超以往。
林邑川将这些符箓与先前的存货归在一起,分门别类整理:一品低阶的五百多张火球符与金刚符,他用防潮的油纸仔细包好,给父母防身用;
一品中阶的四百二十张里,留一百张常用的疾行符与冰箭符随身携带,两百二十张交给符宝轩售卖,剩下的一百张则收进储物袋,预备交换会时用;
一品上阶的六百五十张,自留两百张应急,两百五十张卖给符宝轩换灵石,其余两百张特意用玉盒盛放,这些品质上乘的符箓,在交换会上或许能换些稀有的炼器材料。
至于二品符箓,他也做了规划:低阶的四十张尽数出售,换些周转的灵石;
中阶的七十三张,留五十张自用,五张卖给符宝轩,剩下的十八张当作交换会的“硬通货”;
最珍贵的二十张上阶符箓,只舍得卖两张疾行符,其余的隐身符、防御符与疾行符,皆是保命或关键时刻的底牌,绝不肯轻易出手。
整理完毕,暮色已笼罩小院。
林邑川望着满箱的符箓,只觉心中踏实。
这些凝聚着心血的符纸,既是他修为精进的见证,更是即将到来的交换会中,最可靠的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