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寒门小厨娘 > 第28章 宫墙风来

第28章 宫墙风来(2 / 2)

终于,李公公放下汤匙,用绢帕擦了擦嘴角,看向沈清辞,眼中带着审视:“嗯,汤品清醇,饮液甘润,火候掌握得不错。用料也新奇,这金线菇和野生石斛,倒是少见。难怪能入贵人的眼。”

沈清辞垂眸道:“公公谬赞了,不过是些乡野粗食,登不得大雅之堂。”

李公公轻笑一声:“沈姑娘过谦了。咱家在宫里当差几十年,山珍海味见过不少,能像姑娘这般,将药食融合得如此恰到好处、不温不火的,倒是难得。姑娘师承何人呐?”

来了!沈清辞心知这是关键问话,谨慎答道:“民女曾蒙白云观静玄师太指点一二,略通皮毛。”

“白云观静玄?”李公公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哦……是那位医术精湛的师太啊,难怪。”他不再追问师承,转而道,“姑娘这铺子,生意倒是不错。只是……这市井之地,龙蛇混杂,姑娘一介女流,经营起来,怕是不易吧?”

沈清辞恭谨道:“赖街坊捧场,勉强糊口。”

李公公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似是无意间说道:“宫里头的贵人们,整日山珍海味,难免腻烦,有时就喜欢些清新别致的民间小点。若有机会,姑娘的手艺,或许能博得几分欢心,也未可知啊。”他话说得轻描淡写,却像一颗石子投入沈清辞心湖。

阿福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这是……递出橄榄枝了?

沈清辞心中警铃大作。这李公公话里有话,似乎有意引她“入宫”?是单纯欣赏手艺,还是另有所图?她深知宫门深似海,一旦卷入,再想脱身就难了。

她面上不动声色,依旧谦卑:“民女手艺粗浅,能侍奉街坊已是福分,不敢妄攀宫闱。”

李公公看了她一眼,见她神色平静,不卑不亢,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也不再提此事。又坐了片刻,品完茶饮,留下块不小的银锭,便起身离去。

送走李公公,阿福长舒一口气,擦擦额角的汗:“姑娘,刚才可吓死我了!这位李公公在宫里颇有体面,他今日前来,恐怕不只是品尝药膳那么简单。”

沈清辞看着那锭银子,眉头微蹙:“我知道。阿福哥,可知这位李公公,是哪个宫里的?”

阿福摇头:“这就不清楚了。宫里头的事,水深着呢。”

李公公的到访,像一阵微风,吹皱了五味轩平静的表面。虽然对方没有明确要求什么,但那句“或许能博得几分欢心”却像一根刺,扎在了沈清辞心里。她知道,五味轩真正意义上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沈清辞正准备打烊,一辆没有任何标识的马车悄无声息地停在巷口。车上下来一位蒙着面纱、衣着素雅的妇人,由一个低眉顺眼的丫鬟陪着,走进了五味轩。

那妇人进店后,目光快速扫过,最后落在沈清辞身上,声音温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请问,可是沈姑娘?”

“正是民女,夫人有何吩咐?”沈清辞觉得此人气度不凡,不似寻常官眷。

妇人微微颔首:“听闻姑娘调理妇人气血不调、心神不宁颇有些独到之处,特来请教。”她并未点明身份,但言谈举止间自有一股威严。

沈清辞心中明了,这恐怕又是哪位府上的贵妇,或许……与宫里有关?她不动声色,仔细为妇人诊了脉,观了气色,发现其确是忧思过度、心脾两虚之症。

“夫人此症,需安心神、健脾胃。民女可为您配一道‘归脾安神茶’,日常饮用,再佐以‘甘麦大枣粥’早晚食用,缓缓图之。”沈清辞斟酌着开了方子,选了最平和稳妥的药材。

那妇人仔细听了,点头道:“有劳姑娘。”她让丫鬟付了丰厚的诊金,却又额外拿出一个小巧的锦盒,推到沈清辞面前,低声道:“此物,或许对姑娘有用。小心收好,或可防身。”说完,便起身离去,来得突然,去得也干脆。

沈清辞疑惑地打开锦盒,里面并非金银珠宝,而是一枚用特殊香料熏制过的、形状奇特的木符,上面刻着复杂的纹路,散发着一股清冽的异香。木符下压着一张小笺,只有四个娟秀的字:“慎饮宫茶。”

沈清辞拿着木符和小笺,心中巨震!这妇人是谁?她为何要提醒自己“慎饮宫茶”?这木符又有何用?难道……李公公的到来,真的预示着一场来自宫闱的风波?这看似偶然的拜访和赠符,是善意提醒,还是另一个更复杂的局的开始?

她将木符紧紧攥在手心,那清冽的香气丝丝缕缕,却让她感到一股寒意正悄然逼近。五味轩的平静日子,恐怕真的要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