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煎好,给孩子灌下,然而效果并不显着,孩子的呼吸依旧困难,小脸憋得发紫。那对父母见状,绝望的哭声更甚。
沈远山眉头紧锁,沉吟道:“寻常药力恐难速效,需佐以针灸,强通肺气!”他取出银针,正要施为,忽然瞥见一旁紧张关注的柳根,心中一动。
“柳根,”沈远山沉声道,“我平日教你认穴,你可还记得‘定喘’、‘肺俞’、‘尺泽’之位?”
柳根一愣,随即明白了师傅的意图,心脏猛地一跳,紧张得手心瞬间被汗湿。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回想师傅平日所教,以及自己私下在穴位图上比划的记忆。
“弟…弟子记得。”他的声音有些发颤,但眼神却异常专注。
“好!”沈远山当机立断,“此次由你施针!我在一旁指引。栓柱,稳住孩子!”
栓柱闻言,立刻上前,用厚布裹住孩子乱动的手脚,将其稳住。那对父母惊疑不定地看着年轻的柳根,但见沈远山神色镇定,也不敢多言。
柳根走到床前,看着孩子痛苦的小脸,深吸一口气,抹去手心的汗,接过师傅递来的银针。他的手指微微颤抖,但当他指尖触碰到孩子背部皮肤,寻找“肺俞穴”时,那颤抖奇迹般地停止了。他按照师傅的指引,屏息凝神,稳稳地将针刺入应有的深度和角度。
一针,两针,三针……
沈远山在一旁密切观察,不时出声微调:“‘定喘’穴,再深三分…‘尺泽’,略偏向桡侧…”
柳根全神贯注,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指尖的触感和师傅的指引。当他落下最后一针时,额头上已满是细密的汗珠。
片刻之后,奇迹发生了。女童剧烈的喘息竟然渐渐平缓下来,青紫的脸色也开始回转,她发出一声细微的咳嗽,吐出了一口浓痰,呼吸随之顺畅了许多!
“有效了!有效了!”栓柱惊喜地低呼。
那对父母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对着沈远山和柳根连连磕头:“谢谢沈大夫!谢谢小大夫!你们是俺家妞妞的再生父母啊!”
柳根直到这时,才仿佛脱力般,后退一步,靠在墙上,大口喘着气,脸上却露出了如释重负又充满成就感的复杂表情。
沈远山上前扶起那对夫妇,仔细交代了后续的用药和调养事宜。送走千恩万谢的一家人后,他转身,看着脸上犹带稚气却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的柳根,眼中充满了赞许。
“做得很好。”沈远山拍了拍他的肩膀,只说了这四个字,却重逾千斤。
栓柱也用力捶了一下柳根的肩头,咧嘴笑道:“行啊!柳根!真有你的!”
柳根腼腆地笑了,眼中闪烁着泪光。这一刻,他真切地感受到了医术的力量,以及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经此一役,柳根在医馆内外的名声悄然传开。连平日里有些瞧不起他瘦弱沉默的村民,看他的眼神也多了几分敬重。而柳根自己,仿佛经历了一次蜕变,眼神更加坚定,行事也愈发沉稳。
沈远山和林小荷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他们知道,陈榆在京城太医院的风雨中挣扎求索,而栓柱和柳根,则在这乡野医馆的日常与突发危难中,淬炼着他们的医术与仁心。两处风雨,一样磨砺。雏鹰的翅膀,正在这看似平凡却不平静的日子里,一天天变得硬朗,准备着迎接未来更广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