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远山荷香 > 第157章 雏鹰振翅 风雨砺锋芒

第157章 雏鹰振翅 风雨砺锋芒(1 / 2)

陈榆的来信,像一块沉重的石头投入医馆平静的生活,激起的波澜久久未能平息。栓柱和柳根干活时更加沉默了几分,眼神里却多了些以前没有的东西,那是对远方师兄处境的担忧,以及一丝对未来的隐约思量。连安生都似乎察觉到气氛不同,缠着林小荷问“榆哥什么时候回来”的次数也多了起来。

沈远山和林小荷花了几个晚上,字斟句酌地写好了回信。信中既有长辈的关怀与开解,也有师者的点拨与期许。林小荷更是细心地将新制的薄荷糖浆、紫苏干,以及一些安生画得歪歪扭扭的“草药图”仔细包好,连同信一起托付给驿差。

信寄出去了,但医馆里的氛围却悄然发生着改变。

这日,沈远山将栓柱和柳根叫到跟前,神色比往日更为肃穆。

“栓柱,柳根,”他目光扫过两个年轻的学徒,“你们陈榆师兄在京中所遇,你们也知晓一二。太医署,乃天下医者向往之圣地,然其中亦有名利纷争,门户之见。你二人虽暂居乡野,却不可闭目塞听,亦当知医道之途,并非只有繁花似锦,更有风雨荆棘。”

栓柱挺直了腰板,黝黑的脸上满是认真:“师傅,俺明白。俺没啥大志向,就想着把您教的本事学扎实,能帮咱乡亲们看好病,守住咱医馆,让师傅师娘少操些心。”他的话朴实无华,却带着一种扎根土地的坚定。

柳根低着头,双手紧张地搓着衣角,半晌,才用细若蚊蚋却清晰的声音说:“师傅,俺…俺觉得陈榆师兄没做错。用便宜的药治常见的病,让穷人也看得起病,这…这才是对的。”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与他平日怯懦不符的光芒,“俺娘以前生病,就是硬扛着…俺学医,就是想…想让像俺娘那样的人,不用再硬扛。”

沈远山看着眼前这两个性情迥异却同样赤诚的徒弟,心中慰藉。他点了点头:“你们能有此心,甚好。然空有仁心,若无精湛医术,亦是徒然。从今日起,除日常诊务、药园劳作外,你二人需更加勤勉。”

他转向栓柱:“栓柱,你性子沉稳,动手能力强,于外伤急救、药材炮制已颇有心得。往后,寻常的外伤缝合、换药,由你独立处置,遇有疑难再报于我。此外,我将《伤科汇纂》与你,你需细细研读,每月我考校一次。”

栓柱闻言,精神一振,重重抱拳:“是!师傅!俺一定用心学!”

沈远山又看向柳根:“柳根,你心思缜密,于药材辨识、药性体察颇有天赋,炮制药材亦能别出心裁,且于脉象一道,似有灵犀。往后,你可随我一同接诊,负责记录脉案、症状。闲暇时,将《濒湖脉学》与我所讲脉理结合,反复揣摩。药柜管理、常用方剂的配伍,也由你多费心。”

柳根没想到师傅会如此看重自己,激动得脸都红了,声音微微发颤:“弟…弟子遵命!定不负师傅期望!”

这番安排,无疑加重了两个学徒的担子,却也给了他们更大的成长空间和信任。栓柱和柳根都明白,这是师傅在用自己的方式,回应着京城传来的风波,也是在为医馆的未来,铺垫更坚实的基础。

自此,医馆里的节奏似乎更快了。栓柱处理外伤时更加自信果断,闲暇时便抱着那本《伤科汇纂》啃读,遇到不懂之处,要么请教沈远山,要么拉着柳根一起讨论。柳根则像影子一样跟在沈远山身边,诊脉时凝神静气,记录时一丝不苟,对药柜里的每一味药材都如数家珍,甚至能根据近日病患情况,提前将可能用到的药材备在顺手处。

林小荷看着两个徒弟的飞速进步,心中既欣慰又有些复杂。她私下对沈远山说:“远山,你这样是不是逼他们太紧了?他们还都是半大孩子。”

沈远山望着窗外暮色,轻声道:“小榆在京中独自面对风雨,我们鞭长莫及。栓柱和柳根留在身边,更需尽快成长。医道传承,非一日之功,亦非一人之事。他们早一日能独当一面,这医馆便早一日根基稳固,将来无论风雨来自何方,都能屹立不倒。”

林小荷默然,知道丈夫所虑深远。

然而,考验来得比预想中更快。

初夏时节,天气忽冷忽热,村里好几个孩子都染上了咳喘,发热不止。这日,邻村一对夫妇抱着个气息奄奄的女童急匆匆赶来,孩子约莫四五岁,面色青紫,呼吸急促,已是危在旦夕。

“沈大夫!救救俺家妞妞!她咳了三四天了,今天突然就喘不上气,村里的郎中说没救了……”那妇人哭得几乎晕厥。

沈远山立刻上前检查,面色凝重:“是麻毒内陷,肺气闭塞!十分凶险!”

他迅速开出方子,以麻杏石甘汤为基础,加重宣肺平喘、清热解毒之药。栓柱和柳根立刻行动起来,栓柱负责抓药、称量,柳根则跑去生火煎药,两人配合默契,动作快而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