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新四军方面证实了以上消息,并告知,他们自身也面临巨大压力,国民党顽军正在压缩其活动空间。他们建议我们高度警惕,防止被夹击!”
消息如同晴天霹雳,震得指挥部内一片死寂!前门有虎(日军),后门进狼(顽军),真正的绝境!
面对这前所未有的危局,宋希濂反而异常冷静。他目光扫过地图,迅速判断形势:“日军主力被牵制,是我们短暂的喘息之机!但顽军的背刺,是心腹大患!我们必须立即调整策略!”
他决断道:“一、立即改变对外策略:暂停一切可能刺激重庆方面的行动,与新四军的接触转入绝对地下。李参谋,回电新四军,感谢警示,告知我部处境,约定秘密联络方式,但近期减少公开往来。”
“二、全力应对生存危机:补给问题刻不容缓!王处长,加大筹粮力度,必要时可冒险向敌占区边缘活动,以银元或武器换取粮食!同时,做好长期艰苦斗争的准备,节衣缩食!”
“三、内部紧急动员:周政委,立即向营以上军官传达当前严峻形势,强调日顽勾结的危险性,要求官兵同仇敌忾,共度难关!同时,严格保密,防止消息扩散引起恐慌。”
“四、军事上,立足最坏情况:张团长,赵团长!防御重点,除日军外,必须增加对可能来自后方(皖南方向)的顽军袭击的防备!制定应对两面夹击的应急预案!”
与此同时,宋希濂沟通系统,看到因面临极端危机和果断决策获得的积分,进行了针对绝境生存和防御的终极兑换:
【兑换:“高级山地地雷(防步兵\/防坦克)”x100枚,“远程狙击步枪(带瞄准镜)”x5支及专用弹药x500发,“大功率电台备用电池组”x20组,“高效炸药(tNt)”x500公斤,“便携式手术器械及麻醉剂”x2套,“超压缩干粮(可保存一年)”x3000人份,“急救血浆(代用品)”x1000单位。】
【叮!兑换成功!物资已合理化配置(解释为战前秘密储备、国际援助渠道冒险送达及自身技术突破)。】
这批物资,特别是地雷、狙击步枪和炸药,极大增强了防御和特种作战能力,干粮和医疗物资则为长期坚守提供了可能。
南京,日军司令部。松井石根大将接到浙赣线进展顺利的报告,得意地对参谋长说:“哟西!支那主力被吸引,仙霞岭的残匪已成瓮中之鳖!命令池田,暂缓强攻,加紧封锁和渗透,待浙赣战事一定,再行剿灭。同时,利用支那顽固派与共产党的矛盾,推波助澜,让他们自相残杀!”
重庆,某密室内。军统负责人正在向高层汇报:“……已按计划对皖南‘亲共’势力进行清扫。仙霞岭宋部,若仍执迷不悟,可与日军‘默契配合’,借刀杀人,以除后患。”
联合部队内部,尽管高层尽力保密,但“后院起火”的消息还是在小范围流传开来,引起了部分原国军官兵的极大恐慌和思想波动。一些顽固分子开始暗中串联,散布消极言论。
与此同时,侦察兵报告,“穿山甲”部活动再次频繁起来,其部下甚至公然靠近联合部队防区挑衅,似有所恃。显然,他们也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或许得到了某种暗示或支持
二月二十四日黎明,天色未明,寒气逼人。宋希濂站在指挥部外,望着黑沉沉的山峦,心中充满了内忧外患的沉重压力。部队面临着创建以来最严峻的考验,一步走错,可能就是万劫不复。
就在这时,一匹快马冲破晨雾,一名浑身被汗水湿透、神色仓皇的通信兵滚鞍下马,将一封沾满泥污的信件递给哨兵,嘶哑地喊道:“快!报告师座!皖南……皖南急件!”
宋希濂心中一震,快步上前接过信件。拆开一看,是留守皖南的办事处主任的亲笔信,字迹潦草,充满悲愤:“师座钧鉴:顽军xx师突然包围我留守处,强令我部缴械,声称我部‘勾结奸党’,冲突已起,伤亡惨重!请求火速支援!或指示下一步行动!万分危急!”
“后院”的火,真的烧起来了!而且直接烧到了身上!
宋希濂捏着信纸,手指因用力而发白。救援?千里迢迢,自身难保!不救?于心何忍?皖南的弟兄们怎么办?
与此同时,李慕华也急匆匆跑来,脸色异常难看:“师座!刚截获的密电!重庆第三战区长官部命令,责问我部与‘异党’勾结之事,要求立即表明态度,断绝往来,并限期向指定地点靠拢接受点编,否则……将以‘叛军’论处!”
最后通牒!
前有日军重兵压境,后有顽军偷袭捅刀,上有重庆高压通牒,内部人心浮动,外部“穿山甲”虎视眈眈。天目山联合部队,陷入了真正的、四面楚歌的绝杀之局!生死存亡,就在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