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鹰顾(1 / 2)

民国二十七年二月二十三日,黄昏。仙霞岭“黑龙潭”山谷在短暂的报复性打击后恢复了表面的平静,但“戚七”那份语焉不详的密电——“东南事,恐有变。鹰或将西顾。慎防后院火起。”——如同鬼魅般萦绕在联合指挥部每个人的心头。东南方向发生了什么?“鹰”指谁?后院又在何处?这cryptic的警告与近日日军的异常安静、重庆方面的沉默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令人不安的图景。宋希濂预感到,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指挥部岩洞内,汽灯将众人紧锁的眉头照得清晰。宋濂、周明远、刘久山、陈致远、张云鹤、赵锡田、马富贵、李慕华、徐锐、王民生等人围坐,中间摊开着地图和那份简短却沉重的电文。

李慕华首先汇报最新情报:“我们动用了所有渠道,试图核实‘东南事变’。目前得到的信息碎片化且矛盾。有传言说,第三战区主力在浙赣线方向与日军有大规模调动,似有战事将起;也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重庆方面内部对敌后武装政策有激烈争论,强硬派声音抬头。至于‘鹰’,通常指代日军精锐或航空兵,‘西顾’可能意指其注意力转向西方,即我们所在的仙霞岭方向。而‘后院火起’……最为蹊跷,可能指我部内部再生变故,或是指与我们相关的皖南、赣东北等后方基地出事。”

张云鹤不耐烦地敲着桌子:“这‘戚七’说话总是说一半!东南到底怎么了?鬼子要有大动作?还是重庆要对我们下手?后院是哪儿?急死个人!”

赵锡田沉思道:“日军的安静不正常。池田旅团吃了亏,按常理必会报复。如今按兵不动,要么是准备更大的行动,要么是被其他战事牵制。如果‘鹰将西顾’是真的,我们必须做好应对日军主力扫荡的准备。”

刘久山担忧地说:“要是重庆那边变了卦,断了我们的粮饷甚至视我们为敌,那才是灭顶之灾!咱们和新四军接触的事,怕是瞒不住。”

陈致远分析:“‘后院’可能指我们在皖南的旧根据地,或是与我们关系密切的游击区。如果那些地方遭到日军或顽军(指国民党顽固派军队)攻击,我们将失去最后的依托和退路。”

徐锐提到内部安全:“如果外部压力骤增,内部潜伏的敌对分子或动摇分子可能会趁机活动,‘后院火起’也可能指这个。”

王民生最实际:“不管东南发生了什么,咱们的粮食最多撑五天!药品也快没了!必须尽快找到稳定的补给来源,否则不用等鬼子打过来,自己就先垮了!”

众人议论纷纷,焦虑情绪蔓延。外部信息不明,内部压力巨大,决策面临极大困难。

宋希濂一直沉默地听着,手指在地图上从浙赣线划到仙霞岭,又从皖南划到赣东北,最终重重地点在“黑龙潭”上。他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情况不明,但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做最坏的打算,争取最好的结果!当前首要任务是:生存下去,稳住阵脚,弄清敌情!”

他具体部署:“一、立即加强战备,应对扫荡:张团长、赵团长、马团长!你部立即进入最高战备状态!加固所有工事,密布地雷、障碍物,储备滚木礌石!侦察分队前出三十里,严密监控所有进山通道,尤其是东南和西北方向!防空哨位加倍!做好应对日军大队强攻和空中打击的准备!”

“二、多方设法,获取情报:李参谋,你总负责!第一,立即通过最紧急渠道联系‘戚七’,请求明确‘东南事变’的具体所指和‘后院’含义!第二,尝试与新四军联络点取得联系,他们消息灵通,或知详情!第三,动用一切可能的内线,侦察日军池田旅团乃至华中方面军的动向!第四,密切监听重庆方面与我战区长官部的通讯,看有无异常!”

“三、全力解决补给危机:王处长,刘司令、陈政委协助!立即组织所有能动的人员,由游击队同志带领,向更深山、更险峻处寻找可食植物、狩猎野兽!同时,不惜代价,派出精干小队,携带银元,尝试与更远地区、可能未被日军控制的村寨取得联系,购买粮食和草药!告诉乡亲们,我们是抗日的队伍!”

“四、内部巩固,严防变故:周政委、徐科长负责!加强巡逻和岗哨,对重点人员暗中监控!同时,加强政治教育,稳定军心,强调越是困难越要团结!准备应急预案,万一出现内部骚乱或敌特破坏,果断处置!”

“五、做好转移准备:秘密制定向仙霞岭最深处、最隐蔽区域转移的方案,路线、物资、伤员安置都要有预案。万一此地不可守,要有退路!”

“同志们!”宋希濂声音提高,“我们现在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甚至可能是生死存亡!但只要我们自己不乱,鬼子就奈何不了我们!执行命令!”

“是!”众人凛然领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命令下达,整个营地如同上紧发条的机器,高速运转起来。官兵们挥汗如雨,加固工事,挖掘壕沟,设置陷阱。侦察兵像猎豹一样消失在群山之中。后勤人员和组织起来的官兵,在游击队向导带领下,冒险深入以往不敢进入的原始林区,寻找一切可以果腹的东西。气氛紧张而压抑,但一种求生的本能和纪律性支撑着队伍

深夜,李慕华终于带来了突破性的消息。她脸色苍白,眼中带着震惊和忧虑,冲进指挥部:“师座!政委!‘戚七’有回复了!还有新四军方面也传来了消息!情况……非常严重!”

众人瞬间围拢过来。

李慕华深吸一口气,快速汇报:“第一,所谓‘东南事变’,是指日军为打通浙赣线,集中重兵,向第三战区发动了大规模进攻!(注:此处指历史上1942年的浙赣会战,时间略有艺术调整,但事件真实)前线战况激烈,我军主力被迫后撤,许多原敌后游击区被隔绝,形势危急!这就是‘鹰’之所在,日军主力暂时无暇全力对付我们,但一旦浙赣线战事稳定,其兵锋很可能西指!”

“第二,‘后院火起’!与我们关系密切的皖南泾县云岭一带的留守处和部分群众基础,遭到国民党顽军(注:指顾祝同部)的突然袭击和清剿,损失惨重!理由是‘容共、通共’!重庆方面态度强硬,对我们与和新四军的接触极为不满,已密令严加防范,甚至可能……采取‘必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