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毒刺(1 / 2)

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十日。黎明前的黑暗浓重如墨,天目山师部却灯火通明,彻夜未眠。昨夜秘密逮捕记者陈布雷的随从,如同捅了一个马蜂窝,虽然暂时压制了表面的骚动,但引发的连锁反应和更深层次的危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酵。审讯获得的“毒刺”行动情报,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根据地的头顶。宋希濂和他的战友们,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应对这场来自暗处的致命偷袭。

师部岩洞内,气氛紧张得如同拉满的弓弦。宋希濂、周明远、李慕华、徐锐、高天亮、张云鹤、赵锡田等核心指挥员齐聚,人人脸上带着疲惫,但眼神锐利。中间桌上,摊开着根据随从口供整理出的简陋示意图,标注着可能的渗透路线和破坏目标。

徐锐首先汇报审讯进展:“那个随从,代号‘夜枭’,是个死硬分子,常规审讯效果有限。但他透露的‘毒刺’行动基本可以确认:一支由‘清理者’直接指挥的精干小队,已潜入我根据地周边,目标是我后勤系统的核心节点——南山军械修理所、野战医院和主要粮秣仓库。行动时间,就在四十八小时内!目的是制造大规模混乱和破坏,配合日军可能的大规模进攻。”

高天亮立刻请战:“师座!让我带‘猎影’全部出动,就算把山翻过来,也要把这支‘毒刺’小队挖出来!”

张云鹤眉头紧锁:“敌暗我明,他们肯定有内应指引,盲目搜山是大海捞针。关键是加强要害部位的防御!”

李慕华分析道:“‘毒刺’行动选择的目标,都是我们的命脉。修理所被毁,武器无法维护;医院被袭,伤员遭难;粮仓被焚,军心动摇。敌人这一手,极其毒辣!我们必须立刻调整部署,外松内紧,张网以待!”

周明远补充:“内部清查不能停!‘夜枭’被捕,‘清理者’和其内应很可能已经警觉,要么暂停行动,要么……提前发动!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众人议论纷纷,焦点集中在如何防御和反制。

宋希濂沉默片刻,目光扫过地图上那几个被标记的红点,决然道:“被动防御,防不胜防!我们要主动出击,将计就计!”

他下达一连串命令:

“一、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李参谋,立即拟定一份假的防御部署图,故意通过可能被内奸窥探的渠道‘泄露’出去,示敌以弱,将防御重点看似放在次要目标上。同时,秘密制定真正的‘铁桶’防御计划!”

“二、重点布防,诱敌深入!高天亮!你的‘猎影’主力,化整为零,秘密潜伏到修理所、医院、粮仓这三个核心目标周边,构成内层埋伏圈!配备最好的武器和通讯设备,没有我的命令,不准暴露!”

“三、外围封锁,断敌退路!张团长、赵团长!你二人各抽调一个精锐营,在目标区域外围五里范围内,设置数道暗哨和游动哨,构成外层封锁圈。一旦‘毒刺’小队进入伏击圈,立即收紧口袋,务必全歼,不留活口!”

“四、内部肃清,挖出眼线!徐科长!你负责内部,加强对所有接触过敏感信息人员的监控,特别是能接触到防御部署的人员!对王茂才的审查要加快,同时扩大筛查范围。那个陈布雷,严密控制,但要外松内紧,看看有没有人来和他接触!”

“五、后勤转移,降低风险!周政委,你亲自负责,组织可靠力量,将重要器械、药品和部分粮食,连夜秘密转移至备用隐蔽点,但表面要保持正常运作状态,迷惑敌人。”

“诸位!”宋希濂声音低沉而有力,“这是一场暗战,比正面厮杀更凶险!‘毒刺’想要我们的命,我们就先折断这根毒刺!行动要快、要准、要狠!执行命令!”

“是!”众人领命,迅速离开岩洞,投入紧张的部署中。整个根据地如同一部精密的机器,在夜色掩护下高速运转起来。

命令下达后,各部队悄然行动。高天亮的“猎影”队员借着夜幕和复杂地形的掩护,像幽灵一样潜入预设伏击点。他们在修理所外的灌木丛、医院旁的山崖、粮仓附近的密林中设下致命的陷阱,枪口对准了可能的来敌方向。张云鹤和赵锡田的部队也在外围悄悄展开,拉起了无形的封锁网。后勤人员在周明远的组织下,冒着严寒,紧张有序地转移着重要物资。

宋希濂沟通系统,看到因近期连续挫败敌特和成功布局,积分有显着增长。他毫不犹豫地进行了关键兑换:

【兑换:“高级单兵夜视仪(增程型)”x20具,“远程监控传感器(震动\/红外)”x50套,“高效麻醉箭”x100支(用于无声捕获)。”】

【叮!兑换成功!物资已合理化放置于后勤处秘密仓库(解释为通过特殊渠道紧急调运的装备)。】

这些装备立即被配发给一线的“猎影”队员,极大增强了他们的夜间作战和监控能力,特别是传感器,被秘密布设在伏击圈外围,形成了一道电子警戒线。

上海,日军特高课。影佐祯昭接到了“清理者”通过密线传来的消息:“‘毒刺’已就位,即将出击。然,对方似有察觉,防御有所加强。‘夜枭’失联,恐已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