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鼹鼠(1 / 2)

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九日。破晓的微光尚未完全驱散夜幕,天目山师部指挥所内已灯火通明,弥漫着一股比冬日寒气更刺骨的凝重。昨夜发现的神秘信号与内部人员的异常举动,如同两根冰冷的毒刺,深深扎进宋希濂和核心指挥层的心间。那个代号“鼹鼠”、可能潜藏极深的内奸,其存在已从怀疑变为迫在眉睫的致命威胁。肃奸行动,进入了最紧张、也最危险的攻坚阶段。

参会者被严格控制在小范围:宋希濂、政委周明远、参谋长李慕华、敌工科长徐锐。四人围坐在一张铺着地图的旧桌旁,汽灯的光晕将他们的影子拉长,扭曲地投在岩壁上,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徐锐首先汇报,声音低沉而急促:“师座,政委,参谋长。综合昨夜至今晨的紧急核查结果,情况非常严峻。那个异常信号使用的密码体制极其复杂,初步判断并非日军或我们已知的任何一方使用的,其加密方式带有明显的……专业情报机关特征,更像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特工使用的。信号源大致定位在师部周边五百米范围内,但无法精确,对方使用了某种反定位技术。”

他顿了顿,翻开手中的笔记本,语气更加沉重:“关于警卫连二排三班班长王茂才的异常情况。我们进行了暗中核查和交叉询问。他自称昨夜子时左右离队小解,耗时约一刻钟。但同班哨兵隐约记得,他离开的方向并非最近的茅房,而是往档案室后方绕了一下。我们秘密检查了档案室周边,在后方窗台下的泥土中,发现了一个模糊的、非制式鞋印,与王茂才的鞋码大致吻合,但鞋底花纹特殊,并非我军配发。此外,有战士反映,王茂才近期有时会独自一人抽烟,显得心事重重。”

李慕华手指敲着桌面,分析道:“信号在附近,王茂才行为异常,时间点吻合。但这太明显了!如果王茂才就是‘鼹鼠’,他会犯下留下鞋印这么低级的错误吗?有没有可能是真正的‘鼹鼠’在故布疑阵,嫁祸于王?或者,王茂才只是被利用的一枚棋子?”

周明远眉头紧锁:“王茂才是老兵了,河西战役时就跟着部队,平时表现尚可。但知人知面不知心。赵启明事件教训深刻,我们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问题是,如何甄别?没有确凿证据,仅凭怀疑就动一个老兵,容易动摇军心,打草惊蛇。”

宋希濂一直沉默地听着,目光锐利地扫过地图,又看向徐锐:“那个记者,陈布雷,有什么动静?”

徐锐立即回答:“严密监控下,他表现正常,一直在整理采访素材,偶尔与负责接待的干事闲聊,问的都是些公开的、可查证的战况和部队生活,没有打探敏感信息。背景核查已通过秘密渠道发出,但需要时间。”

“时间……我们最缺的就是时间。”宋希濂深吸一口气,决断道,“‘鼹鼠’不除,寝食难安!必须尽快甄别清楚!”

他下达命令:“徐锐,你亲自负责对王茂才的审查。但要注意策略!第一,立即以‘轮训’名义,将王茂才调离现岗位,安排到教导队参加一个短期培训,隔离审查。态度要自然,避免引起其警觉和旁人猜疑。第二,秘密搜查他的个人物品,寻找任何可疑之物,特别是与密码、通讯相关的东西。第三,对他进行细致的正面谈话,不直接点破,从思想、生活、家庭等方面入手,观察其反应。同时,暗中调查他近期所有接触过的人和事。”

“李慕华,你负责两件事:一、集中所有技术力量,全力攻关那个神秘信号,争取破译哪怕几个字!二、加快对记者陈布雷的深度背景核查,我要确知他的真实身份和来意!”

“周政委,内部稳定工作你来抓。王茂才调离后,警卫连的工作要妥善安排,不能出乱子。对可能产生的议论,要做好解释和引导工作。”

“是!”三人凛然应命。一张无形的网,悄悄撒向了王茂才。

上午,王茂才被通知参加一期为期三天的基层骨干轮训,地点在离师部稍远的一处独立院落。他显得有些意外,但并未过多抗拒,收拾了简单的行李便去了。徐锐派出的精干人员对其住所进行了彻底而秘密的搜查,结果却令人失望——没有发现任何电台、密码本或可疑物品。只有几封家书,内容也正常。

随后,徐锐以了解基层思想动态为由,与王茂才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单独谈话。王茂才起初有些紧张,但谈及家庭、抗战经历时,情绪激动,眼眶泛红,表现出对日军的深刻仇恨和对部队的感情。当被问及昨夜行踪时,他坚持说是小解,并对自己绕路解释为“睡不着,想溜达几步透透气”,对于鞋印,他则表示完全不知情,称自己的鞋是统一配发,并无特殊。

谈话结束后,徐锐向宋希濂汇报:“师座,感觉……很复杂。王茂才的反应,有合理之处,也有疑点。他对部队的感情不像伪装,但解释行踪时,眼神有一丝闪烁。最重要的是,搜查一无所获。如果他是‘鼹鼠’,隐藏得也太深了。如果不是他,那真正的‘鼹鼠’是谁?为何要嫁祸给他?”

宋希濂沉吟道:“不要轻易下结论,也不要轻易排除。继续监控,同时扩大调查范围,查他最近接触的所有人,包括那个记者陈布雷!”

中午,记者陈布雷在接待干事的陪同下,在营地内“随机”采访了几名士兵和基层军官,问题依旧围绕战斗经历和生活艰苦。然而,在采访间隙,他看似无意地向干事打听:“听闻贵部前日挫败了一股日军特种部队的袭击,真是大快人心!不知是否有幸能采访一下参战的英雄们?比如……警卫连的弟兄们一定很英勇吧?”

这一细微的打听,通过监控网络迅速报到了徐锐那里。虽然问题本身不算出格,但在这个敏感时刻,提及“警卫连”,不禁让人心生警惕。

几乎同时,李慕华那里取得了微小突破:技术人员从那段神秘信号中勉强分离出一个重复出现的、类似呼号的字符组合,经过比对,与之前“鹰徽”信号中某个未解密的片段有微弱相似,但仍无法确定其含义。

宋希濂沟通了脑海中的系统界面。积分因近期连续挫败敌人阴谋而稳步增长。他进行了一次定向检索,希望获得与反间谍相关的辅助。

【叮!定向检索完成!发现可兑换项:“初级微表情分析技能(时效24小时)”-可小幅提升宿主对目标人物说谎时的微表情识别能力。消耗积分200,000点。是否兑换?】

“兑换!”宋希濂毫不犹豫。这种技能在甄别内奸时或许能起到关键作用。

【兑换成功!技能生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