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鹰影交锋(1 / 2)

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破晓。天目山腹地笼罩在浓重的晨雾中,能见度不足五十米。这种天气既增加了“影”队渗透的风险,也为“猎影”小组的搜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昨夜“鹰徽”势力那短暂而诡异的信号,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涟漪尚未散去,新的危机已悄然临近。

师部岩洞内,汽灯的光芒在潮湿的雾气中显得朦胧。宋希濂、周明远、李慕华、张云鹤、高天亮(刚刚从前沿撤回)、石永固、沈青山、玄诚道长等人齐聚,气氛比昨日更加凝重。高天亮手臂上缠着新绷带,显然是夜间交锋所致。

“情况汇报。”宋希濂言简意赅。

高天亮首先开口,语气带着疲惫与愤怒:“师座,各位。昨夜我们三队在‘黑熊沟’与‘影’队一个小组遭遇。对方极其狡猾,利用地形和夜色周旋,我们击毙一人,击伤一人(逃脱),但自身伤亡三人,牺牲一人。缴获的装备证实,是日制特种器材,但做了改装,人员战斗素养极高。”他顿了顿,“另外,根据痕迹判断,渗透进来的‘影’队,可能不止我们之前预估的规模,他们化整为零,活动范围很广。”

沈青山补充道:“俺们游击队布置的几个暗哨也发现了异常动静,有陌生人踩中了我们设的捕兽夹,但人被救走,留下了血迹和这个。”他拿出一枚小巧的、带倒刺的三棱镖,非中日制式武器,“这玩意儿,邪门得很。”

李慕华接着通报:“后勤线再次受到骚扰,一支运输小队在雾中迷失方向,遭遇冷枪,损失部分粮食。电台监听发现不明信号短暂出现,使用的密码与‘鹰徽’那次不同,但同样无法破译。”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浓雾、渗透、骚扰、神秘的第三方信号……形势错综复杂。

张云鹤急躁地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咱们像瞎子一样,被鬼子特务牵着鼻子走!不如集中兵力,拉网搜山!”

高天亮立即反对:“不可!雾天搜山,敌暗我明,极易遭伏击,正中‘影’队下怀。他们巴不得我们分散兵力。”

周明远忧虑道:“但后勤压力巨大,伤员增加,若不能尽快肃清特务,军心士气恐受影响。”

玄诚道长沉吟道:“无量天尊。此雾恐将持续数日。敌特借此掩护,如鱼得水。我军当以静制动,固守要隘,加强侦察,以待天时。”

宋希濂沉默地听着,大脑飞速分析。他沟通系统,使用了之前获得的“初级战场心理分析”技能,一种模糊的直觉告诉他,“影”队的活跃和“鹰徽”的信号,或许存在某种联系,日军可能在酝酿更大的阴谋。

“命令!”宋希濂决断道,“一、‘猎影’小组行动策略调整:高天亮,你部立即化整为零,以三至五人精锐小队为单位,配备最佳装备,不再追求大规模搜剿,转而进行定点清除和反伏击。重点保护指挥部、炮兵阵地、粮秣库、水源地等核心目标。发现敌踪,力求精准打击,一击即退,避免缠斗!”

“二、全线收缩防御:张云鹤团,前沿阵地哨兵后撤至主阵地视野范围内,减少不必要的巡逻。后勤运输暂停,各据点靠库存坚守。利用大雾,在关键路径大量布设诡雷和简易报警装置(铃铛、绳索等)。”

“三、情报与反间:李慕华,集中所有电台监听力量,尝试捕捉和分析任何异常信号。玄诚道长,烦请您动用一切民间渠道,打听近日有无陌生人或异常情况。同时,对内进行二次甄别,非常时期,宁严勿纵!”

“四、关于‘鹰徽’:暂不主动联系,但保持最高警戒。若其再次发出信号,可简短回应,但绝不透漏我方任何实质信息,以观察其真实意图。”

新的应对策略,侧重于固守和精准防御,应对眼前的危机。

命令下达,“猎影”小组迅速调整部署。高天亮将三十人分成六个精锐小队,像一把把淬毒的匕首,隐入浓雾之中,守候在各自的关键节点。

上午九时许,大雾未散。炮兵连隐蔽阵地附近,突然响起了尖锐的铃铛声和一声爆炸!埋伏在此的“猎影”第二小队队长,一名叫赵虎的老兵,通过夜视仪(雾气中效果打折,但仍有优势)看到几个模糊的身影触发了绊雷。

“打!”赵虎低吼。

安装了消音器的冲锋枪发出沉闷的射击声,子弹精准地射向黑影。一阵短促的交火后,袭击者丢下两具尸体和一名伤员,迅速消失在雾中。经检查,确是“影”队成员,企图摸清炮兵阵地位置。

几乎同时,靠近水源地的一片竹林,“猎影”第四小队设置的振动传感器发出了警报。小队成员没有急于开枪,而是悄然包抄,发现三名“影”队员正在水源上游投放不明物体(后经检验为慢性毒药)。一场无声的肉搏战爆发,“猎影”小队凭借人数优势和默契配合,全歼该股敌人,缴获了投毒工具。

系统的微光夜视仪、消音武器、传感器等装备,在这种特殊天气和环境下,发挥了关键作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影”队的单兵素质优势。

上海,日军特务机关。机关长影佐祯昭大佐接到“影”队行动受阻、伤亡增加的报告,脸色阴沉。

“八嘎!宋希濂的部队,适应能力这么强?还有那些奇怪的装备……看来,小看他们了。”他对着地图上标注的“天目山”区域,冷冷道,“命令‘影’队,改变策略!暂停对核心目标的强攻,转为持续骚扰、疲敌、散布恐慌言论。重点破坏其水源,袭击其零星人员,打击其士气!同时,加紧对‘鹰徽’势力的调查,必要时,可以尝试接触,摸清其底细,看看能否利用!”

一道更阴险、更注重心理战的指令,传向了天目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