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国民歌曲(1 / 2)

在推动宏大文化项目的同时,斯语并未放下“问徵”这个身份所代表的音乐创作。

仿佛是在极致理性的《三体》宇宙探索之后,需要一种极致的感性与空灵来平衡,他再次拿出了两首风格迥异,却同样注定要惊艳世人的作品。

这一次,他没有选择需要庞大乐团支撑的交响诗或协奏曲,而是回归了歌曲的本质——旋律与意境。

第一首,是地球上改编自中国民歌的《茉莉花》。

当那清丽婉转、仿佛带着江南水汽与茉莉清香的旋律,经由言究堂音乐的专业编曲,以精致的民族乐队加上现代录音技术呈现出来时,所有听到的人,无不感到一种沁人心脾的愉悦。

它的旋律是如此优美而亲切,仿佛早已深植于血脉之中,只是此刻被悄然唤醒。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

歌词简单质朴,旋律朗朗上口,却又在婉转起伏间,将东方美学中的含蓄、典雅与内在的热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几乎不需要任何推广,这首《茉莉花》一旦在华音网和各大音乐平台发布试听片段,便迅速引发了热潮。

它那种跨越地域和年龄的普世美感,让其迅速成为新一代的“国民歌曲”,街头巷尾,皆可闻听。

为这首歌寻找合适的演唱者异常顺利。

一位以音色纯净、气质清新闻名的青年女歌手柳青蔓,在试唱时几乎完美地诠释了这首歌的神韵,她的嗓音如同被山泉洗涤过的茉莉,清新脱俗,又与编曲中的古典韵味相得益彰。

合作一拍即合,录制过程也十分顺畅,《茉莉花》很快便以完整的单曲形式面世,瞬间空降华音网新歌榜榜首,其传播速度甚至超过了当初许多流行金曲。

然而,与《茉莉花》的顺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斯语拿出的第二首歌——《青藏高原》。

当梁音拿到这首作品的曲谱时,饶是见多识广如他,也足足愣了好几分钟。

这完全不同于《茉莉花》的江南婉约,而是一股来自世界屋脊的、原始而磅礴的力量。

开篇旋律高亢悠远,仿佛直接拔地而起,直冲云霄,描绘着雪域的辽阔与苍茫。

副歌部分更是石破天惊,音域跨度极大,对演唱者的气息、音高和情感爆发力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

“呀啦索,哎嗨——”

“那可是青藏高原——”

仅仅是看着曲谱,梁音仿佛就能听到那穿越云层、震撼心灵的呐喊。

这首歌里,有蓝天下翱翔的雄鹰,有阳光下熠熠生辉的雪山,有清澈如镜的湖泊,更有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们,对故土最深沉、最炽热的爱与眷恋。这是一首需要灵魂去歌唱的作品。

为《青藏高原》寻找演唱者的过程,成了一次艰难的寻觅。

言究堂音乐接触了众多以高音和力量见长的实力派歌手,其中不乏歌王歌后级别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