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张黎如此爽快和真诚,斯语的语气也缓和了下来。
“当然,影视化和小说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一些必要的调整和改编,比如情节的适当浓缩、某些场景的视觉化呈现,我们可以坐下来一起商量,共同把握好这个度。”
“太好了!”张黎导演喜出望外,“言吾老师,我还想正式邀请您,担任我们这部剧的总编剧!没有人比您更懂这部作品了!”
斯语考虑了一下,答应挂名“总编剧”并提供核心思路,具体剧本的改编工作则由张黎导演的编剧团队负责,他进行把关。
为了表示支持,也为了拥有更多话语权,斯语决定,通过“言究堂”工作室,向《射雕英雄传》电视剧项目投资五千万,成为重要的资方之一。
有了斯语(言吾)的Ip授权、编剧把关和资金注入,张黎导演信心倍增,立刻如火如荼地开始了前期准备工作。
组建核心团队,包括美术指导、服装造型、武术指导等,都要求是业内顶尖且理念相符的人才。
然后,最关键的一环来了——演员。
在这个问题上,斯语和张黎导演的态度出奇地一致:拒绝流量,只用实力派演员。
他们坚信,只有演技过硬、气质贴合角色的演员,才能撑起郭靖的憨厚侠义、黄蓉的灵秀狡黠、黄药师的邪魅狂狷、洪七公的诙谐不羁……
周末,斯语正在云顶苑的家中推敲《鬼吹灯》云南虫谷的剧情,收到了张黎导演发来的消息:
“言吾老师,前期筹备基本就绪。我们初步筛选出了一批演员,准备下周开始第一轮面试。
重点是郭靖、黄蓉、杨康、穆念慈这几个年轻主角。您是否有时间过来一起看看?您的眼光,对我们至关重要。”
斯语回复:“把时间和地点发给我,我会准时到。”
他放下手机,走到窗边,看着远处城市的灯火。
将《射雕英雄传》搬上荧幕,无疑是一次冒险。
但有了张黎这样的导演,以及自己深度参与的把控,或许,真的能在这个世界,创造出另一个属于金庸武侠的视觉经典。
他期待着,看看那些即将走入面试间的演员们,能否演出他(和金庸)笔下那个江湖的风采。
周末,斯语穿着一身简单的深色休闲装,戴着黑色的口罩和鸭舌帽,独自驾车前往张黎导演约定的面试地点——
位于城东的一处僻静且私密性很好的创意园区。
走进指定楼层的大厅,眼前的景象让他微微挑眉。
宽敞的等候区几乎坐满了人,熙熙攘攘,如同一个微缩的名利场。
空气里弥漫着香水、发胶和一种名为“野心”的微妙气息。
形形色色的演员们依据各自的咖位、圈子或经纪人团队,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
靠近落地窗的沙发上,坐着几位气质沉稳的中年男女,应该是来竞争东邪西毒、南帝北丐这类重要配角的老戏骨,他们低声交谈着,神态自若,带着一种经过岁月打磨的从容。
中间区域则聚集了大量年轻面孔,青春洋溢,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紧张。
一个穿着白衬衫、气质干净阳光的大男孩,正独自坐在角落默默看着剧本,手指无意识地划着台词,像是在寻找郭靖那种憨直的感觉。
不远处,一个眉眼灵动、笑起来带着几分狡黠的女孩,正和经纪人小声说着什么,举手投足间颇有几分黄蓉的神韵。
还有几个容貌俊美、打扮时尚的年轻男演员,身边围着助理,补妆的补妆,整理头发的整理头发,显然是瞄准了杨康这类“翩翩贵公子”角色。
大厅里叽叽喳喳,议论声、打招呼声、经纪人叮嘱声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