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7章 雪中送炭,婉娘报恩

第7章 雪中送炭,婉娘报恩(1 / 2)

沈仲文病倒、沈家濒临破产的消息,如同秋日的寒风,迅速吹遍了钱塘县的大街小巷。茶楼酒肆里,人们交头接耳,无不将此作为谈资。有人唏嘘富贵如云烟,散得如此之快;有人鄙夷沈仲文贪花好色,自食恶果;也有人同情那贤惠的冯氏,无端遭受此等劫难。

这消息,也随着市井的流言,飘进了城南那间破旧的茅草屋里。

苏婉娘正坐在窗前,就着昏暗的天光,赶制一件绣活。女儿阿念乖巧地坐在一旁的小凳子上,摆弄着母亲给她缝的布娃娃。自从得了沈仲文那十五两银子后,她们母女的生活改善了许多,至少能吃上饱饭,穿上没有补丁的干净衣服了。苏婉娘心中,一直记挂着那位“沈老爷”的恩德,虽知那点银子对富绅而言不算什么,但于她,却是雪中送炭,重若千钧。

“听说了吗?城西那个沈大户,被一个歌姬骗光了家产,气得吐血,眼看就不行了!”窗外,路过两个挑担的货郎,闲谈声清晰地传了进来。

苏婉娘穿针引线的手猛地一僵,针尖刺破了手指,沁出一颗鲜红的血珠,她却浑然未觉。

沈老爷?骗光家产?吐血?

她的心猛地沉了下去。那个虽然带着富家老爷的疏离,但终究算是对她们母女有恩的人,竟然落得如此下场?

她霍然起身,推开屋门,想向那货郎问个详细,那两人却已走远。她站在门口,怔怔地望着清波门方向,心中五味杂陈。回想起那日沈仲文得到木盒线索时欣喜若狂的模样,又想到他随从曾提及老爷在寻找一支什么玉簪,是为了一个女子……难道,这一切的祸端,都源于此?

“娘,你怎么了?”阿念扯了扯她的衣角,仰着小脸担心地问。

苏婉娘回过神,蹲下身摸了摸女儿的头,柔声道:“阿念,那位给过我们银子的沈老爷病了,娘想去看看他。”

阿念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是那个很好的老爷吗?娘,我们也帮帮他吧。”

女儿天真稚嫩的话语,却让苏婉娘下定了决心。知恩图报,是她为人处世的原则。尽管她人微力薄,但此刻若不去看一看,她心中难安。

她将家中仅有的十几个鸡蛋仔细地用篮子装好,又去附近的山坡上采了些她认识的、有安神静心之效的草药,仔细捆扎好。这些草药,是她母亲在世时教她辨识的,贫苦人家看不起大夫,便靠这些土方子缓解病痛。她自己舍不得吃攒下的那点细粮,换成了半小袋白米。

第二天一早,她牵着小阿念,提着这篮凝聚着她心意的微薄礼物,走向那座她从未想过会再次踏足的、位于清波门内的沈府高门。

越靠近沈府,那股衰败的气息便越发明显。昔日气派的大门紧闭着,门楣上似乎也蒙了一层灰。门口不见往来的车马仆从,只有两个无精打采的门房靠在门边,唉声叹气。

苏婉娘上前,说明来意,声音温和却坚定:“麻烦通禀一声,城南苏婉娘,听闻沈老爷贵体欠安,特来探望。”

门房见她衣着虽整洁却朴素,手中提着的也是些不值钱的东西,本欲驱赶,但见她神色诚恳,又带着个孩子,犹豫了一下,还是进去通报了。

出来迎接的是冯氏身边的老管家。老管家认得苏婉娘,知道她曾提供木盒线索,老爷还赠过她银两,便叹了口气,将她引了进去。

踏入沈府,苏婉娘心中更是震撼。庭院依旧深广,楼阁依旧精美,但那份生机与活力却已荡然无存。廊下不见穿梭的丫鬟,花圃里的花草因无人打理而显得有些萎靡,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混合着药味的悲凉气息。偶尔遇到的几个仆役,也都是面带愁容,行色匆匆。

老管家引着她来到内院客厅,冯氏闻讯迎了出来。不过数日不见,这位端庄的夫人竟已憔悴得几乎脱了形,双眼红肿,面色苍白,往日里那份从容气度已被沉重的忧虑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