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已有类似奶与茶结合的饮法,但多粗糙,且未曾与她手中这等好茶结合。她让知秋买来新鲜牛乳、饴糖(蔗糖价高,暂用饴糖替代),以及红豆、糯米等物。
在小院的厨房里,她口述,知秋动手,开始了反复试验。
·茶底:尝试不同浓度、不同冲泡时间的“天山雪青”茶汤。
·奶与茶比例:寻找黄金配比,既要保留茶香,又不能掩盖奶的醇厚。
·甜度:饴糖的加入时机与分量。
·小料:熬煮红豆沙,制作软糯的糯米丸子。
失败了几次后,终于在一个午后,一杯茶香、奶香、甜香完美融合,口感顺滑、层次丰富的“天山雪青奶茶”成功问世!加入熬得沙糯的红豆和q弹的糯米小丸子,更是锦上添花。
同时,她凭借记忆和空间知识库中零散的信息,指点粗使婆子用简单的材料,尝试制作了鸡蛋糕(类似基础海绵蛋糕)、糯米糍(包裹豆沙馅)、以及一种用米粉和桂花糖蒸制的简易桂花糕。
当苏舟三人某日从尘土飞扬的工地回到小院,疲惫不堪时,知秋笑吟吟地端上了温热的奶茶和几样小巧精致的点心。
一口奶茶下去,那新奇而美妙的口感瞬间征服了三人!苏舟瞪大眼睛:“妹妹,这是……茶做的?太好喝了!”金算盘细品之后,眼中精光闪烁:“此物新奇,口感独特,尤其受女眷和年轻子弟喜爱,定能成为铺子一大招牌!”连沉稳的韩铁衣也微微颔首,表示认可。那几样小甜点更是获得了交口称赞。
苏浅浅看着他们惊喜的样子,淡然一笑:“既然成功了,后续的标准化制作和量产,就交给你们去琢磨了。配方我写给你们。”
至此,新铺子的两大核心产品线——高端清茶“天山雪青”与创新茶饮点心——均已奠定基础。
苏浅浅仿佛完成了一项重要使命,彻底将江州城的一应事务甩手给了苏舟三人。她不再过问铺子的装修细节,不再操心茶山的日常管理,也不再推演商业计划。她每日里,只是在小院中静养。
清晨在知秋的搀扶下于院中散步,活动筋骨;日间或躺在摇椅上晒太阳看书(多是些风物志、杂记),或听知秋念些话本子;午后小憩,醒来品尝新做的点心和奶茶;傍晚看着夕阳,与偶尔回来汇报进展的苏舟说几句闲话。
背上的鞭伤渐渐结痂脱落,留下淡淡的粉色痕迹。脚踝的扭伤也基本痊愈。脸色不再是病态的苍白,逐渐恢复了红润。这一个月,是她穿越以来,最为闲适、最为“摆烂”的一段时光。她刻意放空自己,不再去算计产业的得失,只是纯粹地休养身心,享受这难得的宁静。
而苏舟、金算盘和韩铁衣,则在忙碌中飞速成长。苏舟褪去了更多稚气,处理事务越发老练;金算盘将新铺子的账目和供应链打理得井井有条;韩铁衣则将护卫、人手调配及对外联络梳理得顺畅无比。
一个月后,位于清河大道的崭新铺面即将装修完毕,命名为“清岚苑”的招牌也已制作完成,只待择吉日开业。南岭村的第一批按照新法炒制的“天山雪青”精茶也已入库。
苏浅浅站在小院中,伸了个懒腰,感受着身体里重新充盈的力量。一个月的闲适养晦,并非沉沦,而是为了更好的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