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风带着暖意,吹进江念初的书房。她对着电脑屏幕,反复修改着“全市校园性别友好社团联盟”的倡议书,指尖在键盘上敲击的节奏,随着思路的清晰越来越轻快。倡议书里,从联盟的宗旨“资源共享、经验互鉴、共同推动校园性别平等”,到具体的合作形式“线上案例库建设、线下联合活动、跨校志愿者交流”,每一条都经过了精心打磨——这是她筹备了一个月的心血,也是对“性别平等校园行”成果的延伸。
“之前去12所高校开讲座,每个学校的社团都有自己的特色活动,要是能把这些力量整合起来,影响力肯定更大。”江念初对着电话那头的陈屿说,语气里满是期待,“比如A大的‘性别平等辩论赛’、B大的‘反偏见漫画展’、念熙学校的‘家庭平等打卡活动’,这些案例要是能共享,每个社团都能少走弯路,还能碰撞出更多新想法。”
挂了电话,江念初立刻把倡议书发给江念熙,附带一条消息:“妹妹,联盟倡议书我发你了,你们社会学社团要是愿意加入,咱们就一起做‘案例收集’的牵头方——你们社团做过社区调研、家庭活动,经验丰富,肯定能把案例库做得又全又实用。”
江念熙收到消息时,正在社团活动室和同学们讨论新学期的活动计划。她举起手机,把倡议书投影到屏幕上,活动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校园性别友好社团联盟”这几个字上。
“联盟!这也太酷了吧!”社团成员张萌第一个激动地站起来,“上次跟念熙去B大交流,他们的‘反偏见漫画展’特别受欢迎,要是能把这个活动引进咱们学校,再结合咱们的‘家庭打卡’,肯定能吸引更多同学参与!”
“还有A大的‘性别平等辩论赛’,咱们之前想搞类似的活动,却不知道怎么设计辩题,要是能拿到他们的案例,就能直接参考了!”另一个成员李阳也跟着附和,手里已经开始翻阅倡议书里的“合作形式”条款。
江念熙看着大家热情的样子,心里满是欢喜。她拿起笔,在倡议书上签下社团的名字,然后给江念初回复:“姐,我们社团全员同意加入!‘案例收集’的任务交给我们,我已经跟大家分工好了——张萌负责整理‘校园活动案例’,李阳负责‘调研数据案例’,我负责‘家庭实践案例’,争取一周内做出第一版案例库初稿!”
江念初收到回复时,正在联系其他高校的社团负责人。看到妹妹的消息,她立刻在联盟筹备群里发了条通知:“热烈欢迎XX大学社会学社团加入联盟,并牵头负责‘案例收集’工作!该社团在‘家庭平等实践’‘社区性别调研’方面经验丰富,后续会整理各校案例,建立共享案例库,方便大家参考学习。”
消息发出后,群里立刻热闹起来。A大辩论社的负责人回复:“太好了!我们这就整理‘性别平等辩论赛’的辩题、流程、评委点评,发给社会学社团!”B大漫画社也跟着说:“我们把‘反偏见漫画展’的参展作品、宣传方案、观众反馈都整理好,明天就发过去!”
接下来的一周,江念熙的社团变成了“案例收集中心”。每天放学后,活动室里都灯火通明——张萌对着电脑,把各校发来的“校园活动案例”按“讲座论坛”“互动体验”“文艺宣传”分类,每个案例后面都附上“活动亮点”“注意事项”“改进建议”;李阳则将各校的调研数据按“校园性别认知”“家庭分工平等”“职业选择偏见”整理成表格,方便大家直观对比不同学校的情况;江念熙则负责审核每个案例,确保信息准确、内容实用,遇到不清楚的地方,还会主动联系相关社团负责人确认细节。
“念熙,你看C大的‘性别角色互换日’案例,他们让男生体验‘被要求化妆’,女生体验‘被质疑学不好理科’,这个互动形式特别有代入感!”张萌指着电脑屏幕,兴奋地说,“咱们下次搞活动,能不能也加这个环节?肯定能让同学们更直观地感受到偏见带来的困扰。”
江念熙凑过去看了看,在案例旁写下“可借鉴”的标注:“可以!不过要结合咱们学校的情况调整下,比如男生体验‘被要求做重体力活’,女生体验‘被建议选文科’,这些更贴近咱们同学的日常经历,代入感会更强。”
一周后,第一版“校园性别友好案例库”顺利完成。江念熙把案例库发给江念初,附带一份“使用指南”:“姐,案例库分了‘校园活动’‘调研数据’‘家庭实践’三大类,每类都有搜索功能,还能在线提交新案例,方便后续更新。咱们第一次联盟会议,就可以用这个案例库做开场,让大家看看联盟的成果。”
江念初打开案例库,看着分类清晰、内容详实的案例,忍不住给江念熙发了个“点赞”的表情包:“做得太好啦!比我预期的还要完善!第一次联盟会议就定在本周五晚上,线上举行,我已经通知了12所学校的社团代表,到时候你给大家介绍案例库的使用方法,再跟大家讨论下后续的更新机制。”
周五晚上七点,“全市校园性别友好社团联盟”第一次线上会议准时开始。江念初作为发起人,首先介绍了联盟的宗旨和发展规划;随后,江念熙共享屏幕,详细介绍了“校园性别友好案例库”的内容和使用方法。
“大家看,这个‘校园活动案例’板块里,不仅有活动流程,还有预算表和宣传方案,比如B大的‘反偏见漫画展’,预算只花了500元,却吸引了200多人参展,他们的宣传秘诀就是‘在校园公众号连载参展作品背后的故事’,这个方法特别适合预算有限的社团。”江念熙一边操作鼠标,一边讲解,“后续大家有新的活动案例,都可以在线提交,我们社团会定期审核更新,确保案例库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屏幕另一端,各校社团代表纷纷点赞。D大志愿者社团的负责人举手提问:“念熙同学,我们社团想搞‘乡村性别平等支教’活动,案例库里暂时没有相关案例,能不能麻烦你们帮我们收集下这方面的经验?”
江念熙立刻点头:“当然可以!我们会专门开辟‘乡村实践案例’板块,大家要是有相关的活动经验或调研数据,都可以发给我们,我们尽快整理上传。另外,我姐姐之前做过‘性别平等校园行’的乡村讲座,我可以请她给大家分享经验,要是有需要,还能帮你们对接乡村学校的资源。”
“太好了!谢谢念熙同学!”D大的负责人激动地说,“有了联盟的支持,我们的支教活动肯定能做得更好!”
会议进行到“联合活动策划”环节时,气氛更加热烈。各校社团代表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A大建议搞“全市校园性别平等辩论赛”,让各校组队参赛,增进交流;B大提议举办“反偏见漫画巡展”,在12所学校轮流展出优秀作品;江念熙的社团则建议开展“跨校家庭平等调研”,联合12所学校的力量,收集更多数据,为校园性别平等教育提供支撑。
“我觉得‘跨校家庭平等调研’这个想法特别好!”江念初在屏幕里说,“现在单个学校的调研样本量有限,数据说服力不够,要是12所学校一起做,能收集到上千份样本,不仅能为咱们的活动提供依据,还能给教育部门提供参考,影响力会更大。”
经过两个小时的讨论,会议最终确定了三项重点工作:一是完善“校园性别友好案例库”,新增“乡村实践”“职场启蒙”板块;二是下个月举办“全市校园性别平等辩论赛”,由A大牵头,各校社团组队参赛;三是启动“跨校家庭平等调研”,由江念熙的社团负责设计问卷和整理数据,各校社团负责组织本校学生填写。
会议结束后,江念初特意留下江念熙,在私聊窗口里说:“妹妹,今天你表现得太好了!尤其是主动承担‘乡村实践案例’收集和‘跨校调研’的任务,特别有担当。看到你和各校社团代表积极沟通的样子,我突然觉得,咱们的‘性别平等之路’,不再是一家人的坚持,而是有越来越多人一起走,这种感觉真的特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