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猎人的抗战 > 第464章 烽火山河 众志成城铸金汤

第464章 烽火山河 众志成城铸金汤(2 / 2)

“冲啊!”王黑风一马当先,黑风刀队的队员们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下山,赵刚带着的援军紧随其后,重机枪在后面掩护,子弹像雨点一样落在日军中间。

日军失去了指挥,又被诡雷炸得晕头转向,根本挡不住冲锋的队伍。王黑风砍断捆着老百姓的绳子,嘶吼着:“跟我走!快!”

老百姓们吓得腿都软了,还是刀队的队员们架着他们往山上跑。赵虎看到老僧被两个日军拖着往帐篷里拉,大喊一声,扔出一颗手榴弹,趁着爆炸冲过去,一刀劈倒日军,把老僧背了起来。

“撤!”曹兴国见人差不多都救回来了,立刻下令撤退。

士兵们交替掩护着往山上退,日军虽然反应过来开始追击,但被重机枪压得抬不起头,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退回寺里。

寺门再次关上时,所有人都松了口气。被救回来的老百姓里,有老人,有孩子,还有几个年轻力壮的汉子,他们跪在雪地里,对着曹兴国等人连连磕头:“谢谢恩人!谢谢恩人啊!”

老僧被赵虎背到救护所,他看着曹兴国,老泪纵横:“施主,你们……你们不该救我的,为了我,不值得……”

“大师言重了。”曹兴国扶起他,“保护老百姓,和保护经藏一样重要。在我们心里,你们都是国宝。”

老僧愣了愣,突然双手合十,对着曹兴国深深一拜:“阿弥陀佛,施主心怀苍生,老衲佩服。”

傍晚时分,日军的营地传来一阵骚动。赵刚派去侦察的士兵回来报告,说佳木斯派来的日军中队到了,但他们看到松井的尸体后,和原来的特遣队起了冲突,双方差点打起来。

“狗咬狗。”王黑风嗤笑一声,“这下好了,没人指挥,看他们还怎么攻。”

曹兴国却没那么乐观:“新的指挥官很快就会到,咱们不能掉以轻心。赵刚,让弟兄们抓紧时间休息,今晚很可能有恶战。”

夜幕再次降临,青云寺的灯火星星点点,像雪地里的寒星。曹兴国站在藏经阁前,看着远处日军营地的篝火,手里的步枪被体温焐得温热。

竹叶小普端着两碗热汤走过来,递给他一碗:“曹团长,喝点热汤暖暖身子。”

曹兴国接过汤,呵了呵气:“林子里的诡雷还能用吗?”

“够用。”竹叶小普喝了口汤,“我让弟子们又埋了些,鬼子要是敢再来,保证让他们有来无回。”

两人沉默地喝着汤,远处的篝火明明灭灭,偶尔传来几声日军的争吵。

“你说,等把鬼子赶跑了,这经藏该怎么办?”竹叶小普突然问。

曹兴国想了想:“交给国家,让更多人看到。这是咱们民族的宝贝,得让子孙后代都知道。”

竹叶小普点点头:“嗯,到时候我也来看看,看看咱们用命守护的东西,到底长什么样。”

午夜时分,日军果然发动了偷袭。新上任的指挥官是个谨慎的人,他没有从正面进攻,而是派了一支小队,借着夜色从西北侧的松林摸进来,想趁乱找到藏经阁。

但他们刚进入松林,就触发了竹叶小普埋下的诡雷。爆炸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响亮,紧接着,松林中亮起一道道手电筒的光柱,竹叶小普带着弟子们在林子里穿梭,黑风刀的寒光在光柱下闪闪烁烁,惨叫声此起彼伏。

“把他们往东边引!”竹叶小普大喊,那里是片沼泽地,冬天结了层薄冰,踩上去就会掉下去。

日军被打得晕头转向,只顾着往前跑,根本没注意脚下的地形。等他们反应过来时,已经有不少人掉进了沼泽,冰碴划破了他们的衣服,冰冷的泥水瞬间淹没了他们的头顶。

“撤!”竹叶小普见好就收,带着弟子们往回退,只留下满地的日军尸体和沼泽里的哀嚎。

寺里的士兵听到爆炸声,立刻进入戒备状态。曹兴国站在墙头,看着松林中的火光渐渐熄灭,松了口气:“竹叶他们得手了。”

王黑风搓了搓冻得发僵的手:“这帮狗娘养的,半夜都不让人安生。等天亮了,看老子怎么收拾他们。”

曹兴国望着东方的天空,那里已经泛起一丝微光:“快天亮了。”

黎明时分,日军营地突然响起一阵汽车发动的声音。曹兴国用望远镜看去,只见日军正收拾东西,看样子是要撤退。

“怎么回事?”王黑风不解,“他们不是派了援兵吗?怎么突然撤了?”

赵刚分析道:“可能是佳木斯那边出了状况,或者是他们接到了别的命令。不管怎么说,他们撤了就是好事。”

曹兴国却眉头紧锁:“不对,他们的帐篷都没拆,看样子不像是彻底撤退。”

话音刚落,就见日军的汽车突然调转方向,朝着寺庙的方向冲了过来,车头上还绑着炸药包!

“是自杀式冲锋!”曹兴国大喊,“快!把重机枪推到门口!”

士兵们赶紧把重机枪架在寺门后,子弹上膛,对准冲过来的汽车。

“开火!”

重机枪喷出火舌,子弹打在汽车的引擎盖上,溅起一片火星。但汽车的速度丝毫未减,眼看就要撞上寺门。

“手榴弹!”王黑风嘶吼着拽出腰间最后三颗手榴弹,扯掉引线往车底扔去。轰然巨响中,最前面的汽车轮胎被炸飞,车身歪斜着撞在路边的岩石上,燃起熊熊大火。后面的汽车来不及刹车,追尾撞上,炸药包被火星引燃,连环爆炸震得整座山都在发抖。

硝烟散尽时,山脚下只剩扭曲的铁皮和焦黑的残骸。曹兴国趴在墙头往下看,日军营地已是空无一人,只有几顶帐篷在风中摇晃,像是在无声地宣告这场溃败。

“他们……真撤了?”周铁柱揉着被震得发懵的耳朵,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赵刚用望远镜扫过整片山谷,笃定道:“撤了,连伤员都没带,看样子是被打怕了。”

王黑风突然大笑起来,笑声在空荡的山谷里回荡,带着说不出的畅快:“哈哈!这帮龟孙子,终于知道爷爷们的厉害了!”

太阳升高时,青云寺终于彻底安静下来。幸存的老百姓全都帮着士兵们清理战场,僧人们在山坳里为死去的弟兄们诵经,檀香的味道混着淡淡的硝烟,竟有种奇异的安宁。

曹兴国走到藏经阁前,那个带他们找到经藏的老僧正跪在石屋前,用布擦拭着地上的血迹。看到曹兴国过来,老僧站起身,双手合十:“施主,经藏安然无恙,多亏了你们。”

“这是我们该做的。”曹兴国弯腰扶起他,“大师,接下来我们会派部队驻守青云寺,直到确认安全。你们……”

“我们会守着经藏。”老僧目光坚定,“就像你们守着我们一样。”

竹叶小普不知何时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块被血染红的雪块,正小心翼翼地擦拭着黑风刀。阳光照在刀身上,映出他年轻却坚毅的脸庞。

“曹团长,”他突然开口,“等这事结束了,我想加入你们。”

曹兴国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好啊,我们正好缺个熟悉地形的向导。”

王黑风凑过来,拍了拍竹叶小普的肩膀:“算你小子有眼光!跟着我们,保准有你砍鬼子的机会!”

竹叶小普咧嘴一笑,黑风刀在他手中转了个圈,刀光闪得人睁不开眼。

三天后,八路军总部的电报再次送到青云寺。曹兴国展开电文,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日军在佳木斯的兵力被调往别处,短期内不会再对青云寺构成威胁,“宋传金藏”暂时安全了。

他把电报递给赵刚,赵刚看完,长舒一口气:“总算能松口气了。团长,接下来怎么办?”

“我决定留一个连驻守,其他人跟我回延寿县。”曹兴国望向山下,“那边的战斗还没结束呢。”

王黑风已经迫不及待地磨好了刀,听到这话,立刻喊道:“弟兄们,收拾家伙!咱们回延寿县砍鬼子去!”

黑风刀队的队员们齐声应和,声音响亮得惊起了树上的飞鸟。

离开青云寺的那天,天很蓝,雪地上的阳光晃得人眼睛疼。老百姓和僧人们站在寺门口送行,那个被救回来的老婆婆拄着拐杖,非要塞给曹兴国一袋炒豆子,说能在路上填肚子。

曹兴国推辞不过,接过来揣在怀里,心里暖烘烘的。他回头望了一眼青云寺,红墙灰瓦在白雪的映衬下格外醒目,藏经阁的石屋静静地立在那里,像一位沉默的守护者。

“走了!”王黑风拍了拍他的肩膀。

曹兴国点点头,转身跟上队伍。竹叶小普走在他身边,手里的黑风刀用布包着,却依然能看出刀身的锋利。

“曹团长,”竹叶小普突然问,“你说,咱们还会再回来吗?”

“会的。”曹兴国望着远方,“等把鬼子都赶出去,咱们一定回来。到时候,咱们要让所有人都看看,这‘宋传金藏’有多珍贵,看看咱们中国人是怎么用命把它守住的。”

竹叶小普重重点头,脚步迈得更稳了。

队伍渐渐远去,青云寺的身影越来越小,最终消失在山林尽头。但曹兴国知道,他们守护的不只是一批经藏,更是一个民族的骨气和尊严。

山风吹过,仿佛还能听到藏经阁前的钟声,悠扬而坚定,在山谷间久久回荡。那钟声里,有僧人的祈祷,有战士的呐喊,更有无数中国人对和平的期盼。

而这期盼,终将像青云寺顶上的朝阳一样,穿透所有的硝烟和风雪,照亮整个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