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 > 第106章 打造 “耳朵” 和 “眼睛”

第106章 打造 “耳朵” 和 “眼睛”(2 / 2)

三、修复被动信号接收器:给“耳朵”调准频率

被动信号接收器的故障比传感器更隐蔽——不是硬件损坏,而是“频率接收范围偏移”(原本应覆盖2.0-3.0Ghz,实际仅能接收2.8-3.0Ghz,导致无法捕捉异常信号的低频成分),且“信号滤波模块失效”(无法过滤太空背景辐射干扰,接收的信号混杂大量噪音)。

修复的关键是“调整频率谐振电容”和“更换滤波芯片”。雷诺从零件堆里找到一枚“可变电容”(型号Vc-200),用螺丝刀缓慢旋转电容的调节旋钮——数据板实时监测接收器的频率范围,从2.8Ghz逐渐向下扩展,当旋钮旋转至“18pF”时,屏幕显示“频率范围2.0-3.0Ghz,完全覆盖异常信号的2.3-2.7Ghz频段,调整完成”。

更换滤波芯片的过程相对简单。失效的芯片型号为“FIL-402”,雷诺从一块通讯电路板上找到匹配芯片,焊接时特意在芯片周围涂抹导热硅脂——避免后续工作时芯片因过热失效。当芯片焊接完成,被动信号接收器立刻开始工作,数据板上原本混杂噪音的淡紫色信号波形,瞬间变得清晰流畅,连之前未察觉的“信号细微波动”(每周期内的0.01Ghz频率偏差)都被捕捉到。

“测试被动接收效果,锁定异常信号来源。”雷诺指令下达,接收器的天线开始自动追踪信号方向——屏幕上的信号强度柱状图稳定在“-75db”,比修复前提升12db,信号的“U型”曲线细节完整呈现,甚至能分辨出每一次周期中断时的“微弱信号残留”(之前因噪音干扰被忽略)。系统分析显示:“信号低频成分完整,无明显干扰,可用于进一步解析编码规律。”

四、校准与测试:让“感官”协同工作

修复完成后,雷诺需要将远程传感器阵列与被动信号接收器进行“协同校准”——确保传感器扫描到的“信号来源区域环境”与接收器捕捉的“信号特征”能实时匹配,避免出现“环境误判”或“信号错认”。

他操控传感器将扫描焦点对准碎片场深处的信号来源区域——屏幕上清晰显示出一片“低密度碎片区”,中央有一块直径约5米的金属残骸(疑似废弃星舰的通讯模块),信号正从残骸内部发出,周围无明显危险碎片;同时,被动信号接收器捕捉到信号的“细微反射”(金属残骸对信号的轻微反射),进一步确认“信号来源就是这块金属残骸,非移动目标”。

“协同校准成功!”数据板弹出提示,“远程传感器与被动接收器已实现数据同步,可实时显示‘信号来源环境+信号特征’的叠加信息,感知能力提升至修复前的3倍。”雷诺靠在工作台上,看着屏幕上的叠加画面——金属残骸的轮廓与淡紫色的信号波形相互映衬,之前的“未知恐惧”在清晰的“感官反馈”中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掌控环境”的安全感。

此时,距离“逐步靠近”计划的原定时间已过去2小时,维修舱内的零件已分类归位,远程传感器的镜头仍在持续扫描信号来源区域,被动接收器的指示灯稳定闪烁。雷诺走到观测窗前,看着屏幕上清晰的金属残骸图像,心里的犹豫彻底消失——有了“眼睛”和“耳朵”的帮助,他能更精准地判断信号来源的性质,哪怕遇到突发情况,也能通过传感器提前预警,不再像之前那样“盲目冒险”。

“系统,更新‘逐步靠近’计划,基于新的感知数据调整航线——避开3块高速移动的碎片,直接前往距离信号来源10公里的预定观测点,预计耗时1小时。”雷诺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手指在数据板上快速输入指令。屏幕上的航线图瞬间更新,原本模糊的路径变得清晰精准,每一个规避点、每一段航行时间都标注得格外详细。

维修机器人已按指令将工具和应急物资整理完毕,放在气闸舱旁;临时能源包的电量剩余15%,足够支撑传感器和接收器的持续工作;水循环单元仍在缓慢再生饮用水,休息区的隔热棉散发着温暖的气息——“老兵”号的每一个角落,都在为即将到来的“信号探索”做准备。

雷诺坐在驾驶舱的座椅上,看着屏幕上实时更新的传感器数据和信号波形,心里充满了“万事俱备”的踏实。从最初的“两眼一抹黑”,到现在拥有清晰的“视野”和灵敏的“听觉”,每一步修复都像在为“老兵”号重新注入感官,也为他在未知星域的生存,筑起一道坚实的“感知防线”。

“出发吧,去看看那信号背后到底是什么。”雷诺轻声说道,按下了左舷姿态喷口的启动按钮。“老兵”号缓缓转动舰体,朝着碎片场深处的信号来源方向前进,远程传感器的镜头稳定追踪着目标,被动信号接收器的天线微微调整角度,像一双警惕的“眼睛”和一对灵敏的“耳朵”,守护着这艘伤痕累累却充满生机的老舰,在漆黑的太空中,向着未知的信号来源,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