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 > 第106章 打造 “耳朵” 和 “眼睛”

第106章 打造 “耳朵” 和 “眼睛”(1 / 2)

维修舱内,维修机器人的机械爪正灵活地转动着,将一枚螺丝精准拧入传感器外壳的螺孔——距离“逐步靠近信号来源”的计划还有1小时,雷诺却临时改变了主意。信号的“变奏”让他意识到,没有足够的“感知能力”,任何靠近都像在漆黑的森林里盲目行走,哪怕信号发送者暂时无敌意,也可能因误判环境陷入危险。

“必须先修复远程传感器阵列和被动信号接收器。”雷诺看着数据板上“信号来源区域仍有12处监测盲区”的提示,语气坚定。远程传感器阵列能扩大外部环境扫描范围,让他看清碎片场深处的障碍物与潜在风险;被动信号接收器则能更精准地捕捉异常信号的细节(如信号强度变化、隐藏频率成分),区分是“自动程序发送”还是“人为操控”——这两样设备,就是“老兵”号在未知星域里的“眼睛”和“耳朵”,缺一不可。

一、筛选零件:从“宝藏堆”里找“关键拼图”

修复的第一步,是从之前打捞的“资源堆”里找到匹配的零件。雷诺将储物舱里的电子元件全部搬到维修舱的工作台上——一堆杂乱的电路板、电容、芯片中,藏着他之前随手收集却未分类的“潜在可用部件”。他戴上放大镜,按照“远程传感器阵列需求清单”(系统根据设备型号生成)逐一筛选:

1.信号放大器:需求型号“Ap-219”,用于增强远程传感器的信号接收强度。雷诺在一块联邦217型电路板的角落找到它——银色外壳上印着清晰的型号标识,虽然引脚有轻微氧化,却无明显损坏。他用砂纸轻轻打磨引脚,再用万用表检测:“增益参数18db,符合传感器要求,可用!”

2.校准芯片:需求型号“cAL-305”,用于传感器数据的精准校准,避免扫描出现偏差。这类芯片通常集成在导航设备中,雷诺翻遍3块导航电路板,终于在一块破损的“开拓者-3”型导航模块里找到——芯片表面的编号与需求完全匹配,数据板扫描显示“内部程序完好率95%,仅需重新写入校准参数即可”。

3.被动信号接收器天线:需求“长度30的高灵敏度天线”,之前打捞的碎片中没有完整天线,雷诺决定用两根15的铜导线替代——将导线一端焊接在接收器的信号接口,另一端拉直固定在舰体外部,通过“双线并联”提升接收灵敏度,系统模拟显示“可满足20公里内的信号捕捉需求”。

筛选零件的过程像在“寻宝”,每找到一个匹配部件,雷诺的心里就多一分踏实。当最后一根铜导线被放在工作台上时,维修机器人已按指令拆解完远程传感器阵列的外壳,露出内部的核心线路板——上面的3个故障点(信号放大器烧毁、校准芯片离线、天线接口断裂)清晰可见,与之前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修复路径变得格外清晰。

二、修复远程传感器阵列:给“眼睛”擦亮镜片

远程传感器阵列的核心线路板上,烧毁的信号放大器留下明显焦痕,周围的几根导线也因高温熔断。雷诺先用电烙铁移除烧毁的放大器,将新找到的Ap-219芯片对准焊盘——微重力下,焊锡的流动性变得特殊,他特意将烙铁温度调低至260c,每一滴焊锡都精准落在引脚与焊盘之间,避免出现虚焊。

15分钟后,信号放大器焊接完成。接下来是校准芯片的安装——芯片需要接入传感器的控制模块,雷诺用数据线将芯片与数据板连接,启动“校准程序写入”功能。屏幕上的进度条缓慢推进,3分钟后弹出“程序写入成功”的提示,芯片的指示灯亮起绿色,与传感器的控制模块成功建立通讯。

最棘手的是线路修复。传感器阵列的线路板上,3根细如发丝的信号线因高温熔断,断口隐藏在芯片下方,用普通工具难以操作。雷诺找来维修机器人的微型机械爪(精度可达0.1),通过数据板远程操控机械爪——机械爪像一只灵活的小手,小心翼翼地将断口处的绝缘皮剥开,再用0.5的细铜丝将两端连接,最后用绝缘胶带包裹固定。

当所有修复完成,雷诺按下传感器的启动按钮——“嗡”的一声轻响,传感器的扫描镜头开始缓慢转动,数据板的屏幕上瞬间出现外部环境的实时画面:之前模糊的碎片场深处,此刻能清晰看到每一块碎片的形状、大小,甚至能分辨出星尘的流动轨迹;12处监测盲区减少至3处,扫描范围从10公里扩展至20公里,“老兵”号的“视野”瞬间开阔了两倍。

“系统,对传感器进行精度校准,目标锁定w-01残骸的舰中舱门。”雷诺指令刚下,传感器的镜头立刻对准w-01残骸——屏幕上的舱门轮廓清晰无比,数据板显示“距离测量误差±0.5米,角度偏差±0.1°,校准完成,精度达标”。看着清晰的扫描画面,雷诺忍不住感叹:“这才是‘老兵’号该有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