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舱的寒意还未完全散去,雷诺将最后一块钛合金碎片归位,指尖仍残留着核心外壳的冰冷触感。72小时的紧急任务清单像一块巨石压在心头,电磁聚焦器、超导线缆、hV-300电池,每一样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可就在他准备启动维修机器人,开始拆解传感器阵列获取零件时,手腕上的数据板突然发出一阵急促的“嘀嘀”声,右下角原本安静跳动的淡紫色信号波形,此刻正以异常剧烈的幅度扭曲着,打破了舰桥的沉寂。
“是异常信号!它在变!”雷诺的心脏瞬间提到嗓子眼,快步冲到观测窗前,将数据板切换至“信号实时监测”界面。屏幕上,原本毫无规律、每17秒随机中断的信号,此刻竟呈现出清晰的“周期循环”——淡紫色的波形以34秒为一个周期,前10秒频率稳定在2.5Ghz,中间12秒缓慢降至2.3Ghz,最后12秒又回升至2.5Ghz,形成一个平滑的“U型”曲线;而之前随机的中断时长,也固定为每两个周期后中断1.2秒,像精准设定的节拍器,再无半分混乱。
“系统!立刻记录信号变化后的所有参数——周期时长、频率波动范围、中断规律,对比联邦星域已知的‘模式化信号’数据库(包括SoS求救信号、自动信标循环信号、基础二进制编码),寻找匹配的规律!”雷诺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指尖紧紧攥住数据板,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信号从“随机”到“规律”的转变,意味着它绝非自然现象,甚至可能不是简单的“故障自动发送”——这更像是某种“刻意设计的程序”,或者……是人为控制的通讯。
数据板的指示灯疯狂闪烁,微型备用电池的电量以0.03%\/分钟的速度消耗,显然系统正调动全部算力进行分析。屏幕上,信号的“U型”周期被拆解成无数数据点,与联邦数据库中的信号模式逐一比对:
【信号模式比对结果:
1.与SoS求救信号比对:联邦标准SoS信号为“三短三长三短”的固定频率脉冲(频率1.8Ghz,脉冲时长0.5秒,间隔0.3秒),当前信号的“U型”曲线与脉冲模式无任何匹配,排除“标准SoS”可能;
2.与自动信标循环信号比对:联邦早期自动信标多为“固定频率+固定中断”模式(如每60秒发送10秒信号,中断50秒),当前信号的“频率动态波动+周期中断”模式更复杂,与已知自动信标模式匹配度仅12%,暂不排除“未知型号自动信标”可能;
3.与基础二进制编码比对:将信号“频率高于2.4Ghz”判定为“1”,“低于2.4Ghz”判定为“0”,转化为二进制序列:000000000000(对应“U型”曲线的三个阶段),该序列无明确语义(非“求救”“位置”等基础指令的二进制代码),但呈现出“对称重复”特征,疑似某种“身份标识”或“状态反馈”。】
“对称重复……身份标识……”雷诺喃喃自语,目光死死盯住转化后的二进制序列。10个“1”、12个“0”、再12个“1”,这种对称结构绝非偶然,更像是在传递某种“简单信息”——是在确认“信号已被接收”?还是在标注“发送者的状态”?他突然想起上一章中核心激活失败时的场景,核心的能量波动也是“先强后弱再强”,与眼前的信号曲线竟有几分相似,可这两者之间会有关联吗?
“系统,扩大二进制编码的判定维度——不仅以频率高低区分‘0’和‘1’,再加入‘频率变化速率’参数(如每秒频率变化0.01Ghz以上为‘1’,以下为‘0’),重新转化序列,看是否能得到更复杂的信息。”雷诺的好奇心被彻底点燃,虽然理智告诉他“信号可能是陷阱”,可信号的“活性变化”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他,让他无法移开目光。
新的二进制序列很快生成:0。这一次,序列呈现出“交替重复”的特征,像一串跳动的密码。系统尝试将其与“联邦星舰常用状态码”比对,结果依旧令人失望——无任何匹配项。但数据板弹出的一条补充提示,让雷诺的后背瞬间泛起寒意:【注意:该“交替重复”序列的周期(34秒),与100章首次检测到信号时的“核心序列重复周期(112秒)”存在数学关联(112=34x3+10),推测信号发送者可能在“调整发送模式”,或在“响应某种外部刺激”】。
“响应外部刺激……”雷诺的脑海里瞬间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信号模式的变化,会不会与他之前激活主能源核心的脉冲有关?103章施加1.2kV脉冲时,信号还处于随机状态;104章核心二次沉寂后约1小时,信号就开始呈现规律波动,这个时间差太过巧合。如果信号发送者能检测到“老兵”号的能量脉冲,那意味着对方不仅拥有“信号接收能力”,还能根据外部刺激调整自身行为——这绝不是简单的自动信标,更可能是……拥有“智能判断能力”的存在。
他立刻调取104章核心沉寂后的“外部环境日志”——除了“老兵”号的常规活动(维修机器人运转、水循环单元工作),没有任何其他异常能量信号;再查看传感器阵列的记录,1小时前碎片场深处的星尘浓度有过短暂上升,除此之外无任何异常。“难道是星尘流动触发了信号模式变化?还是……信号发送者一直在‘观察’我们,直到刚才才开始调整模式?”两种猜测交织在脑海里,让雷诺的不安感越来越强烈。
为了验证猜想,雷诺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系统,启动左舷姿态喷口,以0.1%推力持续工作10秒,释放一个微弱的能量脉冲,同时密切监测信号是否出现新的变化——注意,若信号频率突然提升或中断时长缩短,立刻停止喷口,记录所有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