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未来星空记 > 第267章 八阵图

第267章 八阵图(1 / 2)

青林的靴底在第七片龟裂的龟甲上打滑时,战术头盔的警报系统发出了刺耳的尖啸。

能量读数跌破临界值,防护服的外置装甲渗出淡蓝色的冷却液——这意味着他的时空跃迁舱已突破安全阈值,正坠入未知坐标。

122小时前,他在成都武侯祠的西晋石碑下发现了一块刻有八阵图的玉版,玉版的碳十四测年显示为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却在纹路深处发现了一组不属于任何已知文明的拓扑代码。

当他用神经接驳器同步代码时,强光吞噬了视野,再睁眼时,手里只剩下半块断裂的玉版,版身的纹路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重组。

“推演八卦,以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以断天下之疑。”

低沉的男声从迷雾中传来,字句间带着某种韵律,像水流过卵石,在青林的听觉神经上激起共振。他摸向耳后的神经接驳器,却发现那片皮肤光滑一片——防护服的内置系统已完全失效。

拨开及膝的芦苇,青林看见一个身着葛巾布袍的男子坐在石案前,指尖悬在沙盘上方,案上的四十九枚黑石按九宫方位排列,石间的纹路在暮色中泛着荧蓝的光,与玉版上的拓扑代码有着相同的分形结构。

男子转过身,羽扇轻摇,帽檐下露出一双深邃的眼睛。

他的瞳孔在暮色中呈现出奇异的双瞳效应,左眼映着沙盘的阵图,右眼竟倒映着猎户座的星图。“客从何来?”他的声音不高,却让周围的芦苇突然停止晃动,仿佛被无形的力场定格。

青林喉头发紧。他接受过应对时空异常的紧急培训,却从未想过会直面诸葛亮。史料记载他“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此刻看来,文字远不及亲眼所见的震撼——尤其是对方凝视他的目光,仿佛能穿透防护服,直抵他藏在胸腔里的量子核心。

“晚辈青林,自……未来而来。”他艰难地吐出几个字,注意到对方的羽扇扇骨上刻着细密的刻度,扇面的丝线在光线下流转着虹彩,那是只有经过纳米级编织才能形成的光学效应。

诸葛亮微微一笑,羽扇指向沙盘:“未来?是《出师表》里‘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未来,还是更遥远的星河?”他指尖轻叩沙盘边缘,四十九枚黑石突然同时亮起,在沙面上投射出三维星图,“客请看,这八阵图的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与北斗七星的轨迹若合符节。所谓阵法,不过是将天上的星斗搬到地上罢了。”

青林的便携式分析仪突然发出蜂鸣。检测显示,黑石的成分是一种罕见的超导体,能在常温下产生强磁场,而石间的纹路构成了复杂的量子纠缠回路——这哪里是古代阵法,分明是一台简易的时空锚定装置。他突然明白,陈寿在《三国志》里记载的“八阵图推演兵法,得其要旨”,绝非夸张之词。

“先生可知,这阵法能改变空间结构?”青林冒险开启了防护服的外部投影,将八阵图的拓扑结构与量子矩阵的模拟图重叠。图中,四十九枚黑石对应着四十九个量子节点,节点间的连线随阵法变动而伸缩,形成不断变化的时空褶皱。

诸葛亮的目光在投影上停留片刻,羽扇轻挥:“空间本就是活的。”他伸手拨动沙盘西南角的黑石,原本直行的连线突然弯曲,像被无形的手捏住的面条,“譬如这‘死门’,看似无路可走,实则是将空间折叠,一步跨出,便在十里之外。当年陆逊困于此地,不是找不到出口,是出口一直在动。”

青林的脊背泛起寒意。对方描述的分明是虫洞原理——通过改变空间曲率实现瞬间转移。而八阵图的“八门”,实则是八个不同的时空坐标。他低头看向手中的半块玉版,断裂处的纹路正在重组,与沙盘上的阵图形成互补,像一把钥匙找到了锁孔。

接下来的七日,青林跟着诸葛亮推演八阵图。他发现这位蜀汉丞相的智慧远超史料记载。诸葛亮教他“天覆阵”时,会用“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解释阵法与气象的关联,这与现代混沌理论中的蝴蝶效应不谋而合;讲解“地载阵”的防御原理时,他画出的受力分析图竟与拓扑学中的莫比乌斯环完全一致;甚至连阵中士兵的作息时间,都严格遵循着月球的公转周期,以最大限度利用地磁场的能量。

“阵法的核心不是形,是势。”诸葛亮在月光下调整最后一枚黑石,沙盘上的星图突然与夜空的星辰完全重合,“就像水流向低处,风往高处走,万物都有其自然之势。八阵图不过是顺其势而导之,让敌军的力撞向自己,让我军的力如滚石下山。”

青林突然注意到,诸葛亮调整黑石的指尖始终戴着一枚玉戒,戒面的纹路与他手中的玉版完全相同。当月光穿过戒面时,沙盘中的阵图会泛起涟漪,像水面倒映着另一个世界。“这枚戒指……”他忍不住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