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未来星空记 > 第247章 落凤坡前

第247章 落凤坡前(2 / 2)

“果然被他察觉了。”庞统捏着探报,眉头却没皱,“张任是员良将,可惜跟错了人。”他对传令兵说,“传令下去,明日拂晓,佯攻东门,主力移至西南角。”

青林愣了:“西南角的城墙是老砖筑的,比西北角结实得多。”

“越是结实的地方,守军越容易懈怠。”庞统笑着说,“张任以为我要打西北角,必定把精锐都调过去,西南角只剩些老弱。我们就攻他个想不到。”他突然压低声音,“而且西南角外有片竹林,能藏下五百刀斧手,等城门一开……”

青林看着他眼里的算计,突然觉得这比任何算法都精妙。庞统就像个顶级的棋手,不是算准了对方的每一步,而是算准了对方的“以为”。

夜里,折射率仪的警报声急促地响起。屏幕上的时空波纹变成了锯齿状,折射率突破1.8,红色警告灯疯狂闪烁:“检测到高风险历史节点,目标人物‘庞统’生存概率骤降至37%,时空场即将崩溃。”

青林的心沉到了谷底。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落凤坡的宿命要来了。

他冲进庞统的中军帐,对方正在灯下看地图,案上摆着杯冷茶,茶叶沉在杯底。

“军师!明日不能走落凤坡!”青林的声音发颤。

庞统抬起头,眼神平静得像深潭:“你怎么知道我要走落凤坡?”

“我……”青林语塞,总不能说自己来自未来,知道他会中伏身亡,“我那仪器显示,落凤坡的时空……不对,是地势凶险,容易设伏。”

庞统放下地图,站起身:“我知道有伏兵。张任在雒城布不下太多人,必定在城外设伏,落凤坡是必经之路,他定会选在那里。”

“那您还去?”

“不去怎么引他出来?”庞统笑了笑,咳嗽了两声,“雒城守军就像块硬骨头,得先敲掉张任这颗牙。我走落凤坡,他必定倾巢而出,届时魏延将军从侧翼包抄,雒城就空了。”

青林看着他,突然明白了这不是疏忽,而是算好的牺牲。庞统就像个精密的钟表匠,为了让整个钟走起来,不惜拆掉自己这枚齿轮。

“可您会……”

“生死有命。”庞统打断他,从怀里掏出块玉佩,上面刻着个“凤”字,“这是我初出茅庐时,水镜先生送的。你若能离开这里,就把它带出去,告诉后人,建安十九年,有个叫庞统的,为了蜀地安定,死得值。”

青林接过玉佩,冰凉的玉质贴着掌心,像块寒冰。

“您为什么信我?”

“因为你的眼睛。”庞统的目光落在他脸上,“你看我的眼神,不是看军师,是看……一个注定要消失的人。这眼神骗不了人。”他顿了顿,“你的仪器,能看到未来?”

青林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

“那你说说,未来的蜀地,安定吗?”

“……安定过。”青林低声说,“后来……还是乱了。但百姓记得您,记得丞相,记得你们想让天下太平的心思。”

庞统笑了,笑得像个孩子:“那就好,那就好。”

第二天清晨,青林站在营门口,看着庞统的队伍往落凤坡方向走。他穿着件普通的士兵甲胄,混在队伍中间,一点都不起眼。阳光穿过他的肩膀,在地上投下淡淡的影子,像个随时会被风吹散的符号。

折射率仪的屏幕上,生存概率一路下跌,最后停在0%。时空场的波纹彻底紊乱,像被打碎的镜子。

“嘀——历史节点记录完成,即将启动强制返航。”

白光包裹住青林的瞬间,他最后看了一眼落凤坡的方向。那里传来隐约的喊杀声和箭雨声,像一曲悲壮的挽歌。他手里紧紧攥着那块凤形玉佩,玉上的温度仿佛还带着庞统的体温。

再次睁眼,青林躺在研究所的修复舱里。同事们围在外面,脸上满是焦急。

“你总算醒了!”所长递过一份报告,“这次跃迁的时空扰动太强,差点以为你回不来了。记录到什么了?”

青林坐起来,摸了摸口袋,那块玉佩居然还在。他把玉佩放在桌上,看着上面的“凤”字,突然觉得这不是普通的玉石,而是个承载着巨大信息量的介质。

“我见证了一个选择。”青林轻声说,“不是智谋,不是计策,是一个人明知结局,还愿意往前走的勇气。”

他打开记录仪,调出庞统的影像。画面里,那个黑面短髯的军师正站在落凤坡前,抬头看了看天,然后对身边的士兵说:“走吧,早去早回。”

影像的最后,是漫天的箭雨。但庞统倒下时,脸上没有恐惧,只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平静。

后来,青林在整理数据时发现,庞统行军路线的每一个拐点,每一次停留,甚至扎营的位置,都暗合最优路径算法——那是现代军事系统才会采用的复杂模型,而庞统仅凭大脑就计算得分毫不差。

“这哪是智慧,简直是生物计算机。”同事惊叹道。

青林没说话,只是把那块玉佩放进了恒温保存盒。他知道,有些东西是数据解释不了的——比如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决绝,比如把生死算进棋局的魄力,比如那句“死得值”里藏着的,比生命更重的东西。

研究所的天顶窗正对着星空,青林抬头时,总觉得有颗星星特别亮,像庞统那双藏着火的眼睛。他想,或许真正的智慧从来不是算准一切,而是在算准一切后,依然有勇气走向注定的结局,就像流星,明知会坠落,还是要划出最亮的光。

那块凤形玉佩后来被送进了历史博物馆,旁边的说明牌上写着:“据传为三国时期庞统所持玉佩,其主人以‘凤雏’之智辅佐刘备入蜀,于落凤坡阵亡。此玉佩见证了一位谋士的忠诚与决绝。”

青林每次去博物馆,都会站在玉佩前看一会儿。

他总觉得,透过那温润的玉质,能听见建安十九年的风,吹过落凤坡的草木,带着箭羽破空的轻响,和一个沙哑的声音说:“走吧,早去早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