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有人觉得是变相涨价?”
“那就让他们去看竞品合同。”陆轩说,“看看哪家写了‘技术人员必须佩戴记录仪’,哪家承诺‘更换零件全程录像’。”
会议继续进行。张涛列出技术攻坚时间表:三天内完成追踪模块测试,五天上线直播接口,七天实现全流程数据对接。
林娜负责整理对外输出材料。她准备制作一套“服务轨迹卡”,每个签约客户都会收到一张动态二维码,扫码后能看到自己厂区设备的所有服务历史。
孙明调整预算结构。他把原定用于广告投放的资金抽出四成,转投系统升级和客户服务保障。新的资金流向将在下次董事会上说明。
陆轩打开研发提案审批页面。第一项是加装双频通信模块,确保偏远厂区也能稳定传输画面。他点击通过。
第二项是开发客户端小程序,集成报警提醒、服务直播、历史记录查询三项功能。他也批准了。
第三项是建立服务商信用档案。每个合作站点的响应速度、客户评分、违规记录都将公开。他停顿了一下,在备注栏写下:必须包含处罚案例,不能只报喜。
张涛看完更新后的计划书。“我们现在做的,其实是在把服务变成产品的一部分。”
“本来就是。”陆轩说,“客户买的不是一台机器,是安心。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让这份安心看得见。”
林娜传来初步设计稿。新的合同封面下方印着一行小字:“本合同项下所有服务过程可追溯、可验证、可回放。”
孙明看了眼财务模型。“按这个节奏走,第十六天会出现资金缺口。比之前预估提前两天。”
“我知道。”陆轩说,“但这是必须走的路。宁可慢一点,也不能回头。”
张涛收起平板。“我去技术组盯进度。争取明天中午前拿出测试样机。”
“记得拍测试视频。”陆轩说,“从开机到报警响应,全程录下来。我要看到每一个环节。”
林娜离开前确认最后一项任务:“第一批‘服务轨迹卡’什么时候能发?”
“后天。”陆轩说,“随第二批设备一起送。每张卡绑定一个客户账号,不能转让。”
孙明最后汇报:“备用金池已锁定二百七十万,专用于系统升级。日常运营开支压缩百分之十五,不影响一线服务。”
“压缩可以。”陆轩说,“但应急车队不能减。技术人员出差补贴不能降。”
“明白。”
人都走了。指挥中心只剩下陆轩一个人。他调出全国服务网络图。三十多个服务站点的实时状态在屏幕上闪烁。吴江站正在处理一起火警误报,长安站完成例行巡检,龙湾站有技术人员进场更换传感器。
他点开吴江站的直播通道。画面里,工作人员正蹲在车间角落检查线路。头盔上的灯照亮了接线盒内部。旁边客户站在一旁观看,时不时低头看手机。
陆轩放大画面。客户的手机屏幕上,正显示着同一个直播窗口。下方时间戳显示:到场后第八分钟,故障排查中。
他退出直播,进入后台数据库。一条新记录刚刚生成:
【事件编号:F】
【报警时间:04:16:23】
【接警时间:04:17:01】
【派单时间:04:17:05】
【出发时间:04:19:12】
【到场时间:04:46:33】
【处理时长:28分11秒】
【更换部件:温度传感器x1】
【客户签字:已确认】
陆轩把这条记录设为范例,加入“服务轨迹卡”的演示模板。
他重新打开审批系统。又有一份提案待处理:建议在所有服务车辆安装外部摄像头,记录进出厂区的过程。
他看了一眼提案说明:防止运输途中设备受损引发纠纷。
鼠标指针移到“通过”按钮上方。
他点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