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巴蜀玉脉 > 第283章 四面山古玉床

第283章 四面山古玉床(2 / 2)

消息层层上报,最终,这块奇特的石头被送到了林江的案头。

林江并非地质学家,但他有着商人的敏锐和收藏家的眼界。他直觉这块石头背后隐藏着不寻常的价值。他立刻请来了集团的矿物顾问进行初步鉴定,结果令人振奋——这极有可能是一种尚未被大规模商业开发的玉石,初步定名为“江津硒玉”,属于石英质玉,其摩氏硬度极高,达到7~8.5,超过了普通钢铁,媲美翡翠。

报告显示,这种玉石并非形成于传统的矿脉之中,它的身世更为古老和传奇。它的原始矿脉,是四面山上那形成于白垩纪时期的古地台古河床砾卵石层。亿万年前,上游山体中的原生玉矿,经过古老河流亿万年的冲刷、搬运、磨砺,沉积在当时的古河床中,形成了富含玉石的砾岩层。随后,沧海桑田,地质运动将这些古河床抬升为山体。又历经千万年的自然风化、山洪冲刷,这些坚韧的玉石才从母岩中解脱,如同种子般散布到如今的塘河、笋溪河、綦河等水系的河滩卵石之中,等待着有缘人的发现。

一条沉睡亿万年、由古玉铺就的“河床”,在工业采石的铁爪下,终于露出了它神秘的一角。

林江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种新的矿产资源,更可能是一个蕴含巨大文化价值和商业潜力的宝藏。他毫不犹豫,拿起了加密通讯器,接通了那两个最能洞察机遇、也最值得信赖的弟妹——羊羽和林夕。

飞机降落在渝州江北国际机场。羊羽和林夕没有片刻停留,带着一支精干的团队——包括首席地质学家王教授、矿物鉴定专家李博士,以及数名携带先进探测设备,如便携式x射线荧光分析仪、高精度密度计、红外光谱仪等的工程师——换乘上早已等候直升机,然后,飞向江津方向的群山。

渐行渐远,城市的喧嚣被迅速抛在身后,窗外的景色愈发苍翠雄奇。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呈现眼前,石峰林立,溶洞暗藏,植被茂密得几乎要滴出水来。

“好一个藏风聚气的灵秀之地。”羊羽看着窗外,若有所思,“《禹贡》载‘厥贡璆、铁、银、镂、砮磬’,巴蜀之地自古便产美玉。这四面山,看来是古璞未开啊。”

林夕则更关注细节,她注意到沿途河流,如笋溪河,水质清澈见底,河滩上卵石遍布。“王教授,”她转向后排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根据报告,这硒玉源于白垩纪古河床。如此漫长的地质年代,其间的构造运动必然极其复杂。我们如何能更精准地判断其分布规律?”

王教授推了推眼镜,严谨地答道:“林政委问到了关键。这需要我们综合地层学、沉积学和构造地质学的方法。首先要确定白垩纪砾岩层的出露范围,分析古水系的流向;其次,现代河流的切割、搬运能力,决定了玉石次生富集的位置。我们带来的设备,可以现场分析卵石的矿物成分、微量元素,结合GpS定位,绘制出初步的‘玉脉分布预测图’。”

直升机直接抵达发现玉石的綦河采石场。

现场负责人和赵老六早已等候多时。见到羊羽和林夕,赵老六有些拘谨地捧出了几块他这些天精心挑选出来的、品相更好的原石。有些已经完全剥去了外皮,展现出内部细腻的玉质,颜色从淡青、乳白到浅黄褐色皆有,在溪水的浸润下,显得格外温润动人。

李博士立刻上前,拿出仪器进行现场检测。“摩氏硬度确认在7.5~8.5左右,”他一边操作一边汇报,“结构致密,呈隐晶质结构,光泽度很好。初步光谱分析显示含有硒元素,这可能是其名称由来,也可能与它独特的质感有关。需要进一步实验室分析才能确定其具体矿物组成和致色机理。”

羊羽拿起一块巴掌大小的、已初步去皮的原石,入手沉甸,质感细腻。他对着阳光仔细观察,玉石在强光下显现出半透明的质感,内部有微弱的、如同云絮般的天然纹理。“质厚温润,色正而不邪,”他评价道,“有和田玉的油润,又有翡翠的坚刚。若储量丰富,雕琢得当,必能在玉石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林夕则更注重战略层面的思考。她环视着整个采石场,以及远处连绵的群山。“哥,”她对林江派来的现场总指挥说道,“立即做三件事:第一,这个采石场以及周边我们拥有开采权的河段,即刻起提升安保等级,所有采出的特殊石料单独存放,严格登记。第二,通知集团法务和公关团队,开始着手‘江津硒玉’的品牌注册、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前期市场预热方案。第三,组织更大范围的地质勘探队伍,我要在最短时间内,对四面山区域的玉石储量、品质分级,有一个尽可能清晰的评估。”

她的指令清晰、果断,瞬间将这次的“发现”提升到了集团战略项目的高度。

总指挥立刻领命而去。

傍晚,夕阳将四面山的群峰染成金红色。羊羽和林夕站在一处高地上,俯瞰着脚下如玉带般蜿蜒的綦河,以及远处林江建立的那座雄伟水电站的轮廓。

“水电,是现代工业的血液,是阳刚之力,驱动现实世界。”羊羽缓缓说道,手中摩挲着那块原石,“而这古玉,是大地凝聚的精华,是阴柔之韵,承载文化神魂。林江在此地,竟是阴阳并举,刚柔相济了。”

林夕的目光掠过苍茫的群山,仿佛已穿透岩层,看到了那亿万年前的古河床,那由无数美玉铺就的、沉睡的宝藏。“是啊,”她轻声回应,眼中闪烁着与晚霞同样明亮的光芒,“这四面山古玉床,或许才刚刚为我们掀开其一角。它未来的故事,将由我们来书写。”

夜色渐浓,山风带来了远山草木的低语,仿佛在诉说着那段被遗忘的白垩纪往事,以及一个即将开启的、关于财富与文明的崭新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