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 > 第184章 风起青萍(公元前580年 夏)

第184章 风起青萍(公元前580年 夏)(1 / 2)

春日的萌动在盛夏的灼热中催生出更具体的行动与更激烈的碰撞。各方势力在去岁寒冬积蓄的力量与制定的方略,开始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预示着更大的风浪即将来临。

盛夏的草原,水草丰美,正是战马膘肥体壮之时。晋国西河大营,军旗猎猎,甲胄鲜明。经过数月周密准备,赵朔亲率五万精锐,其中包含一万五千历经残酷淘汰、装备最为精良的“武卒”主力,誓师北征,讨伐屡犯边境、去岁曾介入艾陵之战的赤狄、白狄诸部。

晋军阵容鼎盛,赵朔自领中军,以魏颙为先锋,士燮、栾书等新兴将领各领一军。大军渡过黄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狄人活动频繁的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地区。

狄人虽骁勇善骑射,然各部分散,互不统属,面对晋军严整的阵型、精良的装备和赵朔狠辣果决的战术,初战便遭遇重挫。魏颙率“武卒”先锋,依仗强弓硬弩与紧密配合,在首次遭遇战中便击溃了赤狄一个大部落,斩首数千,俘获牛羊马匹无数。

赵朔用兵,深得其父赵盾“峻法”之风,令行禁止,赏罚分明,对狄人更是毫不留情。晋军所到之处,抵抗者尽数屠戮,降者则强行编入辅兵或迁往晋国边境屯田。他以战养战,利用俘获的马匹组建更多的骑兵部队,战术愈发灵活。

消息传回新绛,朝野震动。郤克一党虽暗中嫉恨,却无法在如此赫赫战功面前公然诋毁。晋景公闻报,心情复杂,既喜于边境得安、疆土开拓,又忧于赵朔军威日盛,功高震主。他只能下诏褒奖,并催促赵朔“宜将剩勇追穷寇”,实则希望其长期在外,与狄人陷入缠斗,以耗其力。

然而,赵朔的战略目标极为明确。他并未贪功冒进,深入不毛,而是采取“剿抚结合,重点打击”的策略,集中兵力连续击破几个实力最强的狄人大部落,将其首领或斩杀或迫降,并将其部众打散安置。对于远处的小部落,则遣使威慑,令其称臣纳贡。

至夏末,晋军已基本肃清太原周边地区的狄人主力,拓地数百里,设立新的边邑,缴获的战马、牛羊、皮革堆积如山,收编的狄人勇士亦不下万人。赵朔将此战缴获大部上缴公室,同时将最精锐的狄人骑兵和大部分良马暗中补充进自己的“武卒”序列。

北疆狼烟暂熄,赵朔携大胜之威,驻军于新拓之地,一边整饬边防,一边消化战果。其个人威望在晋国军中乃至国内,达到一个新的顶峰。一柄经血火淬炼的利剑,已然出鞘,寒光四射,下一步将指向何方,牵动着天下诸侯的神经。

齐国临淄,秘密工坊内的技术攻关,在田克的大胆尝试和范蠡暗线的“偶然”帮助下,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改进了鼓风设备,并尝试使用一种特定的“石炭”(煤炭)替代部分木炭,果然使得炉温显着提高,炼出的铁质有了明显的改善,虽仍不及范蠡提供的原品,但已远超齐国乃至中原各国的普遍水平。

第一把成功仿制、性能卓越的弯刀出炉时,齐顷公欣喜若狂,重赏田克及一众工匠。他仿佛看到了齐国大军手持神兵,横扫天下的景象。

然而,技术的突破并未带来团结,反而加剧了裂痕。以田克为代表的田氏一族在此事中展现出的能力和获得的赏识,引起了公室贵族和其他卿大夫的强烈不安与嫉妒。关于“田氏借异术窥伺国器”、“其心叵测”的流言开始在临淄蔓延。

与此同时,范蠡派人散播的“齐侯秘制神兵,意欲不轨”的消息,也如同长了翅膀般,传到了晋国和楚国。

晋国新绛,郤克抓住此事,在朝堂上向晋景公进言:“君上,齐侯得此异术,不思报效天子,安定邻邦,反而秘藏深宫,其志非小!昔日齐桓称霸,乃我晋国大敌。今齐若复强,必为我心腹之患!不可不防!”

楚国郢都,楚庄王闻讯,亦召集群臣商议:“齐国僻处东海,向来不安于室。今得异术,若使其壮大,恐扰我侧翼。令尹,北线对晋施压的同时,对齐国亦需多加留意,可遣使责问,探其虚实。”

内外压力之下,齐顷公既得意于技术突破,又恼怒于流言纷扰和晋楚的警惕。他将这股怨气,部分转移到了风头正劲的田克及其背后的田氏身上,对田氏的赏赐依旧,但信任却暗中打了折扣。田氏一族则深感危机,行事愈发谨慎,但积聚的力量与野心,却在这压抑中悄然增长。齐国内部的暗流,因这超越时代的“礼物”,变得愈发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