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 第122章 【宋纪四】

第122章 【宋纪四】(1 / 2)

从辛未年(公元431年)到甲戌年(公元435年),共五年时间。

宋太祖文皇帝(刘义隆)上之下元嘉八年(辛未,公元431年)

春季,正月初一,壬午日,燕国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大兴。

十五日,檀道道济等人从清水出兵救援滑台,北魏的叔孙建、长孙道生率军抵抗。十六日,檀道济抵达寿张,遭遇北魏安平公乙谢眷,他率领宁塑将军王仲德、骁骑将军段宏奋力进攻,大败敌军;随后转战至高梁亭,斩杀北魏济州刺史悉烦库结。

夏主赫连定进攻前秦将领姚献,击败了他;接着派叔父北平公韦伐率领一万士兵攻打南安。南安城内发生严重饥荒,出现人吃人的现象。前秦侍中、征虏将军出连辅政,侍中、右卫将军乞伏延祚,吏部尚书乞伏跋跋,翻越城墙投奔夏国;前秦王乞伏暮末走投无路,抬着棺材出城投降,连同沮渠兴国一起被送往夏国都城上邽。前秦太子司直焦楷逃到广宁,哭着对父亲焦遗说:“父亲身受国家重任,镇守一方。如今国家灭亡,怎能不率领现有部众倡导大义,消灭仇敌!”焦遗说:“现在君主已落入敌人手中,我不是贪生怕死而忘记道义,只是若率军追击,只会加速君主的死亡。不如挑选王族中的贤能之人,拥立他为主,再出兵讨伐,或许还有希望成功。”焦楷于是召集部众宣誓,二十天内,前来投奔的有一万多人。恰逢焦遗病逝,焦楷无法独自成事,便逃奔河西。二月初九,南朝宋任命尚书右仆射江夷为湘州刺史。

檀道济等人进军到济水岸边,二十多天里,先后与北魏军队交战三十多次,檀道济大多取得胜利。军队抵达历城时,叔孙建等人派出轻骑兵前后截击,焚烧了宋军的粮草。檀道济军队缺粮,无法继续前进。因此,北魏将领安颉、司马楚之等人得以全力攻打滑台,北魏主又派楚兵将军王慧龙率军增援。朱修之坚守滑台数月,粮草耗尽,便与士兵们熏烤老鼠充饥。十二日,北魏攻克滑台,生擒朱修之和东郡太守申谟,俘获一万多人。申谟是申钟的曾孙。

二十四日,北魏主返回平城,举行盛大宴会,祭祀宗庙,将帅和文武百官都得到赏赐,士兵们被免除十年徭役。

此时,北魏南部边境发生大水灾,很多百姓饿死。尚书令刘絜对北魏主说:“近来边境敌人入侵,军队多次出征;幸好上天保佑圣明君主,敌军各处都被消灭;如今战乱平息,众人都得到优厚赏赐。而各州郡的百姓,虽然没有参与征战,却辛勤耕种桑蚕,供应军队和国家所需,实在是治国的根本,国库的来源。如今太行山以东地区普遍遭受水灾,应当加以怜悯,以彰显陛下的抚育之恩。”北魏主采纳了他的建议,免除全国一年的租税徭役。

檀道济等人粮草耗尽,从历城撤军返回;有士兵逃奔投降北魏,把宋军缺粮的情况全部告知。北魏军队追击而来,宋军士兵惊恐不安,即将溃散。檀道济夜里假装清点粮食,用沙子充当粮食,上面覆盖少量剩余的米。到了清晨,北魏军队看到这一幕,认为檀道济粮草充足,便认定投降的士兵在说谎,将其斩首。当时檀道济兵力薄弱,北魏军队兵力强盛,骑兵从四面合围。檀道济命令士兵们都穿上铠甲,自己则穿着白色衣服乘车,率军缓缓出城。北魏军队以为有伏兵,不敢逼近,逐渐撤退,檀道济率领全军安全返回。

青州刺史萧思话听说檀道济率军南归,想放弃镇守之地,据守险要之处,济南太守萧承之极力劝阻,他不听从。二十八日,萧思话放弃青州逃往平昌;参军刘振之驻守下邳,得知消息后,也弃城逃走。北魏军队最终并没有到来,但东阳城内储存的物资已被百姓烧毁。萧思话因罪被征召,关押在尚方署。

燕王慕容跋立夫人慕容氏为王后。

闰二月初一,北魏安颉等人返回平城。北魏主赞赏朱修之坚守气节,任命他为侍中,并把宗族女子嫁给她为妻。

当初,宋文帝派遣到彦之北伐时,告诫他说:“如果北魏军队出动,在他们还未到达之前,直接进军黄河;如果他们按兵不动,就留守彭城,不要前进。”等到安颉俘获宋军俘虏,北魏主才得知宋文帝的这番话。他对文武大臣说:“你们之前说我采纳崔浩的计策是错误的,惊恐不安地极力劝阻。常胜之家,起初都自认为超过别人,到最后,却反而不如别人。”

司马楚之上书北魏主,认为各方叛乱已平定,请求大举讨伐南朝宋,北魏主因军队长期征战疲惫,没有批准。征召司马楚之为散骑常侍,任命王慧龙为荥阳太守。

王慧龙在荥阳郡任职十年,既重视农业生产,又加强军事防备,政绩卓着,声名远扬,前来归附的有一万多家。宋文帝派人在北魏实施反间计,散布谣言说:“王慧龙自认为功劳高而职位低,想引诱宋军入侵,趁机挟持司马楚之叛乱。”北魏主听说后,赐给王慧龙加盖玉玺的诏书,说:“刘义隆畏惧将军如同畏惧老虎,想设计陷害你,我心里清楚。这些流言蜚语,想必你不会在意。”宋文帝又派刺客吕玄伯去刺杀王慧龙,许诺说:“若能取得王慧龙的首级,封你为二百户男爵,赏赐一千匹绢。”吕玄伯假装成投降之人,请求屏退旁人有要事禀报;王慧龙产生怀疑,派人搜查他的怀中,查出一把短刀。吕玄伯叩头请求处死,王慧龙说:“你也是为了自己的君主罢了。”于是释放了他。身边的人劝谏说:“宋人阴谋不断,不杀吕玄伯,无法制止将来的刺客。”王慧龙说:“生死自有天命,他又怎能伤害我!我以仁义作为屏障,又有什么可担忧的!”最终还是赦免了吕玄伯。

夏季五月十一日,北魏主前往云中。

六月十六日,南朝宋实行大赦。

夏主赫连定杀死乞伏暮末及其宗族五百人。

夏主害怕北魏的逼迫,率领十万多前秦百姓,从治城渡过黄河,想进攻河西王沮渠蒙逊,夺取他的土地。吐谷浑王慕璝派遣益州刺史慕利延、宁州刺史拾虔率领三万骑兵,趁夏军一半人渡过黄河时,出兵截击,生擒夏主赫连定返回,沮渠兴国受伤而死。拾虔是树洛干的儿子。

北魏边境官吏俘获二十多名柔然巡逻兵,北魏主赏赐他们衣服后释放回国,柔然人十分高兴。闰六月十六日,柔然敕连可汗派遣使者前往北魏,北魏主用丰厚的礼节接待使者。

北魏主派遣散骑侍郎周绍前往南朝宋访问,并且请求通婚;宋文帝含糊其辞地回应了他。

荆州刺史江夏王刘义恭,年纪渐长,想独揽政事,长史刘湛常常加以压制,于是刘义恭与刘湛产生矛盾。宋文帝心中器重刘湛,派人责备刘义恭,并且调解他们的矛盾。此时,王华、王昙首都已去世,领军将军殷景仁一向与刘湛关系友好,便对宋文帝说,如今贤才凋零,请求征召刘湛为太子詹事,加授给事中,共同参与政事。任命雍州刺史张邵接替刘湛担任抚军长史、南蛮校尉。不久,张邵因在雍州营私聚敛财物,贪污数额达二百四十五万,被交付廷尉审理,判处死刑。左卫将军谢述上奏章,陈述张邵是前朝旧臣,有功劳,请求宽恕。宋文帝亲手写下诏书采纳建议,免除张邵的官职,削夺他的爵位和封地。谢述对儿子谢综说:“君主怜悯张邵一向忠诚,特意加以宽恕,我的话恰好符合君主的心意,所以才被采纳。如果把这件事的经过宣扬出去,就会显得是我侵夺了君主的恩德,这是极大的不可行之事。”让谢综当着自己的面把奏章草稿烧掉。后来宋文帝对张邵说:“你能免于一死,谢述出了很大力。”

秋季七月初一,北魏主前往河西。

八月初七,河西王沮渠蒙逊派儿子沮渠安周前往北魏充当人质。

吐谷浑王慕璝派遣侍郎谢太宁前往北魏呈递奏表,请求送还赫连定。十一日,北魏任命慕璝为大将军,封西秦王。

左仆射临川王刘义庆坚决请求辞去职务;二十六日,任命刘义庆为中书令,仍然担任丹阳尹。

九月初五,北魏主返回皇宫。十二日,加授太尉长孙嵩为柱国大将军。任命左光禄大夫崔浩为司徒,征西大将军长孙道生为司空。长孙道生生性清廉节俭,一张熊皮做的马鞍垫,几十年都没有更换。北魏主让歌工逐一歌颂文武大臣,唱道:“智谋如同崔浩,清廉好似道生。”

北魏主想挑选使者前往河西,崔浩推荐尚书李顺,于是任命李顺为太常。册封河西王沮渠蒙逊为侍中、都督凉州、西域、羌、戎诸军事、太傅、行征西大将军、凉州牧、凉王,统治武威、张掖、敦煌、酒泉、西海、金城、西平七郡。册封诏书说:“凉国的盛衰存亡,与北魏紧密相连。北到极远的荒漠,南到庸、鷷e二地,西到昆仑山,东到黄河弯曲处,凉王均可征讨,以辅佐皇室。”允许沮渠蒙逊设置将相、百官,可秉承北魏皇帝的旨意任命官员,使用天子的旌旗,出入时实行警戒清道,如同汉朝初期诸侯王的制度。

二十四日,北魏主下诏说:“如今夏、燕两国已被消灭,将要停止军事行动,振兴文化教育,整顿废弃的官职,举荐隐居的贤才。范阳人卢玄、博陵人崔绰、赵郡人李灵、河间人邢颍、勃海人高允、广平人游雅、太原人张伟等人,都是贤才俊杰的后代,是各州郡的杰出人物。《易经》说:‘我有美好的爵位,愿意与你共享。’像卢玄这样的人,命令各州郡以礼相待,派人送他们前来京城。”于是征召卢玄等人以及各州郡举荐的贤才共数百人,按照才能等级依次任用。崔绰因母亲年老坚决推辞。卢玄等人都被任命为中书博士。卢玄是卢谌的曾孙;李灵是李顺的堂兄。

卢玄的舅舅崔浩,每次与卢玄交谈,总是感叹说:“面对卢玄,更让我加深了怀古之情。”崔浩想大力整顿士大夫阶层的等级,明确分辨姓氏宗族的高低。卢玄劝阻他说:“创立制度,各有其时机;愿意做这件事的人,能有几个!应当三思而后行。”崔浩不听从,因此得罪了众人。

当初,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开始制定法令:“谋反叛逆者灭族。其他应当处死的人,允许缴纳金银、马匹赎罪。杀人者允许向死者家属赔偿马牛、丧葬用具来和解。盗窃官府财物,赔偿五倍;盗窃私人财物,赔偿十倍。”四部大人共同在王庭审理案件,没有囚禁、审讯、牵连逮捕的痛苦,境内安定。太祖拓跋珪进入中原后,担心前代法令严厉繁琐,命令三公郎王德删改修订,力求简洁易行。到了晚年,太祖患病,刑罚变得滥酷;太宗拓跋嗣继承皇位后,法令条文也变得严苛。冬季十月初一,世祖拓跋焘命令崔浩重新制定法令,废除五年、四年的徒刑,增设一年的徒刑;犯巫蛊之罪的人,要背着公羊、抱着狗沉入深渊。首次规定官阶九品的官员可以用官职爵位赎罪。妇女犯罪应当受刑而怀有身孕的,在产后一百天再执行刑罚。在宫殿左侧悬挂登闻鼓,以便让蒙冤之人申诉。

北魏主前往漠南,十一月初九,北部敕勒族首领库若干率领数万骑兵,驱赶数百万头鹿,前往北魏主的行宫。北魏主举行大规模狩猎活动,把猎物赏赐给随从官员。十二月初一,返回皇宫。

这一年,凉王沮渠蒙逊改年号为义和。

林邑王范阳迈侵犯九德郡,交州军队击退了他。

宋太祖文皇帝上之下元嘉九年(壬申,公元432年)

春季,正月初一,丙午日,北魏主尊奉保太后窦氏为皇太后,立贵人赫连氏为皇后,立儿子拓跋晃为皇太子。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延和。

燕王慕容跋立慕容后所生之子王仁为太子。

三月初六,卫将军王弘晋升为太保,加授中书监。十三日,征南大将军檀道济晋升为司空,返回镇守寻阳。

二十八日,吐谷浑王慕璝把赫连定送到北魏,北魏人杀死赫连定。慕璝上奏表说:“我俘获了叛逆君主,向朝廷献上捷报,爵位俸禄虽然尊贵,但封地没有扩大,车马旌旗虽然装饰华丽,但财物不足以赏赐部下,希望陛下明察。”北魏主把这件事交给大臣们商议。文武大臣认为:“慕璝只俘获了赫连定而已,塞外的百姓本来就归他所有,却贪得无厌,不应批准他的请求。”北魏主于是下诏说:“西秦王所得的金城、枹罕、陇西等地,我已全部赐予你,这已是分割土地,何必再扩大封地。西秦使者前来朝贡,绵绢会根据使者前来的次数,临时增加赏赐,并非只赏赐一次就结束。”从此,慕璝派遣前往北魏的贡使逐渐减少。北魏方士祁纤上奏请求把“代”改为“万年”,把代尹改为万年尹,代令改为万年令。崔浩说:“从前太祖顺应天命,同时称‘代’和‘魏’,以效仿殷商的制度。国家积累功德,应当享有万亿年的国运,不必借助虚名来增益。祁纤的说法,都不符合正道,应当恢复旧称。”北魏主采纳了他的建议。

夏季五月二十九日,华容文昭公王弘去世。王弘聪明机敏,有思想见解,但行为轻率,缺乏威严仪表,性情狭隘,喜欢侮辱别人,人们因此轻视他。虽然身居高位,却不经营财产;去世时,家中没有多余的产业。宋文帝听说后,特意赏赐一百万钱、一千斛米。

北魏主在南郊训练军队,谋划讨伐燕国。

宋文帝派遣使者赵道生前去北魏访问。

六月初六,司徒、南徐州刺史彭城王刘义康改任扬州刺史。

下诏从青州分出一部分地区设置冀州,治所设在历城。

吐谷浑王慕璝派遣司马赵叔入朝进贡,并且前来禀报击败夏国的捷报。

十八日,北魏主率军讨伐燕国。命令太子拓跋晃代理尚书事务,当时拓跋晃只有五岁。又派遣左仆射安原、建宁王拓跋崇等人驻守漠南,防备柔然。

十九日,北魏主派遣散骑常侍邓颖前往南朝宋访问。

六月二十三日,南朝宋任命吐谷浑王慕璝为都督西秦、河、沙三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兼任西秦、河二州刺史,将他的爵位晋升为陇西王,同时命令慕璝把先前被夏国俘虏的南方将士全部送回,最终找回一百五十多人。

朝廷又加授北秦州刺史杨难当为征西将军。杨难当任命兄长的儿子杨保宗为镇将军,镇守宕昌;任命自己的儿子为秦州刺史,驻守上邽。杨保宗暗中谋划袭击杨难当,事情泄露后,被杨难当囚禁起来。

六月三十日,南朝宋任命江夏王刘义恭为都督南兖州等六州诸军事、开府仪同三司、南兖州刺史;任命临川王刘义庆为都督荆州、雍州等七州诸军事、荆州刺史;任命竟陵王刘义宣为中书监;任命衡阳王刘义秀为南徐州刺史。起初,宋高祖刘裕因荆州地处长江上游,地位关键,土地广阔,物资、兵力占朝廷的一半,所以留下遗诏,命令皇子们驻守此地。宋文帝认为刘义庆是宗室中声名良好的人物,且他的父亲烈武王刘道规对国家有大功,因此特意任用他镇守荆州。

秋季七月十七日,北魏皇帝拓跋焘抵达濡水。十八日,他派遣安东将军奚斤征调幽州百姓及密云的丁零人一万多人,运送攻城器具,从南路出发,前往和龙与主力军队会合。北魏皇帝抵达辽西时,北燕王慕容跋派遣侍御史崔聘献上牛和酒,慰劳北魏军队。二十七日,北魏皇帝抵达和龙。

二十八日,南朝宋任命领军将军殷景仁为尚书仆射,任命太子詹事刘湛为领军将军。

益州刺史刘道济是刘粹的弟弟,他信任长史费谦、别驾张熙等人。这些人聚敛钱财、谋取私利,败坏政务、危害百姓:他们设立官府冶炼机构,禁止百姓自行冶炼铸造铁器,却将官府打造的铁器高价出售,导致商人失去生计,百姓的怨恨之声遍布道路。

流民许穆之,改名换姓为司马飞龙,自称是晋朝皇室的近亲,前去投靠氐王杨难当。杨难当趁着益州百姓不满的情绪,借给司马飞龙兵力,让他侵扰益州。司马飞龙招集蜀地百姓,得到一千多人,攻打并杀死巴兴县令,赶走阴平太守;刘道济派兵出击,斩杀了司马飞龙。之后,刘道济想任命五城人帛氐奴、梁显为参军督护,费谦坚决反对,不肯同意。帛氐奴等人与同乡赵广煽动县里百姓,谎称“司马殿下(指司马飞龙)还在阳泉山中”,聚集了几千人,向广汉进发;刘道济的参军程展、治中李抗之率领五百人迎击,结果全部战败阵亡。巴西人诏唐频聚集部众响应他们,赵广等人进而攻打涪城,将其攻克。于是涪陵、江阳、遂宁等郡的太守都弃城逃走,蜀地的侨居百姓与本地百姓一同反叛。

北燕石城太守李崇等十个郡的官员投降北魏。北魏皇帝征调当地百姓三万人挖掘围城壕沟,以围困和龙。李崇是李绩的儿子。

八月,北燕王派遣数万人出城迎战,北魏昌黎公拓跋丘等人击败燕军,燕军死亡一万多人。北燕尚书高绍率领一万多家百姓据守羌胡固;九月初九,北魏皇帝攻打高绍,将他斩杀。平东将军贺多罗攻打带方郡,抚军大将军永昌王拓跋健攻打建德郡,骠骑大将军乐平王拓跋丕攻打冀阳郡,全部攻克。九月十四日,北魏皇帝率军向西返回,将营丘、成周、辽东、乐浪、带方、玄菟六个郡的百姓三万家迁徙到幽州。

北燕尚书郭渊劝说北燕王向北魏进献钱款和女子,请求成为北魏的附属国。北燕王说:“先前我们已背负罪责,与北魏结下的怨恨已很深,投降归附只会自取灭亡,不如坚守志向,再另谋出路。”

北魏皇帝围攻和龙时,宫中侍卫大多在战场上作战,行宫的人手很少。云中镇将朱受之谋划与南方人袭击杀死北魏皇帝,趁机进入和龙,乘船从海路返回南方;他把这个计划告诉冠军将军毛修之,毛修之不同意,计划才作罢。不久后事情泄露,朱修之逃奔北燕。北魏多次讨伐北燕,北燕王派遣朱修之返回南方求救。朱修之从海路抵达东莱,随后回到建康,被南朝宋任命为黄门侍郎。

赵广等人进攻成都,刘道济环城坚守。叛军聚集多日,却始终没见到司马飞龙,有人想散去。赵广害怕军心涣散,率领三千人及仪仗前往阳泉寺,谎称迎接司马飞龙。到了寺中,他对僧人枹罕人程道养说:“你只要自称是司马飞龙,就能坐享富贵;否则就砍头!”程道养惊慌恐惧,答应了他。赵广于是推举程道养为蜀王、车骑大将军、益州及梁州牧,改年号为泰始,设置文武百官。任命程道养的弟弟程道助为骠骑将军、长沙王,镇守涪城;赵广、帛氐奴、梁显以及他们的党羽张寻、严遐都被任命为将军,护送程道养返回成都,部众达到十多万人,从四面围攻成都。叛军派人对刘道济说:“只要交出费谦、张熙,我们自然会撤军。”刘道济派遣中兵参军裴方明、任浪之各率领一千多人出战,都战败而回。

冬季十一月初五,北魏皇帝返回平城。

十一月十二日,南朝宋任命少府中山人甄法崇为益州刺史。

起初,北燕王的嫡妃王氏生下长乐公慕容崇,慕容崇在兄弟中年纪最大。北燕王即位后,立慕容氏为王后,王氏没能被立为王后,慕容崇也被废黜,派去镇守肥如。慕容崇同母弟广平公慕容朗、乐陵公慕容邈相互商议说:“如今国家将要灭亡,无论聪明还是愚笨的人都知道。大王又受慕容后的谗言影响,我们兄弟离死不远了!”于是一同逃奔辽西,劝说慕容崇投降北魏,慕容崇听从了他们的建议。恰逢北魏皇帝派遣给事郎王德招降慕容崇,十二月十九日,慕容崇派慕容邈前往北魏,请求献出辽西郡投降。北燕王听说后,派遣将领封羽在辽西围攻慕容崇。

北魏皇帝征召各地未做官的名士,州郡官府大多逼迫他们前往京城。北魏皇帝听说后,下诏命令地方长官以礼劝谕名士,允许他们自行决定去留,不得逼迫。

起初,宋文帝将小儿子刘绍过继给庐陵孝献王刘义真为后,将江夏王刘义恭的儿子刘郎过继给营阳王刘义符为后;十二月二十日,封刘绍为庐陵王,封刘郎为南丰县王。

裴方明等人再次出兵进攻程道养的军营,将其攻破,烧毁了叛军的物资储备。

叛军党羽江阳人杨孟子率领一千多人驻守成都城南,参军梁俊之负责守卫南楼,他写信劝说杨孟子,邀请他进城拜见刘道济。刘道济任命杨孟子为主簿,约定日期共同讨伐叛军。赵广得知这个计划后,杨孟子害怕被报复,率领部众逃奔晋原郡,晋原太守文仲兴与他一同据城防守。赵广派遣帛氐奴攻打晋原,攻克城池,文仲兴、杨孟子都战死。裴方明再次出兵进攻叛军,多次作战都击败叛军,叛军于是大败溃散;程道养收拢残部,得到七千人,返回广汉;赵广另外率领五千多人返回涪城。

在此之前,张熙劝说刘道济出售粮仓中的粮食,所以从九月末叛军围城到十二月,成都城内的粮食储备已全部耗尽。裴方明率领二千人出城寻找粮食,被叛军击败,他单人匹马逃回,叛军再次大规模聚集。裴方明在夜里用绳子吊入城中,刘道济为他准备食物,他却因战败痛哭,吃不下饭。刘道济说:“你算不上大丈夫,小小的失败有什么值得痛苦的!叛军势头已经衰落,朝廷的援兵很快就到,只要你能回来,还用担心叛军吗!”随即从自己的侍卫中挑选人手补充给裴方明。叛军在城外扬言说“裴方明已经战死”,城中百姓十分恐慌。刘道济在夜里点燃火把,让裴方明出来与众人见面,人心才安定下来。刘道济把府中所有财物都搬到北射堂,让裴方明招募士兵。当时城中有人传言刘道济已经战死,没有人愿意应募。梁俊之劝说刘道济派遣三十多名侍从外出,并且告诉他们:“我只是小病,你们可以各自回家休息。”侍从们出城后,城中百姓才安定下来,每天应募的人有一千多。

起初,东晋的谢混娶晋陵公主为妻。谢混死后,朝廷下诏让晋陵公主与谢家断绝婚姻关系;公主把谢混家的事务全部托付给谢混的侄子谢弘微。谢混家世代担任宰相,有僮仆一千人,他只有两个女儿,当时年纪才几岁。谢弘微为谢家管理产业,每一笔钱财、每一匹布都登记在册。过了九年,宋高祖刘裕即位,晋陵公主降号为东乡君,朝廷允许她回到谢家。她进入谢家后,看到房屋、仓库都和过去一样,开垦的田地比以前还多。东乡君感叹说:“谢仆射(谢混)生前看重这个孩子,真可以说是知人啊;谢仆射也等于没有死啊!”亲友们看到这情景,都为之落泪。这一年,东乡君去世,朝廷内外的人都认为谢家的财产应该归谢混的两个女儿,田宅、僮仆应该归谢弘微。但谢弘微什么都没要,还用自己的俸禄安葬了东乡君。

谢混的女婿殷睿喜欢赌博,听说谢弘微不收取谢家财产,就夺走了妻子的妹妹(谢混的小女儿)以及伯母(谢混的妻子东乡君)、两个姑母(谢混的姐妹)应得的财产,用来偿还赌债。谢家的女眷们都被谢弘微的谦让所感化,没有人与殷睿争夺。有人讥讽谢弘微说:“谢家几代积累的财产,全被殷睿用来偿还一天的赌债。没有比这更不合理的事了。你却看着不说话,这好比把财物扔进江海来标榜自己的清廉。就算能树立清廉的名声,却让家里人生活困窘,这也是我不认同的做法。”谢弘微说:“亲戚之间争夺财产,是最鄙俗的事。如今家里的女眷还能保持沉默,我怎么能引导她们去争夺呢!财产分多分少,只要不至于匮乏就好,我死后,这些财产又与我有什么关系呢!”

秃发保周从北凉逃奔北魏,北魏封他为张掖公。

北魏的李顺再次奉命出使北凉。北凉王沮渠蒙逊派遣中兵校郎杨定归对李顺说:“我年老多病,腰腿不便,无法下拜;等过三四天,我的病情稍有好转,就与你见面。”李顺说:“大王年老多病,朝廷早就知道;但你怎么能安心不出来拜见朝廷的使者呢!”第二天,沮渠蒙逊请李顺进入庭院,他却伸开两腿坐在椅子上,靠着小桌,没有起身迎客的样子。李顺神色严肃,大声说:“没想到你这个老头竟然无礼到这种地步!如今你不担心国家灭亡,还敢侮辱朝廷使者,你的魂魄已经死了,我何必再见你!”他握着符节就要出去。北凉王赶紧让杨定归追上李顺,拦住他说:“太常(李顺)既然向来宽恕年老多病的人,又听说朝廷有允许我不下拜的诏书,所以我才敢安心不起来下拜。”李顺说:“齐桓公九次会合诸侯,匡正天下,周天子赏赐他祭肉,命令他不用下拜,齐桓公尚且不敢违背臣子的礼仪,还是下拜后才接受赏赐。如今大王虽然功劳高,但还比不上齐桓公;朝廷虽然尊重你,却没有下达允许你不下拜的诏书;你却如此傲慢无礼,这难道是国家的福气吗!”沮渠蒙逊这才起身,下拜接受北魏的诏书。

李顺返回北魏后,北魏皇帝询问北凉的情况。李顺说:“沮渠蒙逊控制河西地区已超过三十年,他经历过艰难险阻,粗略懂得随机应变,招抚了边远地区的百姓,手下人都畏惧服从他;虽然他不能为子孙后代谋划长远,却还足以支撑到他去世。然而,礼仪是道德的载体,恭敬是立身的根本;沮渠蒙逊无礼又不恭敬,依我看,他活不了多久了。”北魏皇帝说:“他死后,北凉什么时候会灭亡?”李顺说:“沮渠蒙逊的几个儿子,我大致见过,都是平庸之辈。听说敦煌太守沮渠牧犍,性情还算稳重,将来继承沮渠蒙逊位置的,一定是他。但人们都说他比不上他的父亲。这大概是上天要帮助陛下啊。”北魏皇帝说:“我现在正忙于征讨东方的北燕,没有闲暇顾及西方。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等几年再征讨北凉,也不算晚。”

起初,罽宾国的僧人昙无谶,自称能驱使鬼神、治疗疾病,还拥有秘术。北凉王沮渠蒙逊非常敬重他,称他为“圣人”,沮渠蒙逊的女儿及儿媳们都去跟随昙无谶学习秘术。北魏皇帝听说后,派李顺去征召昙无谶。沮渠蒙逊留住昙无谶,不肯派遣,还杀了他。北魏皇帝因此对北凉发怒。沮渠蒙逊荒淫无道、猜忌残暴,手下人都深受其苦。

宋太祖文皇帝元嘉十年(癸酉年,公元433年)

春季正月初五,北魏皇帝派遣永昌王拓跋健率领各路军队救援辽西的慕容崇。

正月初九,南朝宋实行大赦。

正月十六日,北魏任命乐安王拓跋范为都督秦州、雍州等五州诸军事、卫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长安镇都大将。北魏皇帝因拓跋范年轻,又挑选有德行的老将平西将军崔徽、征北大将军雁门人张黎担任他的副手,共同镇守长安。崔徽是崔宏的弟弟。拓跋范廉洁谦恭、宽厚仁爱,崔徽注重顾全大局,张黎清廉简约、公正无私。他们执政时,法令简便,徭役轻微、赋税减少,关中地区于是安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