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跨度起于“着雍执徐”(戊辰年,428年)、止于“上章敦牂”(庚午年,430年),共三年。
宋太祖文皇帝(刘义隆)上册中元嘉五年(戊辰年,公元428年)
春季,正月辛未日,北魏京兆王拓跋黎去世。
荆州刺史、彭城王刘义康,生性聪慧敏锐,在荆州任职期间,政务治理得很好。左光禄大夫范泰对司徒王弘说:“天下大事责任重大,权力太重难以久居。你兄弟二人权势已达顶峰,应当深怀谦退之心。彭城王是皇帝的二弟,应该征召他回朝廷,共同参与朝政。”王弘采纳了范泰的建议。当时天下大旱,又爆发瘟疫,王弘上奏表引咎自责,请求退位,宋文帝没有同意。
西秦动态西秦商州刺史兼浇河太守姚浚反叛,投降河西(北凉),西秦王乞伏炽磐任命尚书焦嵩接替姚浚,率领三千骑兵讨伐姚浚。二月焦嵩被吐谷浑的元绪擒获。
北魏改年号为“神邸薄
北魏与夏国战事北魏平北将军尉眷在上邽进攻夏国主(赫连昌),夏国主退守平凉。奚斤进军安定,与丘堆、娥清的军队会合。奚斤的战马大多因瘟疫死亡,士兵缺乏粮草,于是深挖壕沟、高筑营垒坚守。他派遣丘堆到民间督促百姓缴纳粮草,丘堆的士兵横征暴掠,没有设置防备。夏国主趁机袭击丘堆,丘堆战败,只带几百名骑兵逃回安定城。夏国主乘胜追击,每天到安定城下劫掠,北魏军无法外出割草放牧,将领们都很担忧。监军侍御史安颉说:“我们接受诏令消灭夏贼,现在反而被贼军围困,退守这座孤城,就算不被贼军杀死,也会因违反军令被处死,进退都是死路一条。各位王公大臣却安然无事,难道不打算想办法吗?”奚斤说:“现在士兵没有战马,用步兵进攻骑兵,肯定没有取胜的道理,必须等朝廷派来的骑兵援军到达,再合力夹击夏军。”安颉说:“如今强敌在外游荡,我们士兵疲惫、粮草耗尽,不立刻决战,早晚都会陷入危局,怎么能指望援军呢!反正都是死,拼死一战,不也可以吗!”奚斤又以战马太少为借口拒绝。安颉说:“现在收集各位将领的战马,能凑出二百匹,我请求招募敢死士兵出击夏军,就算不能打败敌人,也能挫败他们的锐气。况且赫连昌性情急躁且没有谋略,勇猛却轻率,常常亲自出城挑战,士兵们都认识他。如果设下埋伏突袭他,一定能擒获赫连昌。”奚斤仍犹豫不决,安颉于是暗中与尉眷等人谋划,挑选骑兵埋伏等待。不久,夏国主果然来攻城,安颉出兵迎战。夏国主亲自到阵前搏杀,北魏士兵认出他的样貌,争相冲向他。恰逢天降大风,沙尘弥漫,白天变得昏暗,夏国主仓促逃走,安颉追击,夏国主的马绊倒,他从马上摔下来,被安颉擒获。
夏国大将军、兼司徒、平原王赫连定收集残余部众几万人,逃回平凉,随即即位为帝,宣布大赦天下,改年号为“胜光”。
三月辛巳日,赫连昌被押送到平城,北魏主(拓跋焘)把他安置在西宫,西宫内的器物用具都按照皇帝的规格配备,又把妹妹始平公主嫁给赫连昌;授予赫连昌“常忠将军”的虚职,赐爵为会稽公。任命安颉为建节将军,赐爵西平公;任命尉眷为宁北将军,晋升爵位为渔阳公。
北魏主常常让赫连昌在身边侍从,甚至和他单独骑马一起追逐鹿群,深入山谷。赫连昌一向有勇猛的名声,北魏将领们都认为这样做不妥。北魏主说:“天命自有定数,有什么可害怕的!”对待赫连昌仍像当初一样亲近。
奚斤自认为是元帅,而赫连昌却被下属擒获,深感羞耻。于是他留下粮草物资,只带三天的干粮,率军到平凉追击夏国主(赫连定)。娥清建议沿着水路前进,奚斤不同意,坚持从北路进军,拦截夏军的退路。军队抵达马髦岭时,夏军正准备逃走,恰逢北魏一名小将因犯罪逃奔夏军,把北魏军粮草少、没有水源的情况告诉了赫连定。赫连定于是分兵拦截奚斤,前后夹击北魏军,北魏军大败,奚斤、娥清、刘拔都被夏军擒获,士兵死亡六七千人。
丘堆在安定守卫粮草物资,听说奚斤战败,放弃物资逃往长安,又和高凉王拓跋礼一起逃往薄阪,夏军重新夺取长安。北魏主大怒,命令安颉斩杀丘堆,接替他统领军队,镇守薄阪抵御夏军。
夏季,四月夏国主(赫连定)派遣使者向北魏请求和解,北魏主下诏劝他投降。
壬子日,北魏主向西巡视。戊午日,在黄河西岸打猎,宣布大赦天下。
五月西秦文昭王乞伏炽磐去世,太子乞伏暮末即位,宣布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永弘”。
平陆县令、河南人成粲再次劝说王弘退位,王弘听从了他的建议,多次上奏表请求退位。宋文帝不得已,六月,庚戌日,任命王弘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保留荣誉职位,解除实权)。
甲寅日,北魏主前往长川。
西秦将文昭王乞伏炽磐葬在武平陵,庙号为太祖。西秦王乞伏暮末任命右丞相元基为侍中、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任命镇军大将军、河州牧谦屯为骠骑大将军,征召安北将军、凉州刺史段晖为铺国大将军、御史大夫,任命叔父、右禁将军乞伏千年为镇北将军、凉州牧,镇守湟河,任命征北将军木弈干为尚书令、车骑大将军,任命征南将军吉毘为尚书仆射、卫大将军。
河西(北凉)与西秦战事河西王沮渠蒙逊趁西秦有国丧,讨伐西秦的西平郡。西平太守麹承对他说:“殿下如果先攻取乐都,西平就必然会归殿下所有。如果西平望风投降,这也是贤明君主所厌恶的(指不战而得的城池,人心未必归附)。”沮渠蒙逊于是放弃西平,转而进攻乐都。西秦相国元基率领三千骑兵救援乐都,刚进入城中,河西军就抵达了,攻克乐都外城;河西军断绝城内的水道,城中士兵百姓饥渴难耐,死亡超过一半。东羌部落的乞提跟随元基救援乐都,却暗中与河西军勾结,从城上放下绳索,引导河西军入城,一百多名河西士兵登上城墙,击鼓呐喊着焚烧城门;元基率领身边侍从奋力反击,河西军才撤退。
起初,文昭王乞伏炽磐病重时,对乞伏暮末说:“我死后,你能保住国土就很好了。沮渠成都深受沮渠蒙逊的亲近信任,你应该把他送回去。”到这时,乞伏暮末派遣使者到沮渠蒙逊那里,答应送回沮渠成都,请求和解。沮渠蒙逊率军返回,派遣使者到西秦吊唁乞伏炽磐。乞伏暮末用丰厚的礼物护送沮渠成都,派遣将军王伐护送他返回河西。沮渠蒙逊仍有疑虑,派遣恢武将军沮渠奇珍在扪天岭设下埋伏,擒获王伐和他率领的三百名骑兵,带回河西。不久,沮渠蒙逊又派遣尚书郎王杼送王伐返回西秦,同时送给乞伏暮末一千匹马和锦缎、毛毡、银器、丝绸等礼物。秋季,七月,乞伏暮末派遣记室郎中马艾出使河西,回访沮渠蒙逊。
北魏主返回平城皇宫。八月,又前往广宁观赏温泉。
柔然纥升盖可汗(大檀)派遣儿子率领一万多骑兵侵犯北魏边境。北魏主从广宁返回,率军追击,没有追上。九月,返回皇宫。
冬季,十月甲辰日,北魏主向北巡视。壬子日,在牛川打猎。
西秦动态西秦凉州牧乞伏千年,嗜酒如命、残暴肆虐,不处理政务,西秦王乞伏暮末派遣使者责备他,乞伏千年恐惧,逃奔河西(北凉)。乞伏暮末任命叔父、光禄大夫乞伏沃陵为凉州牧,镇守湟河。
宋朝徐州刺史王仲德派遣两千步兵、骑兵讨伐北魏的济阳郡、陈留郡。
北魏主返回皇宫。
北魏定州的丁零人鲜于台阳等两千多户反叛,逃入西山,州郡官府无法讨伐。闰十月,北魏主派遣镇南将军叔孙建讨伐他们。
十一月,乙未日(初一),发生日食。
北魏主前往西河狩猎。十二月,甲申日,返回皇宫。
河西与西秦战事河西王沮渠蒙逊再次讨伐西秦,抵达磐夷,西秦相国元基等率领一万五千骑兵抵抗。沮渠蒙逊转而进攻西平,西秦征虏将军出连辅政等率领两千骑兵救援西平。
宋朝文人动态秘书监谢灵运,自认为名望、辈分和才能都足以参与朝廷政务。但宋文帝只和他谈论文章义理,每次设宴也只是让他陪坐谈论、赏玩诗文而已。王昙首、王华、殷景仁的名望和地位一向在谢灵运之下,却都被文帝信任重用,谢灵运心中十分不满,常常称病不上朝值班;有时还出城游玩,一次能走两百多里,十几天不回来,既不上奏说明情况,也不请假。宋文帝不想伤害大臣的感情,委婉地暗示他主动辞职。谢灵运于是上奏表称病,文帝批准他休假,让他返回会稽。但谢灵运回到会稽后,仍像以前一样游乐饮酒,被司法部门弹劾,因罪被免除官职。
这一年,师子国(今斯里兰卡)国王刹利摩诃和天竺迦毘黎国国王月爱,都派遣使者上奏表向宋朝进贡,表文中的言辞都符合佛教的说法。
北魏镇远将军、平舒侯燕凤去世。
宋太祖文皇帝(刘义隆)上册中元嘉六年(己巳年,公元429年)
春季,正月王弘上奏表请求解除扬州刺史、录尚书事的职务,把这些职位交给彭城王刘义康,宋文帝下优抚诏书,没有同意。癸丑日,任命刘义康为侍中、都督扬、南徐、兖三州诸军事、司徒、录尚书事、领南徐州刺史。王弘和刘义康的两个府署都设置属官、统领军队,共同辅佐朝政。王弘既多病,又想把大权托付给刘义康,凡事都推让给刘义康,因此刘义康独自总揽朝廷内外的政务。
文帝又任命抚军将军江夏王刘义恭为都督荆、湘等八州诸军事、荆州刺史,任命侍中刘湛为南蛮校尉,代理荆州府和州的事务。文帝给刘义恭写信,告诫他说:“天下局势艰难,家国大事责任重大,虽然说是守成,实际上也不容易。国家的兴衰安危,都在我们这些人身上,怎能不感念先帝开创的基业,深恐承担不起重任!你性情急躁,凡是你执着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凡是你不放在心上的事,又会因他人的意见轻易改变。这是最有害的缺点,应当努力克制。卫瓘对待士大夫讲究礼仪,对待平民百姓有恩惠;西门豹、董安于(两人均为古代贤臣)通过矫正自身性情成就美名;关羽、张飞则因性情偏执导致祸患。你立身行事,要深刻借鉴这些例子!如果将来情况有变,太子年幼,司徒(刘义康)要承担周公那样的重任,你必须尽到恭敬顺从的本分。那时天下的安危,就取决于你们两个人了。
“你每月自己的用度不能超过三十万钱,如果能节省,就更好了。荆州的官府房舍,我大致了解,估计不需要改建,不要每天都追求新奇变化。审理案件大多要当场裁决,难以预先考虑周全,这确实是难事。到审理案件的日子,要虚心听取各方意见,千万不要把个人喜怒强加于人。能选择好的意见采纳,美名自然会归于你;不要专断独行,来夸耀自己的决断能力!官爵和器物要特别谨慎珍惜,不能随便授予他人。对亲近的人授予爵位赏赐,更要斟酌分寸。我对身边的人虽然显得不够宽厚,但听外面的议论,并没有人认为不对。凭借地位尊贵轻视他人,他人不会服气;凭借权势压制他人,他人不会甘心;这是很容易明白的道理。
“音乐、游乐,不应过度;赌博、饮酒、打猎,这些事一概不要做。日常用度和供养自身的物资,都要有节制,奇异的服饰、特殊的器物,不应提倡。此外,你还应经常召见府中的属官。见面次数少,彼此就不亲近;不亲近,就无法了解他们的想法;不了解想法,又怎么能知道各种事务的情况呢!”
夏国动态夏国酒泉公赫连俊从平凉逃奔北魏。
丁零人鲜于台阳等人向北魏请求投降,北魏主赦免了他们。
西秦与河西战事西秦出连辅政等人还没抵达西平,河西王沮渠蒙逊就攻克了西平,擒获西平太守麹承。
二月西秦王乞伏暮末立妃子梁氏为王后,立儿子乞伏万载为太子。
三月丁巳日,宋文帝立皇子刘劭为太子。戊午日,宣布大赦天下。
辛酉日,文帝任命左卫将军殷景仁为中领军。文帝因章太后(生母胡婕妤,追尊为太后)去世早,侍奉太后的生母苏氏十分恭敬。苏氏去世后,文帝亲自前往哭丧,想追加苏氏封爵,让大臣们商议此事。殷景仁认为古代没有这样的制度,文帝于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起初,西秦尚书、陇西人辛进跟随文昭王乞伏炽磐游览陵霄观时,用弹弓射飞鸟,不小心射中了当时还是太子的乞伏暮末的母亲,弄伤了她的脸。等到乞伏暮末即位后,问母亲脸伤的原因,母亲把当时的情况告诉了他。乞伏暮末大怒,杀死辛进,还株连他的五族共二十七人。
夏季,四月,癸亥日文帝任命尚书左仆射王敬弘为尚书令,临川王刘义庆为左仆射,吏部尚书、济阳人江夷为右仆射。
起初,北魏太祖(拓跋珪)命令尚书郎邓渊撰写《国记》十多卷,没完成就停止了。世祖(拓跋焘)又命令崔浩和中书侍郎邓颖等人继续完成,写成《国书》三十卷。邓颖是邓渊的儿子。
北魏伐柔然决策北魏主打算进攻柔然,在南郊训练军队,先祭祀上天,然后部署军队阵列。朝廷内外的大臣都不愿意出兵,保太后坚决阻止,只有崔浩劝说北魏主出兵。
尚书令刘絜等人共同推举太史令张渊、徐辩,让他们劝说北魏主:“今年是己巳年,属于‘三阴’之年(古代天文术语,认为该年份阴气过盛,不宜用兵),岁星(木星)侵犯月亮,太白星(金星)出现在西方,不能发动军队,北伐一定会失败。即使攻克柔然,也对陛下不利。”大臣们趁机一起附和说:“张渊等人年轻时曾劝谏苻坚不要南伐,苻坚不听,结果失败了,他们的预言没有不灵验的,不能违背啊。”北魏主犹豫不决,下诏让崔浩和张渊等人在自己面前辩论。
崔浩质问张渊、徐辩说:“阳气代表德行,阴气代表刑罚,所以发生日食时要修养德行,发生月食时要整肃刑罚。君主使用刑罚,小的刑罚在市集处决罪犯,大的刑罚则在原野上讨伐叛乱。如今出兵讨伐有罪的柔然,正是整肃刑罚的行为。我私下观察天文,近年来,月亮运行时遮蔽昴星(古代认为昴星代表胡族),至今仍是这样。占卜的结果是,三年内天子会大败‘旄头之国’(指北方游牧民族,因他们常以旄头为旗帜)。柔然、高车,都是旄头部落。希望陛下不要怀疑。”张渊、徐辩又说:“柔然是荒野之外没有用处的部落,占领他们的土地不能耕种收获,征服他们的百姓不能使他们臣服驱使,他们行动迅速、变化无常,难以控制;有什么迫切的理由,要劳师动众讨伐他们呢?”崔浩说:“张渊、徐辩谈论天道,还是他们的职责范围,但说到人事和形势,就不是他们能懂的了。你们的说法不过是汉朝的老生常谈,用在今天,完全不符合实际情况。为什么呢?柔然原本是我们国家北边的臣属,后来背叛逃走。现在诛杀他们的元凶,收服他们的良民,让他们恢复原来的劳役,并非没有用处。世人都认为张渊、徐辩精通术数,能判断成败,我请求试问他们:在统万城没有灭亡之前,夏国有没有失败的征兆?如果他们不知道,就是没有真本事;如果知道却不说明,就是对陛下不忠。”当时赫连昌也在座,张渊等人因自己之前确实没说过夏国将亡的话,惭愧得无法回答。北魏主非常高兴。
辩论结束后,大臣中有人责怪崔浩说:“现在南方的宋寇正等着趁我国空虚出兵,我们却放下南方去北伐柔然;如果柔然逃得远,前方毫无收获,后方又有强敌,该怎么应对?”崔浩说:“不对。现在不先打败柔然,就无法应对南方的宋寇。南方人自从听说我国攻克统万城后,内心本就恐惧,所以才虚张声势、集结军队来守卫淮河以北。等我们打败柔然,往返这段时间,宋寇肯定不敢动。而且宋军用步兵,我们用骑兵;他们能北来,我们也能南去;对他们来说,北上非常困难,对我们来说却不算劳累。何况南北风俗不同,水路陆路条件也不一样,就算我们把黄河以南让给他们,他们也守不住。为什么这么说?凭刘裕的雄才大略,吞并关中后,留下亲生儿子,派良将辅佐,还有几万精兵,尚且守不住关中,最终全军覆没,哀哭之声至今没停。何况现在刘义隆君臣远不如刘裕时期!我们皇上英明勇武,兵马精锐,他们要是真敢来,就像用小牛犊和虎狼搏斗,有什么可怕的!柔然仗着自己地处偏远,认为我国无力制服他们,长期放松警惕,所以夏天就分散部众放牧,秋天牲畜肥壮才聚集,避开寒冷、追逐温暖,南下劫掠。现在我们趁他们没有防备突袭,他们一定会望风而逃。公马会保护母马,母马会眷恋小马,奔跑时难以控制,又得不到水草,过不了几天,必然会聚集在一起,陷入困境,我们就能一举消灭他们。这是一劳永逸的事,时机不能错过,问题在于皇上有没有这个决心。现在皇上已经决定了,怎么能阻止呢!”寇谦之问崔浩:“柔然真的能打败吗?”崔浩说:“一定能。只担心将领们眼光短浅,前后顾虑,不能乘胜深入,导致不能彻底消灭他们罢了。”
在此之前,宋文帝趁北魏使者返回,告诉北魏主:“你赶紧归还我国黄河以南的土地!不然,我就要出动全部将士和你决战。”北魏主正商议讨伐柔然,听到这话大笑,对大臣们说:“刘宋这些龟鳖一样的小子,自己都顾不过来,能有什么作为!就算他们真敢来,如果我们不先消灭柔然,就是坐等敌人来攻,腹背受敌,这不是好计策。我决定出兵了。”
庚寅日,北魏主从平城出发,派北平王长孙嵩、广陵公楼伏连留守平城。北魏主从东路前往黑山,派平阳王长孙翰从西路前往大娥山,约定在柔然王庭会师。
五月壬辰日(初一),发生日食。
王敬弘坚决推辞尚书令一职,上奏表请求返回东方故里。癸巳日,朝廷改任王敬弘为侍中、特进、左光禄大夫,允许他返回东方。
丁未日,北魏主抵达漠南,留下粮草物资,率领轻骑兵、每人配备两匹马(轮换骑行)突袭柔然,抵达栗水。柔然纥升盖可汗(大檀)事先没有防备,百姓和牲畜遍布原野,听到消息后惊慌逃散,无法收拢。纥升盖可汗烧毁帐篷,向西逃走,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他的弟弟匹黎先负责统领东部部众,听说北魏军来犯,率领部众想投奔兄长,途中遇到长孙翰的军队,长孙翰截击他们,大败匹黎先,杀死柔然贵族几百人。
夏国主(赫连定)想重新夺取统万城,率军东进至侯尼城,因畏惧北魏军,没敢继续前进,又撤了回去。
河西王(北凉)沮渠蒙逊讨伐西秦,西秦王乞伏暮末留下相国元基镇守枹罕,自己迁都到定连。
西秦南安太守翟承伯等人占据罕幵谷响应河西军,乞伏暮末击败他们,进军到治城。
西秦西安太守莫者幼眷占据汧川反叛,乞伏暮末讨伐他,被莫者幼眷打败,返回定连。
沮渠蒙逊抵达枹罕,派世子沮渠兴国进攻定连。六月,乞伏暮末在治城迎击沮渠兴国,将他擒获,又追击沮渠蒙逊到谭郊。
吐谷浑王慕容慕璝派弟弟慕容没利延率领五千骑兵,会同沮渠蒙逊讨伐西秦,乞伏暮末派辅国大将军段晖等人截击,大败吐谷浑和河西的联军。
柔然纥升盖可汗逃走后,部落四散,逃到山谷中躲藏,各种牲畜散布原野,没人看管。北魏主沿着栗水向西行进,抵达菟园水,分兵搜索讨伐,范围东西五千里、南北三千里,俘获和斩杀了大量柔然人。高车各部落趁北魏军的威势,劫掠柔然。柔然部落先后有三十多万户投降北魏,北魏缴获一百多万匹战马,牲畜、车辆、帐篷遍布山野沼泽,数量大概有几百万。
北魏主沿着弱水向西行进,抵达涿邪山,将领们担心深入敌后有埋伏,劝北魏主停止前进,寇谦之把崔浩的话告诉北魏主,北魏主没有听从。秋季,七月,北魏主率军东返;抵达黑山时,把缴获的物资按等级赏赐给将士。不久,北魏主从投降的柔然人口中得知:“可汗之前就有病,听说北魏军来了,不知所措,于是烧毁帐篷,用车载着自己,率领几百人进入南山。百姓和牲畜聚集在一起,方圆六十里却没人统领,当时距离北魏追兵只有一百八十里,追兵没追来,他们才慢慢向西逃走,只有这部分人得以幸免。”后来又从凉州经商的胡人那里听说:“如果当时再前进两天,就能把柔然全部消灭了。”北魏主对此深感后悔。纥升盖可汗因愤懑抑郁去世,儿子吴提即位,号称敕连可汗。
武都孝昭王杨玄病重,想把国家传给弟弟杨难当。杨难当坚决推辞,请求立杨玄的儿子杨保宗,自己辅佐他;杨玄答应了。杨玄去世后,杨保宗即位。杨难当的妻子姚氏劝杨难当自立为王,杨难当于是废黜杨保宗,自称都督雍、凉、秦三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秦州刺史、武都王。
河西王沮渠蒙逊派使者送三十万斛粮食到西秦,赎回世子沮渠兴国,西秦王乞伏暮末不同意。沮渠蒙逊于是立兴国的同母弟弟沮渠菩提为世子。乞伏暮末任命沮渠兴国为散骑常侍,把自己的妹妹平昌公主嫁给了他。
八月,北魏主抵达漠南,听说高车东部部落驻扎在巳尼陂,人口和牲畜很多,距离北魏军一千多里,派左仆射安原等人率领一万骑兵进攻。高车各部落有几十万户前来投降,北魏缴获一百多万头马牛羊。
冬季,十月,北魏主返回平城。把投降归附的柔然、高车百姓迁到漠南,东到濡源,西到五原阴山,在这三千里的区域内,让他们耕种放牧,向他们征收赋税;命令长孙翰、刘絜、安原和侍中代人古弼共同镇守安抚他们。从此,北魏民间的马牛羊和毛毡、皮革价格大幅下降。
北魏主加授崔浩为侍中、特进、抚军大将军,奖赏他谋划伐柔然的功劳。崔浩擅长观测天文,常把铜条放在醋里(利用铜的特性辅助观测),夜里观测到异常天象,就用铜条在纸上写字记录。北魏主经常去崔浩家,询问天象灾异,有时来得仓促,崔浩来不及系好腰带;崔浩献上简单的饭菜,来不及做得精美,北魏主也一定会拿起筷子吃,有时甚至站着尝一口就回去。北魏主曾带崔浩出入自己的卧室,从容地对他说:“你才智渊博,侍奉过我的祖父和父亲,三代都尽忠,所以我才让你留在身边。你要尽力忠言劝谏,不要隐瞒。我虽然有时会发怒,不听你的话,但最终都会认真思考你的意见。”北魏主曾指着崔浩,对刚投降的高车部落首领说:“你们看这个人,身材瘦弱、看起来懦弱,连弓矛都握不住,但他胸中的谋略,却比兵器还厉害。我虽然有征伐的志向,却不能自己决断,前后取得的功劳,都是这个人教导的结果。”又对尚书省下令:“凡是军政大事,你们不能决断的,都要咨询崔浩,然后再执行。”
西秦王乞伏暮末的弟弟乞伏轲殊罗和文昭王(乞伏炽磐)的左夫人秃发氏私通,乞伏暮末知道后禁止他们。轲殊罗恐惧,和叔父乞伏什寅谋划杀死乞伏暮末,拥戴沮渠兴国逃奔河西。他们让秃发氏偷取城门钥匙,结果拿错了钥匙,守门人把这事报告了乞伏暮末。乞伏暮末逮捕了他们的同党,全部处死,赦免了轲殊罗。又抓住乞伏什寅,用鞭子抽打他,乞伏什寅说:“我欠你的是一条命,不欠你的鞭子!”乞伏暮末大怒,剖开他的肚子,把尸体扔进河里。
夏国主(赫连定)年少时凶暴无赖,不被世祖(赫连勃勃)看重。这个月,他在阴盘打猎,登上苛蓝山,眺望统万城哭泣说:“先帝如果让我继承大业,怎么会有今天的局面!”
十一月己丑日(初一),发生日食,太阳没有完全被遮住,像钩子一样,星星在白天出现,直到傍晚才消失,黄河以北地区天色昏暗。
北魏主向西巡视,抵达柞山。
十二月,河西王沮渠蒙逊、吐谷浑王慕容慕璝都派遣使者到宋朝进贡。
这一年,北魏内都大官中山文懿公李先、青冀二州刺史安同都去世了。李先享年九十五岁。
西秦发生地震,野草都根部朝上翻倒。
宋太祖文皇帝(刘义隆)上册中元嘉七年(庚午年,公元430年)
春季,正月癸巳日,宋文帝任命吐谷浑王慕容慕璝为征西将军、沙州刺史、陇西公。
庚子日,北魏主返回平城皇宫。壬寅日,宣布大赦天下。癸卯日,北魏主又前往广宁,观赏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