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 第121章 【宋纪三】

第121章 【宋纪三】(2 / 2)

二月辛酉日,北魏平阳威王长孙翰去世。

戊辰日,北魏主返回平城皇宫。

宋文帝自从即位以来,就有收复黄河以南失地的志向。三月戊子日,文帝下诏挑选五万精锐士兵,交给右将军到彦之,让他统领安北将军王仲德、兖州刺史竺灵秀的水军进入黄河;又派骁骑将军段宏率领八千精锐骑兵直扑虎牢,豫州刺史刘德武率领一万士兵随后进军,后将军长沙王刘义欣率领三万士兵,负责监督各路讨伐军队。刘义欣是刘道怜的儿子。

文帝先派殿中将军田奇出使北魏,告诉北魏主:“黄河以南原本是宋国的土地,中途被你们侵占,现在我们要恢复旧有疆域,和黄河以北无关。”北魏主大怒说:“我头发还没干,就听说黄河以南是我国的土地。这怎么能还给你们!你们要是真敢进军,我暂且收兵避让,等冬天天冷、土地干燥、黄河结冰坚固,我再亲自去夺取。”

甲午日,文帝任命前南广平太守尹冲为司州刺史。长沙王刘义欣出兵镇守彭城,为各路军队声援。又派游击将军胡籓驻守广陵,代理州府事务。

壬寅日,北魏封赫连昌为秦王。

北魏有一千多户刚迁徙来的敕勒人,苦于当地将领官吏的掠夺欺压,发出怨言,约定等草木生长、牛马肥壮时,逃回漠北。尚书令刘絜、左仆射安原上奏请求,趁黄河结冰还没融化,把他们迁到黄河以西。等到春天冰化,让他们无法北逃。北魏主说:“这些人习惯了自由散漫,长期不受约束,就像圈里的鹿,逼得急了就会冲撞逃跑,放缓态度自然会安定。我自有安排,不用麻烦迁徙。”刘絜等人坚持请求,北魏主才同意把三万多户敕勒人迁到黄河以西,西到白盐池。敕勒人都很惊慌,说:“把我们圈在黄河以西,是想杀我们啊!”谋划向西逃奔凉州。刘絜驻守在五原黄河以北,安原驻守在悦拔城,防备他们逃跑。癸卯日,几千名敕勒骑兵反叛,向北逃走,刘絜率军追击;逃走的敕勒人没有粮食,互相叠压着死去。

北魏南部边境的将领上奏说:“宋国人戒备森严,将要入侵我国。请派三万兵力,在他们出兵前先发制人,截击他们,足以挫败他们的锐气,让他们不敢深入。”还请求把留在边境的黄河以南流民全部杀死,断绝宋军的向导。北魏主让大臣们商议,大臣们都认为应该这样做。崔浩说:“不行。南方地势低洼潮湿,进入夏季后,雨水增多,草木茂密,气候闷热,容易滋生瘟疫,不能出兵。而且他们已经做好防备,城池防守一定坚固;我们留下军队长期攻城,粮草运输会跟不上;分兵四处劫掠,兵力又会单薄,无法应对敌人。现在进攻他们,看不到好处。如果他们真敢北来,应该等他们劳累疲惫,到了秋凉马肥的时候,利用敌人的粮草,慢慢进军攻击,这才是万全之计。朝廷大臣和西北边境的将领,跟随陛下征伐,向西平定赫连,向北打败柔然,缴获了很多美女、珍宝,牛马成群。南部边境的将领听说后很羡慕,也想南下劫掠获取财物,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私利,给国家惹事,不能听从他们的建议。”北魏主于是停止了行动。

将领们又上奏:“宋寇已经来了,我们管辖的兵力太少,请挑选幽州以南的精锐兵力,帮助我们防守,同时在漳水造船,严密防备宋军。”大臣们都认为应该同意他们的请求,还建议任命司马楚之、鲁轨、延之等人为将帅,让他们招诱南方人。崔浩说:“这不是长久之计。司马楚之等人都是宋国人畏惧的人,现在他们听说我国出动幽州以南的全部精锐,大规模造船,还派轻骑兵配合,会认为我国想扶持司马氏复位,消灭刘氏,一定会举国震惊,害怕灭亡,就会出动全部精锐,齐心协力拼死抵抗,这样我们南部边境的将领就无法抵御了。现在大臣们想用武力吓退敌人,反而会加速他们的进攻。虚张声势却招来实际的灾祸,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所以司马楚之这类人,我们任用他们,宋军就会来;我们不用他们,宋军就会停止,形势就是这样。而且司马楚之等人都是追求小利的平庸之辈,只能招集一些轻薄无赖之徒,不能成就大功,只会让国家陷入连年战乱罢了。过去鲁轨劝说姚兴夺取荆州,结果一去就战败溃散,鲁轨被蛮人掳走卖掉当奴隶,最终还连累姚泓灭亡,这是已经发生过的例子。”北魏主不认为崔浩说得对。崔浩又陈述天象,认为南方出兵一定不利,说:“今年有害的气运在扬州(宋的核心地区),这是第一点;庚午年属于‘自刑’(地支相克),先出兵的人会受伤害,这是第二点;日食时白天昏暗,星宿正处在斗宿、牛宿(对应南方),这是第三点;火星潜伏在翼宿、轸宿(对应荆州、扬州),预示着动乱和丧事,这是第四点;太白星(金星)还没出现,出兵的人会失败,这是第五点。振兴国家的君主,先治理好人事,再利用地利,最后观察天时,所以每次行动都能成功。现在刘义隆的国家刚建立不久,人事还没协调;灾异屡次出现,天时不配合;船只航行却遇到水浅,地利没有充分利用。这三点没有一点符合,刘义隆却要出兵,必定失败无疑。”北魏主无法违背大臣们的意见,于是下诏让冀州、定州、相州建造三千艘船,挑选幽州以南的守军集结在黄河边防备宋军。

西秦乞伏什寅同母弟弟、前将军乞伏白养和镇卫将军乞伏去列,因乞伏什寅的死心怀怨恨,口出怨言,西秦王乞伏暮末把他们都杀了。

夏季,四月甲子日

北魏主(拓跋焘)前往云中。敕勒族一万多户再次反叛逃走,北魏主派尚书封铁追击讨伐,消灭了这部分敕勒人。

六月己卯日

宋文帝任命氐王杨难当为冠军将军、秦州刺史、武都王。

北魏主派平南大将军、丹阳王拓跋大毘驻守黄河岸边,任命司马楚之为安南大将军、荆州刺史,封琅邪王,驻守颍川,防备宋国进攻。

吐谷浑王慕容慕璝率领一万八千部众袭击西秦的定连城,西秦辅国大将军段晖等人击退了他。

到彦之率领宋军从淮河进入泗水,因水位过低,每天仅能前进十里,从四月到秋季七月,才抵达须昌。随后率军逆流黄河向西进军。

北魏主因黄河以南四个重镇(碻磝、滑台、洛阳、虎牢)兵力薄弱,命令各军全部收拢部众北渡黄河。

戊子日,北魏碻磝的守军弃城撤离。

戊戌日,滑台的守军也撤离。

庚子日,北魏主任命大鸿胪、阳平公杜超为都督冀、定、相三州诸军事、太宰,晋升爵位为阳平王,镇守邺城,担任各路军队的总指挥。杜超是北魏密太后的兄长。

庚戌日,北魏洛阳、虎牢的守军也全部弃城撤离。

到彦之留下朱修之防守滑台,尹冲防守虎牢,建武将军杜骥防守金墉城。杜骥是杜预的玄孙。宋军各部进军驻守灵昌津,沿黄河南岸列阵防守,西至潼关。此时司州、兖州已收复,宋军将领都很高兴,唯独王仲德面带忧虑,说:“各位将领不了解北方的虚实,一定会中北魏的计策。胡虏虽然不讲仁义,却足够凶狠狡诈,现在他们收兵北撤,必然会集中兵力休整。等黄河结冰后,他们一定会再次南下,怎能不担心呢!”

七月至八月

甲寅日,林邑王范阳迈派遣使者到宋朝进贡,自我陈述与交州关系不和,请求宽恕。

八月,北魏主派遣冠军将军安颉统领各路军队,进攻到彦之。

丙寅日,到彦之派副将、吴兴人姚耸夫渡过黄河进攻冶坂,与安颉交战;姚耸夫兵败,士兵死亡众多。

戊寅日,北魏主派遣征西大将军长孙道生会合丹阳王拓跋大毘,驻守黄河岸边抵御到彦之。

九月北燕内乱

北燕太祖(冯跋)病重,在内殿召见中书监申秀、侍中阳哲,托付后事。九月,冯跋病情加重,乘辇车到前殿,命令太子冯翼代理国事,统领军队处理政务,以防意外。

北燕宋夫人想立自己的儿子冯受居为太子,厌恶冯翼掌权,对冯翼说:“皇上的病即将痊愈,你怎能急于代替父亲治理天下呢!”冯翼性情仁厚懦弱,于是返回东宫,每天三次去探望父亲病情。宋夫人假传圣旨,隔绝宫廷内外联系,只派宦官传递消息,冯翼、北燕各皇子及大臣都无法见到冯跋,只有中给事胡福能出入宫廷,专门掌管宫廷警卫。

胡福担心宋夫人的阴谋得逞,于是把情况告诉司徒、录尚书事、中山公冯弘。冯弘与几十名壮士披甲进入宫廷,宫中守卫都不战而散。宋夫人命令关闭东阁,冯弘的家奴库斗头矫健有力,翻越东阁进入,冲到皇堂,射杀一名宫女。冯跋受惊恐惧而死。

冯弘随即即位为天王,派人巡视全城宣告:“上天降下灾祸,先帝去世,太子不侍奉病危的父亲,大臣不奔丧,怀疑有谋反阴谋,国家将陷入危险。我作为先帝的弟弟,暂时继位以安定国家,百官凡是上门朝见的,都晋升两级爵位。”

太子冯翼率领东宫军队出战,战败,士兵溃散,冯弘派人赐死冯翼。北燕太祖冯跋有一百多个儿子,冯弘把他们全部杀死。追谥冯跋为“民皇帝”,葬于长谷陵。

九月夏、魏、宋三方互动

己丑日,夏国主(赫连定)派弟弟赫连谓以代讨伐北魏鄜城,北魏平西将军、始平公拓跋隗归等人迎战,杀死夏军一万多人,赫连谓以代逃走。

夏国主亲自率领几万人,在鄜城东面截击拓跋隗归,留下弟弟上谷公赫连社干、广阳公赫连度洛孤防守平凉,同时派遣使者到宋朝求和,约定联合出兵消灭北魏,遥远分割黄河以北地区:恒山以东归宋朝,恒山以西归夏国。

北魏主听说后,整顿军队准备讨伐夏国,大臣们都说:“刘义隆的军队还在黄河流域,我们放弃南方向西进攻,前方的夏国未必能攻克,而刘义隆趁机渡过黄河,我们就会失去太行山以东的土地。”北魏主向崔浩询问,崔浩回答:“刘义隆与赫连定远程互相招引,用虚张声势呼应,共同对抗我国,但刘义隆希望赫连定先进军,赫连定却等待刘义隆先行动,两人都不敢先出兵;就像绑在一起的鸡,不能一起飞,不会造成危害。我起初以为刘义隆会把军队驻扎在黄河中流,分两路北上,东路进攻冀州,西路冲击邺城,这样陛下就需要亲自讨伐,无法从容行动。但现在情况不同,宋军东西列阵长达二千里,每处兵力不过几千人,兵力分散、势力薄弱。由此可见,宋军的实情已经显露,他们不过是想凭借黄河防守,没有北渡的意图。赫连定的残余势力容易摧毁,攻打他必然能取胜。消灭赫连定后,我们东出潼关,席卷前进,威势将震慑南方最远的地区,长江、淮河以北将无人能抵抗。陛下的英明决策,不是平庸之辈能理解的,希望陛下不要犹豫。”

甲辰日,北魏主前往统万城,随即袭击平凉,任命卫兵将军王斤镇守蒲坂。王斤是王建的儿子。

西秦从正月到九月一直没下雨,百姓逃亡反叛的人很多。

十月宋朝部署与兵败

冬季十月,宋文帝任命竟陵王刘义宣为南徐州刺史,单独驻守石头城。

戊午日,宋朝设立钱署,铸造四铢钱。

到彦之、王仲德沿黄河设置防守后,返回东平据守。

乙亥日,北魏安颉从委粟津渡过黄河,进攻金墉城。金墉城年久失修,又没有粮食,杜骥想弃城逃走,又担心获罪。

当初,宋高祖(刘裕)消灭西秦时,曾把西秦的钟架迁到江南,其中一口大钟沉入洛水,宋文帝派姚耸夫率领一千五百人去打捞。杜骥欺骗姚耸夫说:“金墉城已经修好,粮食也充足,只缺人手。现在胡虏骑兵南下,我们应当合力抵御,立下大功后,再打捞大钟也不晚。”姚耸夫听从了他。

姚耸夫抵达金墉城后,见城池无法防守,于是率军撤离,向南逃走。丙子日,安颉攻克洛阳,杀死宋军将士五千多人。

杜骥返回朝廷,对宋文帝说:“我本想拼死坚守,但姚耸夫一到城下就逃走,士兵士气沮丧崩溃,无法再控制。”宋文帝大怒,在寿阳处死姚耸夫。姚耸夫勇猛健壮,其他副将都比不上他。

北魏黄河以北的各路军队在七女津会师。到彦之担心北魏军南下,派副将王蟠龙逆流而上夺取北魏军的船只,杜超等人进攻斩杀了王蟠龙。

安颉与龙骧将军陆俟进攻虎牢,辛巳日,攻克虎牢;尹冲和荥阳太守、清河人崔模投降北魏。

西秦王乞伏暮末因受河西(北凉)逼迫,派大臣王恺、乌讷阗到北魏请求归附,北魏人答应把平凉、安定封给乞伏暮末。乞伏暮末于是焚烧城池,毁坏珍宝器物,率领一万五千户百姓,向东前往上邽。抵达高田谷时,给事黄门侍郎郭恒谋划劫持沮渠兴国反叛;事情败露,乞伏暮末杀死郭恒。夏国主听说乞伏暮末将至,出兵阻击。乞伏暮末留守南安,西秦原来的领土全部归入吐谷浑。

十一月魏灭夏主力,宋北伐溃败

十一月乙酉日,北魏主抵达平凉,夏国上谷公赫连社干等人环城固守。北魏主派赫连昌招降他们,没有成功,于是派安西将军古弼等人率军赶赴安定。

夏国主从鄜城返回安定,率领两万步兵、骑兵北上救援平凉,与古弼相遇,古弼假装撤退引诱夏军;夏国主追击,北魏主派高车部落军队快速进攻,夏军大败,被斩杀几千人。夏国主逃走,登上鹑觚原,摆成方形军阵自保,北魏军包围了他。

壬辰日,宋文帝加授征南大将军檀道济为都督征讨诸军事,率领部众讨伐北魏。

甲午日,北魏寿光侯叔孙建、汝阴公长孙道生渡过黄河南下。

到彦之听说洛阳、虎牢失守,各路军队接连溃败,想领兵撤退。殿中将军垣护之写信劝谏,认为应当派竺灵秀、朱修之防守滑台,自己率领大军计划进攻黄河以北,还说:“古人即使连年征战、兵力匮乏、粮草短缺,仍敢奋勇前进,不愿轻易撤退。何况现在青州丰收,济水漕运畅通,士兵战马精力充沛,兵力没有损失。如果白白放弃滑台,丧失已有的功业,难道符合朝廷任命你的旨意吗!”到彦之不听。垣护之是垣苗的儿子。

到彦之想烧毁船只、步行逃走,王仲德说:“洛阳陷落、虎牢失守,是局势发展的自然结果。现在胡虏距离我们还有一千里,滑台还有精锐兵力,如果突然弃船南下,士兵一定会溃散。应当把船引入济水,到马耳谷口,再商议合适的对策。”到彦之原本就有眼疾,这时病情加重;加上将士们患病,于是率军从清水进入济水,向南抵达历城,烧毁船只、丢弃铠甲,步行逃往彭城。

竺灵秀放弃须昌,向南逃奔湖陆,青州、兖州陷入混乱。长沙王刘义欣在彭城,部将担心北魏大军到来,劝刘义欣放弃彭城返回京城,刘义欣没有听从。

北魏军进攻济南,济南太守、武进人萧承之率领几百人抵抗。北魏军大量集结,萧承之命令收兵,打开城门。部众说:“敌众我寡,怎能如此轻敌!”萧承之说:“现在孤立防守孤城,情况危急,如果再示弱,一定会被屠杀,只有显示强大来等待敌人。”北魏人怀疑有埋伏,于是撤军。

北魏军包围夏国主几天,切断了水源和草料,夏军人马饥渴。丁酉日,夏国主率领部众下鹑觚原。北魏武卫将军丘眷进攻,夏军大败,死亡一万多人。夏国主受重伤,单人匹马逃走,收拢残余部众,驱赶五万百姓,向西据守上邽。北魏人俘获夏国主的弟弟丹阳公赫连乌视拔、武陵公赫连秃骨以及公侯以下一百多人。当天,北魏军乘胜进攻安定,夏国东平公赫连乙斗弃城逃奔长安,驱赶掠夺几千家百姓,向西逃奔上邽。

戊戌日,北魏叔孙建在湖陆进攻竺灵秀,竺灵秀大败,士兵死亡五千多人。叔孙建返回后驻守范城。

己亥日,北魏主前往安定。庚子日,返回平凉,挖掘壕沟包围城池。他安抚刚归附的百姓,赦免秦州、雍州的百姓,免除七年赋税徭役。夏国陇西守将投降北魏。

辛丑日,北魏安颉统领各路军队进攻滑台。

河西王(北凉)沮渠蒙逊派遣尚书郎宗舒等人到北魏进贡,北魏主设宴招待他们,拉着崔浩的手向宗舒等人介绍:“你们听说的崔公,就是这个人。他的才能谋略,当今无人能比。我无论行动还是停止,都向他咨询,他预先分析成败,就像符节契合一样准确,从没有失误。”

十一月西秦羌叛与北魏调整

北魏任命叔孙建为都督冀、青等四州诸军事。

北魏尚书库结率领五千骑兵迎接西秦王乞伏暮末。西秦卫将军吉毘认为不应归附北魏、向内迁徙,乞伏暮末听从了他,库结率军返回。

南安的一万多羌族人造反,推举安南将军、督八郡诸军事、广宁太守焦遗为盟主,焦遗不同意,羌人于是劫持焦遗的族子、长城护军焦亮为盟主,率领部众进攻南安。乞伏暮末向氐王杨难当求救,杨难当派将军苻南率领三千骑兵救援,乞伏暮末与苻南合力进攻羌人。羌人溃败,焦亮逃回广宁,乞伏暮末进军攻打广宁,亲手写信给焦遗,让他擒获焦亮;十二月,焦遗斩杀焦亮后出城投降,乞伏暮末晋升焦遗为镇国将军。西秦略阳太守、弘农人杨显献出郡城投降夏国。

十二月宋朝治理与北魏后续

辛酉日,宋文帝任命长沙王刘义欣为豫州刺史,镇守寿阳。寿阳土地荒芜、百姓离散,城郭破败,盗贼公然横行。刘义欣根据实际情况治理,境内百姓安居乐业,道不拾遗,城池府库完备充实,寿阳成为强盛的藩镇。芍陂水利工程长期荒废,刘义欣修复堤坝,引黄河水入陂,灌溉一万多顷农田,从此不再有旱灾。

丁卯日,夏国上谷公赫连社干、广阳公赫连度洛孤出城投降,北魏攻克平凉。

关中侯豆代田擒获奚斤、娥清等人,献给北魏主。北魏主将夏国主的王后赐给豆代田,命令奚斤跪着行走,双手捧酒侍奉豆代田,对奚斤说:“保全你性命的人,是豆代田。”北魏主赐豆代田爵位为井陉侯,加授散骑常侍、右卫将军,兼任内都幢将(统领宫廷卫队)。

夏国长安、临晋、武功的守将全部逃走,关中地区全部归入北魏。北魏主留下巴东公拓跋延普镇守安定,任命镇西将军王斤镇守长安。壬申日,北魏主东返,任命奚斤为宰士(仆役),让他背负酒食跟随。

王斤骄傲违法,信任亲近下属,征调百姓服劳役,百姓无法忍受,几千家向南逃奔汉川。北魏主审查核实后,处死王斤并示众。

年末宋朝奖惩与内部矛盾

宋朝右将军到彦之、安北将军王仲德都被关进监狱,免除官职;兖州刺史竺灵秀因放弃军队获罪,被处死。宋文帝看到垣护之的劝谏信,认为他有理,任命他为北高平太守。

到彦之北伐时,兵力和物资都很充足;战败返回后,物资丢弃殆尽,朝廷仓库和武器库因此空虚。后来有一天,宋文帝与大臣宴饮,有边远地区的降人在座。文帝问尚书库部郎顾琛:“仓库中还有多少兵器?”顾琛谎称:“有十万人的兵器。”文帝问完就后悔了,听到顾琛的回答,非常高兴。顾琛是顾和的曾孙。

彭城王刘义康与王弘共同担任录尚书事,刘义康仍不满意,想兼任扬州刺史,在言辞中表露出来;又因王弘的弟弟王昙首在朝中任职,被文帝亲近信任,刘义康更加不满。王弘因年老多病,多次请求退休,王昙首也主动请求调任吴郡太守,文帝都不同意。刘义康对人说:“王公英明久病不起,国家怎能躺着治理!”王昙首劝王弘把府中一半的文武官员划归刘义康,文帝允许分割两千人,刘义康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