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里顿时响起一片附和声:“是啊!岳家军的兵爷真是贴心!”“白杆兵的将士们打仗英勇,待咱也亲!”“要谢陛下,更要谢这些保家卫国的兵爷!”
说话间,百姓们已走到军营门口。苏四率先走上前,把怀里的布包递给守营的岳家军士兵,笑着说:“兵爷,这是俺娘连夜蒸的白面馒头,您尝尝!俺家小子说了,以后也要当岳家军,保咱山西的太平!”
那士兵连忙摆手,躬身道:“老乡,多谢您的好意,但咱岳家军有规矩,‘冻死不掳掠,饿死不妄取’,这馒头您还是带回家给孩子吃吧!”
侯武也把玉米馍递过去,红着眼眶道:“兵爷,这馍是用新收的玉米做的,不是啥贵重东西,您就收下吧!以前我跟着张鼎,是走了歪路,多亏陛下和你们给了咱回头的机会,这馍您一定要收下!”
可那士兵还是不肯接,只是笑着说:“大爷,您的心意我们领了,但军规不能破。您好好种地,日子过得安稳,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感谢了!”
旁边的妇人把陶罐塞给白杆兵的将士,柔声说:“将士们,这是俺熬的小米粥,还热乎着呢,你们快喝点暖暖身子。你们离家这么远来保咱山西,真是辛苦你们了!”
白杆兵的将士也连忙推辞:“大嫂,您太客气了,我们有军粮,您这粥还是给孩子喝吧!”
百姓们见将士们不肯收,急得直跺脚。苏四干脆把布包往地上一放,拉着士兵的胳膊说:“兵爷,您要是不收,俺就站在这儿不走了!这不是啥值钱东西,就是咱老百姓的一点心意,您要是不收,俺心里不安稳!”
人群里的百姓也跟着附和:“对!不收我们就不走!”“这是咱的心意,不是掳掠!”
岳家军的将领见状,只能朝城头躬身道:“陛下,百姓们一片心意,臣代将士们谢过陛下,也谢过乡亲们!既是百姓心意,若再推辞,反倒寒了大家的心,不如暂且收下,过后折算成粮米,再分还给百姓们?”
崇祯望着城下这热闹又暖心的场景,眼底泛起暖意,朝那将领颔首:“便依你所言,收下吧。记着,不可负了百姓的心意。”
将领领命,转身对士兵们道:“既然陛下恩准,便暂且收下,过后按价折算,不得有误!”
士兵们这才接过百姓手里的东西。很快,军营门口堆起了小山似的吃食:黄澄澄的玉米、热腾腾的馒头、香喷喷的小米粥,还有妇人连夜缝的布鞋、鞋垫,孩童画的歪歪扭扭的“兵爷护城图”。
这时,有人眼尖瞧见了城头的崇祯,高声喊了一句:“陛下在上面呢!”
百姓们顿时安静下来,齐刷刷地朝着城头的方向跪下。苏四举着手里的空布包,仰头喊道:“陛下!谢您给咱分地!谢您让咱有饭吃!”
侯武也磕了个头,声音沙哑:“陛下!俺以后一定好好种地,不辜负您的恩典!也谢谢岳家军、白杆兵的将士们,是你们救了咱山西!”
“恭送陛下!”“谢谢将士们!”
无数声音混在一起,像潮水般在汾河两岸回荡。有白发老者颤巍巍地捧着一把新收的豆子,说要给陛下带在路上当干粮;有孩童举着自己攒的铜板,要送给兵爷买水喝;还有刚领了地的农户,扛着自家种的玉米,非要塞给守营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