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装备小范围试用:将少量试制的、威力更大但稳定性有待提高的“猛火油柜”(喷射燃烧的粘稠火油)和“穿山弩”(试图增强破甲能力的大型弩箭)秘密运抵前线,准备在关键时刻给魏军一个“惊喜”。”
并对战术也进行了调整:以姜维、邓艾部继续对壶关保持压力,但不再寻求强攻,而是做出长期围困的姿态。同时,秘密调动马铁、马承的西凉骑兵和王平的无当飞军,埋伏在魏军可能增援的路径上,试图歼灭司马懿派来的援军。
还有心理战与情报战也不能停,诸葛亮加大了针对并州魏军和当地胡部的宣传,散布“司马氏将败”、“大汉天命所归”等消息。同时,命令诸葛瞻、杜预加大在邺城等地的活动,散播谣言,制造混乱,牵制司马昭,让其无法全力支援并州。
司马懿果然如诸葛亮所料,让司马师来援。司马师从邺城抽调两万精锐,由大将州泰率领,经滏口径,驰援壶关。
这一情报,被蜀汉潜伏在邺城的“灰雀”及时送出。
诸葛亮闻讯,立刻命令马铁、马承率领西凉铁骑,并加强王平部分无当飞军,秘密运动至滏口径中段一处名为“鬼见愁”的险要峡谷设伏。
然而,司马懿用兵,何其老辣!他深知滏口径险要,蜀军必有防备。在州泰出发的同时,他另派一员骁将,率五千轻骑,打着州泰旗号,大张旗鼓进入滏口径,作为诱饵。而州泰真正的主力,则偃旗息鼓,选择了一条更为隐秘、但路程稍远的山间小路,悄然向壶关靠近!
马岱、马承在“鬼见愁”成功伏击了魏军诱饵部队,将其大部歼灭。但很快,他们就发现上当了!真正的魏军援兵已经绕过他们的埋伏圈,逼近壶关!
消息传回蜀军大营,诸葛亮心中一凛:“靠!司马懿这老狐狸,果然诡计多端!”
他立刻调整部署,命令姜维派出一部兵力,前出拦截州泰,同时严令壶关正面部队加强戒备,防止关内魏军趁机出击。
州泰部与姜维派出的拦截部队在壶关以东二十里处遭遇,爆发激战。魏军援兵战力强悍,又是生力军,蜀军拦截部队虽拼死力战,却未能完全阻止其靠近壶关。最终,州泰部成功冲破拦截,与壶关守军汇合,大大增强了壶关的防御力量。
司马懿的这一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成功化解了蜀军的围点打援之策。
援兵入关,司马懿心中稍定。但他知道,仅仅防守是不够的。他决定主动出击,打击蜀军的士气。
他注意到蜀军那种改良的“木牛流马”在后勤中作用巨大,且蜀军霹雳营虽然轰击频率下降,但似乎仍在试图维持威慑。
某夜,司马懿精心策划了一次反击。他命令关内雷火营,将所有库存的火药、火油集中使用,对准蜀军一处疑似囤放“木牛流马”和后勤物资的营地,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密集火力覆盖!
同时,他派出一支敢死队,携带火种,趁夜缒城而下,突袭蜀军前沿的霹雳营发射阵地!
轰隆隆——!
壶关城头火光冲天,雷火箭、震雷炮发出的轰鸣声震山谷!蜀军后勤营地陷入一片火海,大量“木牛流马”和囤积的物资被焚毁。
前沿阵地,魏军敢死队与守卫霹雳营的蜀军展开血战。虽然敢死队最终全军覆没,但也成功破坏了几架轰天炮和大量炮弹。
这次反击,沉重打击了蜀军的后勤和技术力量。
然而,诸葛亮的反应也极其迅速。他立刻命令部队扑灭大火,抢救物资,并将预备的“猛火油柜”和“穿山弩”投入战斗,对壶关城头进行了一次凶狠的反压制射击!
“猛火油柜”喷出的粘稠火焰,附着在关墙上剧烈燃烧,即使魏军用沙土也难以迅速扑灭,给守军造成了不小的恐慌。“穿山弩”虽然数量少,但巨大的箭矢携带着恐怖的动能,竟然成功击穿了壶关一处加固的箭楼!
这场短暂而激烈的技术对抗,双方互有损伤。司马懿成功削弱了蜀军的后勤和部分技术装备,但诸葛亮也展示了蜀汉依旧拥有不容小觑的技术底牌和反击能力。
经此一役,双方都意识到,短时间内难以彻底击败对方。
司马懿凭借壶关天险和老辣的指挥,成功遏制了蜀军的攻势。
诸葛亮则依靠更胜一筹的国力底蕴、后勤革新和技术储备,顶住了司马懿的消耗和反击,牢牢占据着天井关,保持着对并州的强大压力。
战场再次陷入了僵持。但这一次的僵持,与黄河对峙时截然不同。双方统帅在方寸之地,将后勤、技术、谋略、心理运用到了极致,每一刻都在进行着无声的较量。
壶关,如同一个巨大的熔炉,淬炼着两位绝世统帅的智慧与意志。并州的战局,牵动着整个天下的神经。所有人都知道,这里的僵局一旦被打破,必将石破天惊。而打破僵局的钥匙,或许不在壶关之下,而在更广阔的战场,或者……在那无声处响起的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