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数十架“震雷炮”抛射出的、燃烧着引信的炸药包,虽然威力不如蜀军的轰天雷,但数量更多,以及上百架大型床弩改装的“雷火箭”发射架射出的、尾部绑着火药筒的巨箭!
虽然这些魏国火器的飞行轨迹不如蜀军霹雳营那么稳定,爆炸的威力和覆盖范围也稍逊,但……数量太多了!
轰!轰!轰隆——!!!
噼里啪啦——!!!
爆炸声不再是蜀军独有的乐章,此刻在蜀军的进攻队列中同样猛烈响起!一团团大小不一的火球和黑烟在蜀军阵中绽放,虽然单次杀伤力有限,但架不住频率高、覆盖广!尤其是那些“雷火箭”,虽然准头差,但带着火焰四处乱窜,引燃了蜀军的攻城器械、帐篷,甚至烧伤了不少士卒!
更重要的是——心理威慑!
蜀军士卒已经习惯了用霹雳营碾压敌人,何曾想过自己也会被如此密集的火器覆盖?一时间,进攻队列出现了明显的混乱和迟疑。冲锋的势头为之一滞!
“不要乱!举盾!分散!”关平在阵中声嘶力竭地大吼,但效果有限。
诸葛亮在后方面色凝重:卧槽!司马懿这是下血本了!山寨货居然搞出这么大阵仗?这火力密度……比我留在手里的霹雳营主力还猛!果然不能小看古人的山寨能力……
他急忙下令:“我军霹雳营,前出压制!瞄准城头魏军雷火营发射点!快!”
蜀军真正的霹雳营开始发威。精准的重型轰天炮和震天弩,带着刺耳的呼啸,直奔城头那些正在忙碌装填的魏军雷火营阵地。
轰!轰!
一架魏军“震雷炮”被直接命中,木屑纷飞,炮身解体,周围的魏军士卒非死即伤。另一处雷火箭发射架被点燃,引发了小范围的殉爆。
蜀军火器的质量和精准度优势体现无疑。每一次成功的反击,都能有效摧毁魏军的一个火力点。
然而,魏军雷火营的优势在于数量!你摧毁我一架,我还有三架!你压制我东城,我西城和南城的火力依旧凶猛!而且魏军是守城,器械固定在城头,补充弹药方便。蜀军是攻城,霹雳营阵地暴露在野外,发射后需要时间重新装填和调整,在对方如此密集的反击下,效率大打折扣。
一时间,许昌城头城下,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跨越时代的中原第一场大规模火器对攻战!爆炸声此起彼伏,火光黑烟弥漫天际,整个战场仿佛被笼罩在一片灼热的地狱之中。蜀军的攻城部队在双重火力的打击下,伤亡急剧增加,攻势彻底被遏制。
战斗从清晨持续到午后。蜀军付出了开战以来最惨重的代价,却未能再接近城墙一步。相反,在魏军雷火营持续不断的火力覆盖下,前线部队士气受挫,疲惫不堪,连攻城器械都损失了不少。
刘长明看着焦灼的战场,心中飞速盘算:不行了……这仗没法打了。魏国这山寨货虽然糙,但量变引起质变,火力太猛。我的霹雳营数量不够,又被分散了。士兵们顶着这种火力攻城,纯属送死。司马懿这老小子,算准了时间点……真他妈憋屈!
他知道,必须做出决断了。继续强攻,除了增加无谓的伤亡,毫无意义。而且,魏国的雷火营已经到了,谁能保证司马懿没有其他的后手?比如,真正的野战援军正在逼近?
“鸣金收兵。”诸葛亮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和疲惫,但更多的是冷静,“各部交替掩护,缓缓后撤。霹雳营断后,阻止敌军出城追击。”
“丞相!”身旁的将领,包括关平派回来的传令兵,都面露不甘。
“执行军令!”诸葛亮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铛铛铛——!
清脆而带着一丝悲凉意味的鸣金声,在喧嚣的战场上响起。
正在浴血奋战的蜀军士卒闻声,虽心有不甘,但也如蒙大赦,开始有条不紊地向后撤退。攻城部队抬着伤员,拖着残破的器械,在盾牌手和弓弩手的掩护下,缓缓脱离战场。殿后的霹雳营进行了几轮齐射,压制城头,确保主力安全撤离。
城头上,司马师、钟会以及所有魏军将士,看着如潮水般退去的蜀军,先是难以置信,随即爆发出劫后余生的巨大欢呼!
“退了!蜀军退了!”
“我们守住了!许昌守住了!”
“太尉神机妙算!三日!果然是三日!”
司马师看着城外狼藉的战场和远去的蜀军旗帜,长长舒了一口气,这才发觉自己背后的衣衫已被冷汗浸透。他望向函谷关的方向,心中对父亲的敬佩达到了顶点。
钟会则目光闪烁,看着蜀军撤退时依旧严整的队形,低声道:“上将军,诸葛亮退而不乱,恐有后招。当谨守城池,勿要轻易追击。”
司马师点头称是,下令道:“清理战场,救治伤员,加固城防!多派斥候,探查蜀军动向!”
许昌攻防战,以蜀军的主动撤退,暂时告一段落。司马懿的“三日之约”神奇应验,依靠及时抵达的、数量庞大的雷火营,魏国成功守住了这座中原重镇,挫败了诸葛亮精心策划的奇袭计划。
然而,这场战役的影响远未结束。蜀汉虽然受挫,但主力犹存,实力未损根本。曹魏虽然守住了许昌,但底牌尽出,内部矛盾因司马懿强行征集资源而可能激化。中原大地的上空,战云并未散去,反而更加密布。接下来的博弈,将进入一个新的、更加复杂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