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匠人笑了:“傻小子,有情有义是好事。”他从包里掏出个小盒子,“这个给你,是我年轻时用的刻刀,比你手里的顺手。”
阿力接过刻刀,沉甸甸的,刀柄被磨得光滑发亮。他知道,这是老匠人把压箱底的宝贝给了他。
开春的时候,阿力用第一笔工钱给胡同里的孩子们每人雕了个小玩意儿——给李大爷孙子雕了个木头手枪,给王婶孙女雕了个花骨朵,连影的杂货铺门口,都多了个木雕的卤锅,上面刻着“影记卤味,天下第一”。
影看着那木雕,笑得嘴都合不拢:“这小子,会来事。”嘴上这么说,却找了块红布把木雕盖起来,怕日晒雨淋坏了。
这天傍晚,几个人又坐在影的杂货铺里喝酒,阿力也在,脸上的伤早就好了,气色比刚回来时好多了。
“说真的,”阿力端着酒杯,“要不是你们,我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儿混呢。”
“少来这套,”影碰了下他的杯子,“咱们是啥关系?跟我客气就是打我脸。”
金梅往他碗里夹了块肉:“别总想着以前的事,往前看。等你攒够钱,就在胡同里盖间房,娶个媳妇,踏踏实实过日子。”
苏丽笑着接话:“我认识个绣活好的姑娘,下次介绍你们认识?”
阿力的脸一下子红了,低下头抿着酒,嘴角却忍不住往上翘。
莫语看着眼前的光景,突然觉得这胡同就像个大熔炉,不管是啥样的人,进来了,被这股热乎气一熏,心就软了,气就顺了,日子也就有了奔头。
窗外的石榴树抽出了新枝,去年结的石榴籽被孩子们埋在土里,竟冒出了几棵小苗。阿力雕的平安锁挂在设计室的墙上,阳光照进来,金粉闪着光,暖烘烘的。
莫语举起酒杯,跟大家碰了一下:“为了平安胡同,也为了咱们以后的日子,干一个!”
“干!”众人齐声应着,酒杯碰撞的声音在杂货铺里回荡,又顺着门缝飘出去,跟胡同里的笑声、吆喝声混在一起,成了最动听的调子。
阿力喝干杯里的酒,心里热乎乎的。他知道,不管以后遇到啥坎儿,只要回头能看见这胡同的灯,能闻见影的卤味香,就啥都不用怕。
因为这儿是平安胡同,是他的家。
阿力在胡同里住得越来越踏实,苏丽给他在设计室旁边收拾出间小房,窗户正对着影的杂货铺,每天早上闻着卤味香起床,晚上听着金梅教孩子们打拳的吆喝声入睡,日子过得像刚出锅的馒头,热乎又实在。
入夏时,胡同里突然来了个挑担子的货郎,摇着拨浪鼓走街串巷,担子里摆着些针头线脑,还有小孩玩的琉璃球。影的杂货铺门口围了群孩子,货郎正唾沫横飞地说:“南边来的稀罕物,玻璃做的,摔不碎!”
有个半大孩子不信,拿起琉璃球往地上一摔,“啪”的一声碎了,吓得赶紧往人群里躲。货郎脸一沉,拽住孩子的胳膊:“赔钱!这球值五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