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8年,这一年发生了很多重要事件,我们一一道来。
二月的时候,长安城出现了大批凤凰聚集的祥瑞之景,随之而来的是上天降下了甘露。宣帝看到长安城出现了如此奇景,便觉得这是好兆头,于是就下令大赦天下,让百姓也来感受这份祥瑞之气,不得不说汉宣帝挺有格局的,好事还知道分享。
黄霸在做颍川太守的八年时间里,颍川的民风越来越好。在当时,凤凰、神雀等神兽频繁的出现在各郡国,其中颍川郡出现的次数最多。夏季四月,汉宣帝颁布了一份诏书称赞黄霸,他说:颍川太守黄霸,将朝廷的各项诏令明确地向百姓进行了宣读并贯彻执行。在他的治理下,颍川郡的百姓纷纷向往礼义教化,子女孝顺父母、兄弟友爱和睦、妇女坚守贞节以及尊敬老人的晚辈越来越多。田间相邻的农户能够彼此谦让,路上遗失的物品无人随意拾取,孤寡老人也能得到悉心的照料,贫苦之人也能获得政府的帮助。颍川郡的监狱连续八年都没有出现犯重罪的囚犯。为了表彰黄霸的功绩,朕决定赐他爵位为关内侯,外加一百斤黄金,并把他的俸禄提升至中二千石。同时,对颍川郡内那些孝顺、友爱且具有仁义品行的百姓,以及三老、力田等乡官,分别赐予不同的爵位和财物。诏书下达几个月后,宣帝就把黄霸调到了朝廷,并让他担任太子太傅,悉心的教导太子的成长。
五月的时候,匈奴单于派他的弟弟呼留若王胜之前往汉朝,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双方的交流与联系,实现和平发展的战略计划。
河南太守严延年,是东海人,他的治郡之术峻刻暴戾,行事狠鸷,令人不寒而栗。在审判案件时,经常会出现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比如,大家都认为应该处死的人,他却把人放了;大家都觉得没有罪的人,反而被他无端判处死刑。这就导致属吏和百姓都难以捉摸他的想法,因此人人都小心翼翼的行事,生怕触犯了他定下的禁令。到每年冬季的时候,他就会把所属各县的囚犯集中到郡衙进行审判,每次审判过后,都会出现流血漂橹的情况,因此河南郡的百姓都称他为“屠夫长官”。尽管他处理郡务非常的严格,但他却看不起黄霸的为人,等到他和黄霸分别担任相邻郡的太守后,看到朝廷对黄霸的褒奖赏赐超过了自己,心中就很是不服气。
有一次,河南郡出现了蝗虫灾害,府丞义外出巡视灾情,回来后就向严延年汇报了百姓受灾的情况。严延年就阴阳怪气地说:这些蝗虫不正好可以成为凤凰的食物吗?但府丞义的年事已高,就假装没听懂,因为他十分畏惧严延年,担心遭到他的诬陷迫害。其实,严延年和义曾一同担任过丞相史,两人私下里的交情还算不错,这次还送了义丰厚的礼物,但义却更加的惶恐不安,于是他就给自己占了一卦,结果是“死卦”,从此之后就变得郁郁寡欢起来了。不久之后,他就请假前往长安旅游,实际上是为了把控告严延年的奏折送到朝廷。当这份奏折送达朝廷后,他为了证明自己没有欺骗朝廷,直接服毒自杀了,这也是个狠人。随后朝廷就把这事交给了御史丞去调查核实,结果查出严延年存在对朝廷心怀不满、诽谤朝政等十多项罪名。到了十一月,严延年就被朝廷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判处死刑,并将他斩首示众。
看到严延年的结局,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他的母亲。当初,严延年的母亲从东海郡来看望自己的儿子,打算和他一起进行腊祭。可当她费尽千辛万苦走到洛阳时,看到的却是严延年在处决囚犯的场景,这让她大为震惊,于是就决定住在驿站,不肯进入太守府。当严延年得知自己的母亲来到了洛阳后,就急忙赶到驿站来拜见母亲,可是母亲却紧闭房门,不愿见他。无奈之下,严延年就摘下了自己的帽子,在门外不停地叩头,就这样过了半天,母亲才开门见他,并对他严厉的责备道:如今你有幸担任郡太守,独自管辖方圆千里之地,而我却没有听说你用仁爱之心去教育和感化百姓,让他们安居乐业,反而滥用刑罚,大肆杀人,想靠这种方式树立自己的威严,这哪里是百姓父母官该做的事?严延年只能再次叩头认错,并亲自驾车将母亲接回住所。等到腊祭结束后,母亲就对严延年说:天理昭昭,神明在上,杀人者终会遭到报应的。没想到我这么大年纪了,却要看着正值壮年的儿子遭受刑罚!我要回到故乡去,提前为你把墓地打扫好!说完便离开了。等回到东海郡后,她又把这些话告诉了严延年的兄弟和族人。一年多后,严延年果然被杀,东海郡的人无不称赞他母亲的贤明和智慧。
匈奴的握衍朐单于性情暴虐凶残,喜好杀戮,使得全国上下人心离散。太子和左贤王又多次在他面前诬陷东部地区的贵族,导致这些贵族心中也充满了怨恨之情。就在此时,乌桓派兵袭击了居住在匈奴东部边疆的姑夕王,还掳走了大量的人口,单于得知后那是十分的恼怒。姑夕王害怕单于降罪,便联合乌禅幕以及东部地区的贵族,共同拥立稽侯为呼韩邪单于,并征调东部地区的军队,总共四五万人,随后就向西进攻握衍朐单于,一直打到了姑且水北岸。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双方还未正式交战,握衍朐单于的军队就已经溃败了。握衍朐单于派人向弟弟右贤王求救说:匈奴人都来攻打我了,你能发兵帮帮我吗?可是右贤王却生气地说:活该,你平时不爱惜他人,随意的屠杀兄弟和贵族,你就死在那里吧,别来连累我了!握衍朐单于听到自己的弟弟这么瘦,心里是又气又恨,最终自杀身亡。握衍朐单于死后,左大且渠都隆奇逃到了右贤王处,而握衍朐单于的属下部众全部归降了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这才得以回到匈奴王庭。
呼韩邪单于回到王庭几个月后,他就宣布遣散军队,让他们各自回到本地。他还找到了流落在民间的兄长呼屠吾斯,并把他立为了左谷蠡王,又派人去煽动右贤王属下的贵族们,企图让他们杀死右贤王。就在这年的冬天,都隆奇与右贤王共同拥立日逐王薄胥堂为屠耆单于。随后,屠耆单于就派出了数万军队去攻打呼韩邪单于,直接把呼韩邪单于揍得狼狈逃走。打败呼韩邪单于后,屠耆单于就返回了王庭。并把他的长子都涂吾西立为了左谷蠡王,小儿子姑瞀楼头为右谷蠡王,让二人留守单于王庭。
公元前57年正月,汉宣帝启程前往甘泉,在泰畤举行隆重的仪式来祭祀天神,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与此同时,皇太子刘奭也举行了冠礼,这一仪式标志着他正式成年了,要开始承担更多的责任与期望了,这也意味着国家的传承与未来掀开了新的篇章。
到了秋季七月,匈奴的局势变得愈发混乱了。屠耆单于为了防备呼韩邪单于,就派先贤掸的哥哥右奥鞬王与乌藉都尉,各自率领两万骑兵屯驻在东部地区。此时,匈奴西部的呼揭王与唯犁当户暗中勾结,合谋陷害右贤王,于是就向屠耆单于进谗言,说右贤王企图自立为单于。听到这话,屠耆单于想都没想,就杀死了右贤王父子。后知后觉的屠耆单于感觉事有猫腻,就派人去调查,结果查明右贤王是被冤枉的,他又处死了唯犁当户。而呼揭王看到这情形,很害怕,为了给自己博得一线生机,他直接自立为呼揭单于。右奥鞬王在得知了这个消息后,也不甘示弱,就自立为车犁单于;乌藉都尉同样自立为乌藉单于。至此,匈奴境内同时出现了五位单于,局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局面。
屠耆单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就亲自率军去攻打车犁单于,又派都隆奇率军去攻打乌藉单于。不出意外,乌藉和车犁两单于都战败了,只能向着西北方向撤退,在那里与呼揭单于的军队会合,三方的兵力会合共计四万人。为了集中力量对抗屠耆单于,乌藉、呼揭两人竟主动去掉了单于的称号,全力辅佐车犁单于。而屠耆单于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调整了战略部署,他派左大将、都尉率领四万骑兵屯驻的东部地区,继续防备呼韩邪单于,自己则亲率四万骑兵向西去进攻车犁单于。面对屠耆单于的进攻,车犁单于再次兵败,只能向着西北方向逃遁。屠耆单于打败车犁单于后,就率领军队向西南进发,最终驻扎在闟敦地区。
面对匈奴的内乱,汉朝群臣纷纷议论,大多数人主张进攻,他们提到:匈奴多年来一直对我国边境造成危害,如今他们衰败内乱,正是将他们一举歼灭的绝佳时机。汉宣帝对此也是十分重视,就询问御史大夫萧望之的意见。萧望之依据《春秋》中的典故回应道:根据《春秋》记载,晋国的士匄率军征伐齐国,在途中就听闻齐侯去世的消息,随后便撤兵了。君子推崇的是,不趁敌国遭遇丧乱之时发动进攻,因为这样的恩德足以让孝子心服,道义足以让诸侯感动。此前匈奴单于仰慕汉朝的礼仪教化,一心向善,自称是汉朝的小弟弟,多次派使者前来请求和亲,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四方的夷狄也都有所耳闻。可惜的是,盟约还没签订好,他就被奸臣杀害了。如今若是趁此机会征伐匈奴,属于趁人之危、幸灾乐祸之举,匈奴人必定会向远方逃窜。我们发动这样的不义之师,恐怕会劳民伤财却一无所获。我们应当派遣使者前去吊丧慰问,在他们衰弱之际予以扶助,为其解除灾难。如此一来,四方外夷听闻此事,都会仰慕汉朝的仁义。倘若能让匈奴人因汉朝的恩德得以复位,他们必定会向我朝称臣服从,这才是天子应有的盛德。汉宣帝经过深思熟虑,最终采纳了萧望之的建议。
到了十二月,天空中出现了日食现象。在古代,日食被视为上天的示警,往往会引发人们对朝政与国家命运的思考和关注。
韩延寿接替萧望之担任左冯翊一职。此前,萧望之听闻韩延寿在担任东郡太守期间,曾动用官府的钱财一千多万,于是就派御史前往东郡展开调查。韩延寿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也不甘示弱,就派人去调查萧望之在左冯翊任内,动用廪牺令掌管的一百多万钱的情况。萧望之向汉宣帝上奏说:我的职责是总领天下的监察事务,听到有人检举,自然不能不闻不问,却因此遭到韩延寿的要挟。汉宣帝由此就认定韩延寿的做法不妥,下令对双方事件分别进行深入的调查。最终查明,指控萧望之动用官钱一事并无实据,而萧望之派往东郡的御史却查出韩延寿存在很多违规行为:在考试骑兵之日,铺张浪费,奢华程度远超规定;动用官铜,仿照尚方铸造御用刀剑的方法,在月食之时铸造刀剑;私自挪用官钱,雇佣管理徭役的官吏;还为自己的车辆加装防箭设施,花费高达三百万钱以上。韩延寿因此被指控犯了“狡猾不道”的罪,最终被斩首示众。
行刑当天,有数千名官吏和百姓自发地为韩延寿送行,一直送到了渭城。人们扶老携幼,甚至攀住韩延寿囚车的车轮,不舍得他离去,争相向他敬奉酒肉。韩延寿不忍拒绝众人的好意,全部饮用,总共喝了一石多酒。他还让原属下官吏向前来送行的百姓致谢,说道:辛苦各位远道相送,我虽死无憾!在场得百姓无不痛哭流涕,为这位即将离世的官员感到惋惜和悲痛。
公元前56年正月,汉宣帝前往甘泉宫,在泰畤举行了盛大的祭祀仪式,虔诚地祭拜天神,祈求国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车骑将军韩增的不幸离世,让宣帝悲痛不已。到了五月,将军许延寿就被委以重任,担任大司马、车骑大将军的职位,肩负起了朝廷重要的军事领导职责。
此时的丞相丙吉年事已高,宣帝却对他更加的敬重了。然而,萧望之却常常轻视丙吉,他的这种态度引起了宣帝的不满。丞相司直随即就上奏弹劾萧望之,指责他不仅对丞相丙吉态度傲慢无礼,还指使下属进行商业交易,就是为了从中谋取私利,涉案金额高达十万三千钱,请求将其逮捕治罪。到了八月,汉宣帝就下诏将萧望之贬为太子太傅;同时,任命原太子太傅黄霸为御史大夫,朝中的权力格局发生了重要调整。
匈奴呼韩邪单于派他的弟弟右谷蠡王等人向西袭击屠耆单于的屯兵,此次行动战果颇丰,总共杀死并俘虏了一万多人。屠耆单于得知消息后,勃然大怒,亲自率领六万骑兵去攻打呼韩邪单于。但出乎意料的是,向来战无不胜的屠耆单于在这次的战斗中却战败了,屠耆单于觉的自己大势已去,最终选择自杀身亡。都隆奇与屠耆单于的小儿子右谷蠡王姑瞀楼头见局势已经无法挽回,就选择投降汉朝。车犁单于看到强大的屠耆单于败亡,也无心争斗,就投降了呼韩邪单于。
到了十一月,呼韩邪单于的左大将乌厉屈和他的父亲乌厉温敦,看到匈奴内部的纷争不断、局势混乱,就率领数万人投降了汉朝。为了表彰他们的归附,朝廷封乌厉屈为新城侯,乌厉温敦为义阳侯。此时,李陵的儿子重新立乌藉都尉为单于,不过很快就被呼韩邪单于捕获并斩杀。呼韩邪单于虽然重新回到了单于王庭,但经过一系列的战乱,他的部众仅剩了数万人。与此同时,屠耆单于的堂弟休旬王又自立为闰振单于,占据着匈奴的西部地区;呼韩邪单于的哥哥左贤王呼屠吾斯也自立为郅支骨都侯单于,占据着东部地区,匈奴又陷入到了更加复杂的分裂局面。
光禄勋平通侯杨恽为人廉洁无私,但他自恃有才,性格刻薄,还喜欢揭露别人的隐私,因此在朝廷中树敌颇多。他与太仆戴长乐的关系向来不和。有人上书告发戴长乐的罪行,戴长乐就怀疑是杨恽让人干的,于是就上书告发杨恽。戴长乐说:杨恽曾上书为韩延寿辩护,郎中丘常对杨恽说:听说君侯为韩冯翊辩护,他能活下来吗?杨恽说事情哪有那么容易,正直的人未必能保全自己啊!我连自己都保不住,真是像古人说的“老鼠连洞都钻不进去,还叼着东西”啊。杨恽还对我讲:自从正月以来,天气一直阴着却不下雨,这就是夏侯君所说的灾异之象啊。宣帝就把这事交给了廷尉处理,廷尉于定国上奏说杨恽对朝廷心怀怨恨,到处散布妖言,犯了大逆不道的罪。宣帝听后,实在不忍心处死他,就下诏将杨恽和戴长乐都贬为了庶人,这场纷争也暂时告一段落。
公元前55年正月,博阳定侯丙吉去世了。
班固说道:古代制定名号的时候,必定会选取一个参照物,远取于物,近取于身。因此《经》中将君主比作元首,臣子比作股肱,这表明只有君臣一体,相互依存才能成就一番大业。所以君臣相互配合,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也是自然发展的趋势所在。回顾汉朝的历任丞相,在高祖开国时,萧何、曹参最为杰出;到了孝宣帝中兴时,丙吉、魏相也颇有声望。当时官员的升降有序,各司其职,公卿大多都很称职,天下也盛行礼让之风。后来又通过考察他们的政绩,确实名不虚传。
到了二月,黄霸就被任命为丞相。黄霸擅长治理地方百姓,但担任丞相后,他的政绩反而不如在郡县任职时那么显着了。当时,京兆尹张敞家的鹖雀飞到了丞相府,黄霸误以为这是神雀,就打算上奏皇帝。张敞则上奏批评黄霸说:我看到丞相在询问郡国上计的长史、守丞时,将那些有耕者让田界、男女分道而行、路不拾遗等现象,以及举荐孝子、贞妇情况的,就把他们列为第一等,让他们优先上殿;举荐但不知道具体人数的,就把他们列为第二等;而那些不执行朝廷条令教化的,就列为最后。长史、守丞叩头谢恩时,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都希望丞相能采纳他们的建议。当时,我家的鹖雀飞到丞相府屋顶,这事数百人都看到了。边地的官吏大多认识鹖雀,但被问及时,他们却都假装不认识。丞相与他们商议后就上奏说:臣询问上计长史、守丞关于兴化条令的事,皇天降下神雀作为回应。后来得知鹖雀是从我家飞来的,才放弃了上奏。如今郡国的官吏都私下嘲笑丞相仁厚却缺乏见识,轻信奇怪之事。我不敢诋毁丞相,但担心群臣不明真相,长史、守丞又畏惧丞相的权威,回到地方后不依法令行事,各自制定私教,互相攀比,导致民间风俗败坏,虚伪之风盛行,做事有名无实,为百姓谋福祉的决心动摇懈怠,甚至出现妖言惑众的情况。假使京师先推行让田界、分道而行、路不拾遗的做法,这些做法实际上对廉洁、贪婪、贞洁、淫乱的行为并没有多大的好处,反而让虚伪的风气开始盛行,这后果实在难以预料。如果诸侯先推行这些做法,虚伪的名声就超过了京师,那就不是小事了。汉朝承袭前代的弊端,进行变革,制定新的律令,目的是为了劝善禁恶,使得各项条令详备,不可再增加。应当命令贵臣明确告诫长史、守丞,回去后告知二千石官员,让他们在举荐三老、孝弟、力田、孝廉、廉吏时,务必选拔合适的人选,各郡都要依照法令行事,不得擅自制定法令;如果敢以欺诈手段骗取名誉的,必先受到严厉的处罚,以证明好恶。宣帝赞赏并采纳了张敞的建议,召见上计吏,并派侍中去传达朝廷的旨意,让他们按照张敞的意思执行。黄霸对此感到十分的惭愧。
此外,乐陵侯史高因为是外戚,担任侍中的职位,在朝中地位显赫,黄霸就推荐史高担任太尉。宣帝派尚书把黄霸叫来,就责问道:太尉一职已经废除很久了,你身为丞相,首要职责是推行朝廷的教化政策,明察民间的疑难问题,确保监狱里不会出现冤假错案,保证城市乡村的良好治安。至于任命将相这样的大事,向来由我亲自决定。史高身为侍中、乐陵侯,是我最信任的大臣,你凭什么擅自越权,推荐他担任太尉?尚书令把宣帝的这番训斥传达给黄霸。黄霸吓得立刻摘下官帽,连连磕头认错。经过几天诚惶诚恐的请罪,这件事总算是翻篇了。从那以后,黄霸就变得格外谨慎,再也不敢轻易的举荐官员了。但不可否认的是,自从汉朝建立以来,若论谁最擅长治理地方、安抚百姓,黄霸的能力和政绩始终无人能及,堪称百官楷模。
本年三月,宣帝前往河东祭祀后土神。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朝廷下令减免天下口钱,并赦免死罪以下的囚犯。六月,朝廷下令任命西河太守杜延年担任御史大夫。同时,开始设置西河、北地属国,专门用来安置那些投降的匈奴人。广陵厉王刘胥指使巫女李女须诅咒汉宣帝,企图篡位。事情败露后,刘胥为了灭口,就毒死了巫女及宫人二十多人。公卿大臣看到刘胥如此残暴,就纷纷上奏请求处死刘胥。
公元前54年,广陵王刘胥就自杀了,这场谋逆风波最终以悲剧收场。
匈奴单于决定向汉朝称臣,并派了谷蠡王到汉朝作为人质。由于边境不再有敌寇的侵扰,朝廷就下令减少戍边的士兵,削减幅度达十分之二,以此来节省人力和财政开支。
大司农中丞耿寿昌上奏提议:近年来由于粮食丰收,导致粮价低廉,农民获利减少。要是按照旧例,每年要从关东地区调运四百万斛的粮食供应京师,动用六万名士兵运送。而现在可以在三辅、弘农、河东、上党、太原等郡购买粮食,这样足以供应京师的损耗了,还能减少一半以上从关东调运粮食的士兵。汉宣帝采纳了这一建议。耿寿昌又进一步提出:在边境各郡都建立粮仓,在粮价低时高价收购粮食,以保障农民的利益;在粮价高时低价出售粮食,这种粮仓可称为‘常平仓’。这一举措实施后,百姓从中受益。朝廷为了表彰耿寿昌的贡献,就赐给他关内侯的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