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资治通鉴新译 > 第40章 匈奴内乱群雄起,汉室中兴百政兴

第40章 匈奴内乱群雄起,汉室中兴百政兴(2 / 2)

四月,发生日食现象。杨恽被废为庶人后,就在家经营产业,通过积累财富来寻求生活的乐趣。他的朋友、安定太守西河人孙会宗就写信劝诫他:大臣被废黜以后,应当闭门思过,表现出惶恐和可怜的样子;你实在不应该经营产业,结交宾客,去追求名声啊。杨恽出身宰相之家,才华出众,年轻时就在朝中崭露头角,如今却因言语不慎被贬,所以内心并不服气,他回信给孙会宗说:我自认为过错已经很大了,行为也有亏,只能做个农夫终老一生了,所以带领妻子儿女努力耕作,没想到这也会被人讥讽!人情所不能禁止的事情,圣人也不会禁止。君主和父亲虽然尊贵,但他们的丧期也有结束的时候。我得罪朝廷已经三年了,我知道种田的辛苦,所以逢年过节的时候,我就烹羊煮羔,喝酒自娱,酒后仰天击缶,唱道: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我确实放纵无度,但不知道这有什么不对。杨恽的侄子安平侯杨谭对他说:叔父您的罪过不大,对朝廷又有功劳,还会被重新起用的!杨恽却说:有功有什么用?不值得为皇帝尽力。杨谭说:皇帝确实如此。司隶校尉盖宽饶、韩冯翊都是尽忠职守的官员,却都因事被杀。这时恰逢日食发生,驺马猥佐成就上书控告杨恽骄奢不悔过,声称日食的灾祸是他引起的。宣帝就把这事交给了廷尉去处理,廷尉查获了杨恽给孙会宗的的回信,宣帝看后非常厌恶。最终,廷尉判处杨恽大逆不道的罪行,处以腰斩;他的妻子和儿子被流放到酒泉郡,杨谭被免为庶人;与杨恽关系密切的官员,如未央卫尉韦玄成和孙会宗等人,都被免职。

司马光说道:以汉宣帝的英明,任用魏相、丙吉为丞相,于定国为廷尉,然而赵广汉、盖宽饶、韩延寿、杨恽的死却都难以让人信服,真的太可惜了!这对国家的善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周官》中司寇的法律有“议贤”、“议能”的规定。像赵广汉、韩延寿这样善于治理百姓的官员,难道不能称为“能”吗?盖宽饶、杨恽这样刚直的人,难道不能称为“贤”吗?即使他们有死罪,也应该宽恕,何况他们的罪过还不至于死!扬雄认为韩延寿控告萧望之是他作为臣子的过失。但韩延寿之所以犯上,是因为萧望之的激怒。汉宣帝没有明察,却让韩延寿独自承担罪责,这难道不是太过分了吗?

匈奴内部再起战事,匈奴闰振单于率领部众向东攻打郅支单于。郅支单于与他交战,杀死了闰振单于,并吞并了他的部众,随后又进攻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兵败逃走,郅支单于又占据了王庭,匈奴的局势依旧处于动荡不安的情况。

公元前53年正月,汉宣帝照例前往甘泉宫,在泰畤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虔诚地祭拜天神,祈求国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此时,朝堂因杨恽被杀一事余波未平,有大臣上奏说京兆尹张敞是杨恽的同党,认为他不应再担任官职。汉宣帝因为爱惜张敞的才能,就把这份奏章搁置一旁,没有立即处理。

张敞派属官絮舜去查办案件,絮舜却擅自回家,还口出狂言说:张敞顶多再做五天京兆尹,还能查什么案子!”张敞听闻后,当即就派人将絮舜逮捕入狱,日夜审讯,最终判了他死刑。临刑前,张敞派主簿给他传话说:这五天京兆尹当得如何?如今冬天已过,你还指望能多活些时日?随后就把絮舜给处死了。

不久,立春时节到来,负责平反冤狱的使者出巡。絮舜的家人带着尸体和张敞的命令,向使者申诉冤情。使者将张敞滥杀无辜一事上奏朝廷。汉宣帝本想让张敞自行了断,便先下发此前因杨恽案弹劾他的奏章,将其贬为庶人。张敞到宫前上交印绶后,选择了逃亡。

数月后,京师的治安出现了恶化,有了盗贼横行的迹象,冀州地区更是出现了大股盗匪。此时的汉宣帝想起了张敞以往的功绩,就派使者前往他的家中召他回来上班。当时张敞正被严厉的弹劾,当宣帝派的使者到来时,他的妻子和家人都被吓哭了,张敞却笑着说:我已是逃亡的平民了,若是郡吏前来,那就是要逮捕我;如今来的是使者,说明陛下要重新起用我了。随即他就整理行装,跟随使者进京上班了,还给宣帝写了奏折,说道:臣从前有幸位列九卿,担任京兆尹,后因斩杀属官絮舜获罪。絮舜本是臣厚待的下属,多次承蒙臣的恩惠。因臣被弹劾即将免职,他便回家休息,说臣只能再做五天京兆尹。他背恩忘义,伤风败俗。臣认为絮舜行为不端,才将他处死。臣承认自己滥杀无辜、审讯不公,即便伏法而死,也无怨无悔!宣帝随即就召见张敞,并任命他为冀州刺史。张敞到任后,迅速平息了盗贼之乱。

就在张敞平定了盗贼的事情后,朝中却发生了一件大事,太子与皇上的治国理念出现了分歧,皇太子性格温柔仁慈,喜好儒学。他见宣帝多用严刑峻法管理官吏,便在一次陪宣帝宴饮时,委婉地进言说:如今陛下用刑过重,应该多任用儒生。汉宣帝听后脸色一变,声音严厉的说道:汉家自有治国制度,向来是王道与霸道兼用,怎能单纯依靠道德教化,照搬周朝的治国方式?况且那些迂腐的儒生不懂得审时度势,喜欢厚古薄今,让人在名与实之间不知如何是好,这样的人怎能委以重任!说罢,他又叹息道:将来扰乱我汉家天下的,恐怕就是太子了!

针对此事,司马光说道:王道和霸道在本质上并无不同。在夏、商、周三代盛世,礼乐制度的制定与军事征伐的权力都掌握在天子的手中,这被称为王道;当天子势力衰弱,无法约束诸侯时,若有诸侯能率领同盟讨伐叛逆、尊奉王室,这便称为霸道。无论是王道还是霸道,施行的基础都是仁义,都需要任用贤能之人,奖赏善行、惩罚恶行,禁止暴力、诛除叛乱。它们的区别仅在于名位的高低、德泽的深浅、功业的大小以及政令的宽狭,并非像黑白、甘苦那样截然不同。汉朝之所以无法重现这三代的盛世,就是因为君主没有全力去施行先王之道,这并非是先王之道在后世无法推行。儒者之中有君子,也有小人。那些迂腐的儒生确实不足以治国,但是就不能选拔那些真正有才能的儒者加以任用吗?稷、契、皋陶、伯益、伊尹、周公、孔子,都是大儒,若汉朝能任用他们,将来所取得的功业又怎会止步于此呢?汉宣帝认为太子懦弱,难以担当治国重任,将来必会扰乱汉家天下,这一判断是正确的;但他说王道不可行、儒者不可用,就太过偏激了。这样的言论恐怕不利于教导子孙,也难以成为后世的治国典范。

淮阳宪王喜欢研究法律,聪明有才,他的母亲张婕妤深受汉宣帝的宠爱。因此,汉宣帝逐渐疏远太子,偏爱淮阳宪王,还多次感叹:宪王才是最像我的儿子!甚至动了改立宪王为太子的念头。然而,太子出身低微,汉宣帝年轻时得到许氏家族的帮助,即位后许皇后又被杀害,出于念旧之情,他始终不忍心废除太子。后来,汉宣帝任命韦玄成为淮阳中尉,因为韦玄成曾将爵位让给他的兄长,汉宣帝希望借此让宪王受到感化。从此,太子的地位才得以更加稳固。

匈奴呼韩邪单于兵败后,左伊秩訾王就为他出谋划策,建议他向汉朝称臣,入朝求助,这样才能使匈奴安定。呼韩邪单于征求大臣们的意见,众人都提出了反对意见,按照匈奴的传统,向来崇尚勇力,轻视劳役,以骑马作战立国,因此在众多蛮夷中享有赫赫威名。战死沙场是壮士的荣耀,如今兄弟争夺单于之位,不是哥哥获胜,就是弟弟取胜,即便战死也能留下威名,子孙后代还能长久的统治各国。汉朝虽然强大,但也不可能吞并匈奴。我们为什么要破坏祖先的制度,向汉朝称臣,羞辱历代单于,被各国耻笑呢?就算暂时能安定下来,日后又如何在蛮夷中称雄!左伊秩訾王反驳道:话可不能这么说,国家的强弱之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如今汉朝强盛,乌孙等国纷纷臣服。但是自从且鞮侯单于以来,匈奴就日益衰弱,难以恢复往日的强盛,即便能够勉强维持霸主的地位,也从未有过安宁的日子。现在我们向汉朝称臣还能生存,如果不称臣就只有灭亡一条路可走,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就在大臣们的议论声中,呼韩邪单于一锤定音,决定按照左伊秩訾王的建议向汉朝称臣,随后就率领部众向南迁徙,逐渐靠近汉朝的边塞,又派儿子右贤王铢娄渠堂到汉朝做人质。郅支单于在得知消息后后,也派儿子右大将驹于利受到汉朝做人质。

公元前52年二月,乐成敬侯许延寿去世。四月,新丰县出现了黄龙,这被视为祥瑞之兆。

丙申日,太上皇庙突发火灾;甲辰日,孝文帝庙也燃起大火。汉宣帝为此身穿素服,斋戒五日,以示对祖先的敬重与自责。

乌孙狂王再次娶汉朝解忧公主为妻,生下了儿子鸱靡。但狂王与解忧公主之间的关系没有表面那么和善,而且狂王性情暴虐,逐渐的失去了民心。得知这个情况,朝廷就派卫司马魏和意、副侯任昌出使乌孙。解忧公主认为狂王是乌孙的祸患,提议趁机除掉他。于是,解忧公主就设宴款待狂王,让埋伏的士兵趁机拔剑刺死他,但是没有刺中要害,狂王在受伤后就骑马逃走了。他的儿子细沈瘦听到自己的父亲被刺杀,就率兵包围了魏和意、任昌和解忧公主所在的赤谷城。数月后,都护郑吉调集各国军队前来救援,这才解除了危机。朝廷派中郎将张遵带着医药为狂王治疗伤势,并给他赐予了金帛来安抚他受伤的心灵。同时,朝廷还下令将魏和意、任昌逮捕,用囚车押回长安,最后被判处死刑。

当初,肥王翁归靡的胡妇之子乌就屠在狂王受伤时,惊恐之下就与各位翎侯逃到了北山,还扬言说匈奴的军队即将前来支援,许多人因此前来归附于他。到了后来,乌就屠趁机袭击并杀死了狂王,自立为昆弥。这一年,汉朝派破羌将军辛武贤率领一万五千士兵进驻敦煌,在哪里开挖水渠,囤积粮草,准备讨伐乌就屠。

解忧公主的侍女冯嫽精通史书,熟悉政务,曾持汉朝符节作为公主的使者,在西域各国备受敬重,被尊称为冯夫人,她嫁给了乌孙右大将。右大将与乌就屠之间的关系密切,都护郑吉就派冯夫人前去劝说乌就屠,告知他汉朝大军即将出动,如果不投降必将灭亡。乌就屠心里很害怕,就说道:我只希望能得到一个较低的封号,以求自保。宣帝召见冯夫人,亲自询问乌孙的情况,随后又派谒者竺次、期门甘延寿为副使,护送冯夫人前往乌孙。此时的冯夫人乘坐华丽的锦车,手持汉朝的符节,传召乌就屠到长罗侯所在的赤谷城,宣布立元贵靡为大昆弥,乌就屠为小昆弥,并给他赐予了印绶。破羌将军辛武贤因此就没有出兵,而是率军返回。后来,乌就屠没有完全归还各位翎侯的部众,朝廷又派长罗侯率领三校士兵屯驻在赤谷城,划分大、小昆弥的部众和领地范围,大昆弥管辖六万多户,小昆弥管辖四万多户。但实际上,大部分民众更倾向于归附小昆弥。

公元前51年正月,汉宣帝前往甘泉宫祭祀泰畤。

同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前来朝见汉宣帝,称自己是藩臣,不再直呼自己的名字,以此来表示对汉朝的臣服。汉宣帝看他这么识趣,就给他赐予了丰厚的礼物,包括冠带、衣裳、黄金玺、盭绶、玉具剑、佩刀、一张弓、四支箭、十柄棨戟、一辆安车、一套鞍勒、十五匹马、二十斤黄金、二十万钱、七十七套衣被、八千匹锦绣绮縠杂帛以及六千斤丝絮。在朝见结束后,汉宣帝就派使者引导呼韩邪单于先到长平去住宿歇息,自己则从甘泉宫前往池阳宫。宣帝登上长平阪时,就下诏说单于不必前来谒见,允许单于的左右当户群臣列队观礼,同时还有来自各个蛮夷部落的君长、王、侯数万人,在渭桥下列队迎接。宣帝登上渭桥时,众人高呼万岁。呼韩邪单于在抵达长安后,居住在朝廷专门为他安排的邸舍中。汉宣帝在建章宫设宴款待呼韩邪单于,并再次给他赐予了大量的珍宝。到了二月,汉宣帝就派人护送呼韩邪单于回国。呼韩邪单于却主动请求能留居在幕南光禄塞下;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也可退守汉朝的受降城。朝廷于是派长乐卫尉、高昌侯董忠和车骑都尉韩昌率领一万六千名骑兵,又征调边郡的数千士兵,护送呼韩邪单于出朔方鸡鹿塞,并诏令董忠等人留下护卫呼韩邪单于,协助他铲除那些不服从管理的叛党,还转运了边郡三万四千斛的粮食,供给呼韩邪单于的部众食用。在此之前,从乌孙以西到安息等靠近匈奴的国家,都畏惧匈奴而轻视汉朝,但是在呼韩邪单于朝见汉朝后,这些国家就纷纷开始尊崇汉朝。

此时的汉宣帝因为戎狄的归附,心里十分的得意,他非常感念那些功臣们为国家安定做出的贡献,就下令在麒麟阁为功臣们绘制画像,不仅描绘他们的容貌,还标注上各自的官爵和姓名。唯独霍光的画像没有写名字,只标注“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以此来彰显他的特殊地位。其余的功臣依次为张安世、韩增、赵充国、魏相、丙吉、杜延年、刘德、梁丘贺、萧望之、苏武,共十一人。他们都为国家立下了不世功德,声名远扬,汉宣帝以此来表彰他们,明确记载他们是中兴汉朝的辅佐之臣,功绩可与古代的方叔、召虎、仲山甫相媲美。

此时,新蔡县又出现了凤凰聚集的祥瑞景象。

三月,建成安侯黄霸就去世了。五月,于定国被任命为丞相,封为西平侯;太仆沛郡人陈万年被任命为御史大夫。

汉宣帝召集了很多儒生,让他们讨论五经的异同之处,萧望之等人将讨论的结果汇报给宣帝,由宣帝亲自裁决。随后,朝廷又设立了梁丘《易》、大夏侯《尚书》、小夏侯《尚书》、《谷梁春秋》博士,极大的推动了学术文化的发展。

此时由于乌孙大昆弥元贵靡和鸱靡相继病死。解忧公主就向朝廷上书说:如今我年事已高,很是思念故乡,希望能回到汉朝,死后可以葬在家乡!汉宣帝也十分怜悯她的处境,就派人前去将她接回了汉朝。冬天的时候,解忧公主抵达京师,朝廷给予了她公主应有的待遇。两年后,解忧公主去世。解忧公主在公元前101年远嫁乌孙,在乌孙生活了近50年,期间历经了三朝三嫁,不仅推动了汉乌联盟、向西域传播了中原文化,还助力汉朝稳固了对西域的掌控,她的一生波澜壮阔,为民族交流与国家安定立下了不朽功勋。

元贵靡的儿子星靡继位为大昆弥,但是他年幼体弱,难以掌控乌孙那复杂的局势。见此情形,冯夫人就向朝廷上书说:我愿意出使乌孙,镇抚星靡。朝廷也是被她的大义所感动,就派她前往乌孙。此时都护韩宣也上奏,他建议赐予乌孙大吏大禄、大监金印紫绶,以此来辅佐大昆弥。朝廷采纳了这一建议。后来,段会宗担任都护,他积极招抚那些逃亡的部众,使乌孙的局势逐渐安定下来。星靡死后,他的儿子雌栗靡继位为大昆弥。

皇太子宠爱的司马良娣病重,临终前对太子说:我并非命该如此,而是被其他的姬妾诅咒才死的。皇太子也是傻傻的相信了。等到司马良娣去世后,太子由于悲痛过度,又加上身患疾病,就变得郁郁寡欢起来。宣帝见此情形,就让皇后去挑选一位合适的女子侍奉太子,最终选中了元城人王政君,将她送入了太子宫。王政君是前绣衣御史王贺的孙女,在丙殿被太子召见。在一次宠幸后,王政君便怀有身孕。这一年,她在甲馆画堂生下了皇子刘骜,这是汉朝的嫡皇孙。宣帝非常的喜爱这个孙子,亲自为他取名为骜,字大孙,还经常将他带在身边。

公元前49年,呼韩邪单于再次前来朝见宣帝,二月就返回了匈奴。起初,郅支单于认为呼韩邪单于兵力衰弱,投降汉朝后肯定无法再自立为单于,便率领部众向西迁徙,企图攻占匈奴的西部地区。屠耆单于的小弟原本侍奉呼韩邪单于,此时也逃到了西部,随后又收拢了两位兄长的残部,聚集起了数千人,自立为伊利目单于。在一次与郅支单于的交战中,伊利目单于就被郅支单于给杀死了,还吞并了他的五万多部众。这时的郅支单于听说汉朝出兵援助呼韩邪单于,便留在了西部地区;他知道自己没法统一匈奴,就继续向西迁徙,靠近了乌孙的边境,并派使者去见乌孙小昆弥乌就屠,试图与乌孙联合。可是乌就屠却杀死了使者,还派了八千骑兵假意去迎接郅支单于,实则已经设下了埋伏。但郅支单于眼光何等的毒辣,很快就识破了他的计谋,随后率兵迎击,经过一番交战,乌孙军队落败。此战过后,郅支单于又向北吞并了乌揭、坚昆、丁令三国。期间他又多次派兵去攻打乌孙,多次取得了胜利。坚昆向东距离匈奴单于王庭有一千多里,向南距车师有五千里,郅支单于便在此地建都,逐渐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本年三月,天空中出现了彗星,它们从王良、阁道星座进入紫微宫,古人认为这是天象在示警。不久之后,宣帝就病重了,他或许是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就开始挑选可以托付后事的大臣,他召来了外戚侍中乐陵侯史高、太子太傅萧望之、少傅周堪入宫,又任命史高为大司马、车骑将军,萧望之为前将军、光禄勋,周堪为光禄大夫,三人接受遗诏辅佐朝政,一同掌管尚书事务。到了十二月,汉宣帝就在未央宫驾崩了。

班固对宣帝进行了一番评论,她说道:孝宣皇帝治理天下,赏罚分明,十分注重考核名实相符。无论是处理政务的官员、研究文学的学者,还是精通法理的人才,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至于各种技艺工匠制作的器械,自元帝、成帝以来就很少有人能比得上。这足以说明当时的官吏称职,百姓安居乐业。当时正值匈奴内乱,汉宣帝又顺应时势的发展,协助呼韩邪单于在匈奴站稳脚跟,这种威势让北方的夷狄心服口服,单于也非常仰慕汉朝的仁义,直接选择俯首称臣。他的功绩可以说是光耀祖宗,为后世君主树立了典范,堪称是中兴之主,他的德行可与殷高宗、周宣王相媲美!

癸巳日,太子即位为皇帝,又前往高庙拜谒,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皇太后,从此汉朝又开启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