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针途 > 第70章 儿科惊风辩急缓

第70章 儿科惊风辩急缓(2 / 2)

“麻疹内陷,肺闭喘咳!”陈先生惊道,“危证也!”西医检查:合并肺炎,心功能不全。立即给氧、强心、抗感染。

然病情继续恶化。林闻溪细诊:疹毒内陷,正气不支。当扶正透疹,宣肺开闭。

“可用麻杏石甘汤合生脉散加减。”他提议,“麻黄宣肺透邪,杏仁降气,石膏清热,人参扶正助透疹。”

西医反对:“心功能不全,怎可用麻黄?”林闻溪坚持:“少量麻黄配人参,宣透而不耗气。若疹毒不透,肺闭更甚!”

麦克莱恩再次裁决:“危重时刻,当用非常之法。但须密切监测心功能。”

用药后,奇迹再现:疹点渐透,喘促渐平,患儿转危为安。

经此数例,儿科中西医合作渐入佳境。西医重急救支持,中医重辨证调理,相得益彰。

林闻溪总结出“儿科急症中西医结合诊疗规程”:一、急症先抢救,维持生命体征;二、迅速辨中医证型,确定治则;三、中西药并用须注意相互作用;四、恢复期重中医调理,固本培元。

麦克莱恩大为赞赏:“此规程颇有价值,可推广试行。”

然而风波又起。一患儿服中药后出现皮疹,家属质疑中药过敏。调查发现,实为药房误将蝉蜕作僵蚕所致。

“药材质量关乎人命!”林闻溪愤而追责,“儿科用药,尤须谨慎!”

此事促使医院加强药材质量管理,林闻溪被聘为药事监督员。

年终总结时,儿科成为中西医结合典范科室。麦克莱恩特别表扬:“在儿科领域,中西医结合显示出独特优势——西医长于急症抢救,中医善于调理恢复,二者互补,造福患儿。”

周振邦仍不服:“不过是经验之谈,缺乏科学验证。”林闻溪回应:“经验是科学的先导。历代儿科医家积累的经验,正是宝贵的科研素材。我们正尝试用现代方法研究中药机理,如安宫牛黄丸的神经保护作用...”

他在日记中深沉写道:“儿科谓之哑科,盖因幼儿不能自诉疾苦,全凭医者细心体察。中西医于此,各有所长:西医精于检查诊断,中医善于望闻问切。二者结合,方得周全。尤惊风痘疹诸急症,辨证精确关乎生死,医者岂可拘泥门户之见?”

月光如水,照着儿科病房的暖灯。在这里,生命的脆弱与坚韧每日上演,而医者的责任,就是在这脆弱与坚韧之间,架起一座生命的桥梁。

林闻溪轻轻走过熟睡患儿的病床,心中澄明:无论中西,医学的终极关怀始终是生命的尊严与健康。而这条融合之路,虽漫长艰辛,却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