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寂静无声。来自世界顶级医院的专家竟为中医辩护!
“但是机制不明...”还有人质疑。哈里森回应:“医学史上,许多有效疗法机制初时不明确。阿司匹林应用百年后,我们才明白其作用机制。不能因机制不明而否定疗效。”
林闻溪补充道:“我们正在开展基础研究。初步发现,大承气汤能调节肠道菌群,减少内毒素入血,这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又一个病例被展示:一位糖尿病足患者,西医建议截肢,经中药外敷和内服,伤口愈合,保肢成功。系列照片显示伤口逐渐愈合的过程,令人震撼。
麦克莱恩教授做总结陈述:“诸位,医学的终极目的是解除病痛。中西医结合科可能不完美,但它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用最低的成本、最少的创伤,解决最复杂的问题。”
他展示一组数据:中西医结合科的平均药费是纯西医治疗的三分之二,平均住院日缩短20%,患者满意度提高30%。
“在医疗资源有限的当下,这意味着什么?”麦克莱恩反问。
听证会进入投票环节。最终,中西医结合科不仅获得保留,还被批准增加经费和床位。
会后,哈里森找到林闻溪:“年轻人,你们用疗效证明了价值。但我希望你们不要满足于此。中医需要现代化研究,需要用科学语言向世界讲述自己的故事。”
他拿出一份合作协议:“约翰斯·霍普金斯医院愿意与你们合作,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从糖尿病足开始,如何?”
林闻溪激动地接过协议:“这正是我们需要的!用现代方法研究传统医学,让中医走向世界。”
当晚,中西医结合科举行简单庆祝。赵海桥主任举杯:“今日之胜,非我辈之胜,乃疗效之胜,患者之福。然前路仍长,望诸位不忘初心,继续努力。”
梁启远悄悄对林闻溪说:“知道吗?那个匿名举报者...其实是我父亲。他是老一辈西医,坚信中医不科学。但今天会后,他打电话告诉我,他改变了看法。”
林闻溪惊讶不已。梁启远继续:“他说:‘疗效是最好的辩论。看到那些病例,我无法否认中医的价值。’”
月光如水,林闻溪在日记中写道:“今日以疗效证我之道,非为争胜,乃为求真。医道无涯,唯效是验;中西之争,终将融通。哈里森博士之转变,梁父之认同,皆因眼见为实。故中医之未来,不在口舌之争,而在临床之功;不在固守传统,而在创新发展...”
他合上日记,望向窗外。中西医结合科的小楼在夜色中静静矗立,仿佛一个象征——象征古老智慧与现代科学的交融,象征医者开放的胸怀与不懈的求索。
这条路还很长,但今天,他们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用疗效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赢得了应有的尊重。而这一切,仅仅是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