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出发前的准备(2 / 2)

学生们自发地以兴趣和未来专业为导向,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展开了激烈的头脑风暴。

“喂喂,有没有想学建筑的?咱们组个队,去看看梁思成和林徽因设计的那些建筑怎么样?”

“心理学!吴哲,你肯定对心理学感兴趣,北大心理学系可是全国第一!咱们去看看,能不能偷偷旁听一节课!”

“法学!法学!有没有人想去中国政法大学的?我想去看看,正义的殿堂到底长什么样!”

喊出最后一句话的正是苏晓蔓。

在经历了家庭的巨大变故后,法律这个词对她而言不再是教科书上冰冷的条文,而是充满了敬畏与力量。她看着身边的陈静眼神里充满了邀请。

陈静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记者记录社会。法律与社会本就密不可分。她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好!我们的课题就叫《从最高法到模拟法庭——探寻中国法治进程的脚步》!”

两个女孩一拍即合。

杨明宇看着眼前这幅热火朝天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一场旅行的意义,从来不在于你看到了多少风景,而在于这场旅行在你心里留下了什么。对于这群即将踏入高三战场的准毕业生而言,一次目的明确的“寻梦之旅”,远比十次漫无目的的观光更有价值。

这不仅是一份暑假作业,更是一次集体的职业生涯初体验,一次将遥远梦想拉到眼前观看。它能让学生们在跨入高三前清晰地看到自己奋斗的目标究竟是什么模样,那不再是“我要考一个好大学”这样模糊的口号,而是“我要在协和挥洒汗水”、“我要在中国政法的图书馆里查阅法条”、“我要在清华敲下改变世界的代码”这样一个个触手可及的场景。

当目标变得具体,奋斗才有了最坚实的落脚点。

十分钟很快就过去了。

杨明宇回到讲台前看着一张张因为兴奋而涨红的脸。

“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了。”他笑着说,“从明天开始,各个课题小组的组长把你们的详细计划书交上来,包括你们想去的地方、想了解的问题、以及你们的初步思考。我会帮大家审核,并尽我所能为大家的研究提供最大的便利。”

“同学们,记住。这次北京之行,是我们送给高二的毕业礼,更是我们吹响高三冲锋的集结号。”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而北京,就是我们这艘大船在驶向那片星辰大海前停靠的第一个港口。”

“现在,准备好你们的行囊、你们的课题、以及你们那颗即将被梦想点燃的心。”

“我们的高三从这个暑假正式开始!”

教室内,每一个学生的眼中都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14班向着首都,向着未来,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