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明:我朱高煦,海外立国大汉 > 第407章 朱高煦对于谦的定位与抉择

第407章 朱高煦对于谦的定位与抉择(2 / 2)

不再去想,朱高煦现在想的是大汉朱瞻壑有没有对大明发起进攻,有没有开始靖难。

后面大汉来消息,也没有说这方面的事情,朱高煦心头一时都有些好奇。

良久,朱高煦一时都有些昏昏欲睡。

咸咸的海风,伴随着骄阳的照耀,躺在椅子上,是真的让人有些犯困啊。

至于什么风景靓丽,无论多好看的风景,当看多了之后,反而觉得了一般,也就这个样子了。

风景,依旧还是那股新鲜感存在,才会让人眼前一亮。

就在这时,于谦缓缓来到朱高煦身旁。

“臣多谢王爷指点迷津,臣受教!”

朱高煦看着于谦行了一个大礼,站起身,将于谦扶起。

“起来吧,既然你都知道了,那就去改正,没什么大不了。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嘛,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且哪怕就是圣贤之人,就一定没有过错吗?更何况是人。”

朱高煦很是欣慰,于谦能够改正,他也格外期待于谦最终的成就。

论潜力,于谦的潜力在他看来,是足够优秀的。

一旁的朱芸清也是松了一口气,拉着于谦的手,丝毫没有还在这里的朱高煦,为于谦高兴着。

于谦也是紧紧握着朱芸清的手,坚定的对着朱芸清点点头,似乎在表示自己已经没事了一般。

朱高煦见状,无奈摇头。

“去给我和于谦准备一壶酒,正好天气不错,跟他好好喝一杯。”

朱芸清这才匆忙收回手,红着脸下去准备。

在朱芸清下去后,朱高煦又瞪了一眼于谦。

“于谦啊,你可是将我心头肉给夺走了,你说当初怎么就看上你这么一个不解风情的书呆子了呢?”

“王爷,这话臣不敢苟同,臣可不是书呆子,也不是不解风情,只是以往心思没有放好,以后不会的。”

于谦说完,两人都笑了。

站在船头,扶着桅杆,于谦再度开口。

“王爷,刚才的事情,臣已经想明白了,臣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心中产生了一些困扰。”

于谦缓缓将事实说来,经过他如今的仔细沉思,才明白他的心态在不知不觉中出现了改变。

他还是受到了陈骥与龚仁的影响。

他和陈骥与龚仁,基本可以说是同期的,且当初进入国子监时,他又是最年轻的。

然而在步入仕途后,因为陈骥与龚仁表现得优秀,他有些着急,渐渐有些跟不上,他着急了,但自己却是完全没有感受得到。

心态上,渐渐发生了改变,却不自知。

若不是这次朱高煦给他指出来,跟他说这些,他恐怕还没有想到这些。

这也是同样的谏言,但当初有那一颗初心在,如今却是夹杂了一些杂质。

朱高煦静静的听着,听完之后,肃声道:“尽管所有人都看好你,但如今表现出来的,你确实有些不如陈骥与龚仁了。

而且还有一点,他们两人,也是真的不差,属于后天发力,当初我也有些看走眼了。

你们三人,可以说有些不分伯仲。

你需要努力了,别被他们甩得太远。

但也不要因此有所急躁,无论做任何事,焦虑急躁之中只会让自己方寸大乱而不自知。

尤其是自己的心态,不要去受到那些影响,该怎么做,就怎么去做,时间还长,何必急于一时。”

看着于谦在一旁认同的点头,朱高煦继续说道:“你要记住,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你进行总结,这是不错的,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

但过去的事情,在总结吸取教训之后,就不要再去留念,而是要将目光向前看。

如何利用过去发生的事情的总结,然后做得更好,才是最为重要的。

还有就是已经发生的事情,也不要有什么谏言了,已经是属于过去式了。

如果正在发生,你可以像刚才那样去做。

这点,需要你分清已经过去与进行中,以及进行之前的筹备中。

每个阶段的不同,你需要提醒的,或者你需要谏言的点,都是不一样的。

这点,王玉就做得非常好。

你跟着他学了这么久,最重要的精髓你却是没学到,看来你还是不够认真仔细。

多注重一些细节,行事不能太糙,不然要出大问题,明白了吗?”

“王爷,臣知道了,以后一定注意!”

于谦一脸的苦涩,王玉其实教了他不少,但他记下的点,似乎是有些走偏了。

他虽然犟,但也并不是不讲道理的犟,自己需要反思的,如今于谦自己也清楚。

看着于谦似乎是真的知道了,朱高煦也没有再说这些。

对于谦这样的人,点到了,差不多就可以了。

聊了一会,朱高煦突然问向于谦。

“如今大汉朝廷分为国事院与军机处,文与武,将会彻底分开。

你虽然在南亚处理事务,但这些事你应该也知道。

陈骥与龚仁已经选择进入国事院,你想要进国事院,还是军机处?”

“王爷,臣还可以再选择吗?”

这些事情,于谦都是知道的,但如今朱高煦让他重新选择,于谦一时都有些惊讶。

他其实一直以为自己将来会进国事院。

朱高煦点点头,确定是真的。

其实对于谦的定位,朱高煦是想要让于谦入军机处的。

于谦处理内政方面,确实可以,但在军事上,亦或者出谋划策上,也有不凡的表现。

现在军机处还没有人能够挑大梁,他是希望于谦能够进入军机处的。

历史上能够胜任兵部侍郎,并且在发生土木堡事件后打赢京师保卫战,已经能够说明于谦的潜力了。

于谦不断思考着,这关乎着他仕途在今后的走向。

其实朱高煦的意思,他也已经明白了,但他自己也想要考虑清楚。

军机处与国事院,一旦选择,今后可就没办法更改了。

许久,于谦有了决定,坚定的看向朱高煦。

“王爷,其实不瞒您说,臣当初就是想要入兵部。

现在兵部被拆分,绝大部分职能都被纳入军机处体系内,臣便去军机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