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明:我朱高煦,海外立国大汉 > 第408章 既无外部竞争,便创造内部竞争力!返回大汉

第408章 既无外部竞争,便创造内部竞争力!返回大汉(1 / 2)

朱高煦一脸凝重的看着于谦,对于于谦的这个回答,并没有多大的意外。

“于谦,你可想清楚了?这次你一旦做下决定,后面可就改不了了。”

这个回答,其实符合朱高煦心中所想,但这件事又极为重要,他不得不问清楚。

在大汉,一旦选择了文与武,后面想要协调出来,基本是很难实现了。

他可不想带头破坏规矩,一旦可以随意更改,那么之前定下的那些制度,都将会作废。

今年为武,明年为文,又有什么意义?

文与武的晋升机制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可以说完全就是两条道,哪怕就是于谦,只要现在确定下来,以后他也不会再给于谦更改的机会了。

这次询问于谦,也是因为当初做过军与政两个方面的事情,且定下国事院与军机处两大结构时,于谦也并没有在王城,而是在南亚。

原本处理过两边事务的人,在最终的决定之前,朱高煦都询问过,都进行过二次确定。

如今对于谦,他也没有破坏规矩,只是询问的这个时间,晚了一些罢了。

于谦闻言,坚定的向着朱高煦一礼。

“王爷,臣已经确定,选择进入军机处。”

于谦有着自己的考量,朱高煦的影响,反而不是主要因素。

如今的大汉,并不缺少内政上的人才了,且如今治理南亚之地下来,更是让他坚定这个想法。

他在南亚,做的许多事,其实还要靠着陈骥与龚仁分享的经验。

正是因为这个经历,他知道自己想要做得比陈骥与龚仁更好,基本也难了。

本身不缺这方面人才的情况下,他更加倾向于去往军机处。

这也是他原本的初心,他当初一直想去的,就是兵部。

如果内政方面缺少人才,为了大汉,于谦还是会选择入政,但如今,没有了这些负担,他也能够直接做出选择。

听着于谦的确认,朱高煦欣慰的点点头。

“既然你确定了军纪处,那你想好去军机处哪里了吗?

如今你还无法直接进入军机处成为军机大臣,这个你应该清楚,先在

只要你不犯浑,以你的本事,应该两三年就可以晋升至内阁大臣。

不过在此期间,我可以允许你兼任军机顾问,也就是有事需要商议之时,你可以和军机处的其他人一同参与。”

军机处下设防务部、参谋部、后勤保障部、军情部等等,至于思想政治部,后面朱高煦又将其分离,独属于一部,不受国事院与军机处约束,直接听命于朱高煦,也就是大汉的王。

这也是因为思想政治部的独特性,因为这是可以让皇权下到忠诚的一个途径,朱高煦不允许有任何人可以染指。

而在国事院与军机处,会有各自的监察部,这才是真正的监察机构。

思想政治部,只负责思想,没有多少实权,却又地位不低。

同时军情部在军机处内,又是独立的一部,由朱高煦直接统辖。

如今朱高煦让于谦选择,也就是这些部门,于谦都可以自己选择去往自己心仪的部门。

因为这些都是属于在军机处的框架之内的,彼此之间的晋升,不会存在文与武这样的隔阂。

于谦也在认真的思索着,这个有多重要,不用朱高煦说,他都能够知道。

思考一会,抬头看向朱高煦。

“王爷,臣想好了,臣想要去防务部!”

防务部,也就是负责原本的都督府的主要职责,包括征兵、训练、武器装备等等太多的事务,都是由防务部进行制定,再由朱高煦进行审核同意。

防务部除了没有实际的调兵权力,其他权力,可以说是其余各部最为重要的。

但又只是这样了,因为出兵的制定,也就是战略战术等等这些,又是由原本兵部拆分出来的参谋部在负责。

粮草、物资的供给等等,又是由原本兵部拆分出来的后勤保障部负责。

可以说缺少任何一环,大军想要调动,不好意思,都不行。

于谦想要去防务部,也是事情最多,体量最大,极为重要的一部。

可以说大军的战力究竟如何,防务部制定的那些决策,就显得至关重要。

朱高煦听后,顿时笑了。

“哈哈,果然不出我所料,你有这个心,很不错,那你便入防务部吧。

在进入之前,你先去武院接受为期三个月的了解,你要了解清楚如今的军机处,尤其是防务部有哪些职责,以及如今正在做的有哪些。

同时还要了解现在大汉的大军是如何作战的,以及其他各种细节。

这三个月,对你而言尤为重要。

因为你之前只是大致知道一些,但详细的,你并不清楚。

跟你说这些,是告诉你不要觉着去武院这三个月是让你放松的,相反任务很重。

你只有这三个月的时间,必须要将整个军机处下辖各部了解,同时还要完全了解整个防务部。

不然,你去了防务部,会无法展开工作,更会无法适应。

我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给你去慢慢适应,你和其他人不同,如果这些时间内无法做到,那你就去参谋部吧。

如果你觉得无法承受这个强度的压力,你可以直接选择去参谋部或者其他部门,都是可以的。”

朱高煦说得极为严肃,防务部的事情有多少,他可清楚得很。

可以说于谦这三个月的强度,比以往做的那些事,都只高不低。

如今大汉的军队模式,与以往历朝历代,都有着很明显的差别,于谦之前所学所看的,所起的作用有,但并没有那么的大。

如今的大汉武院,也已经从当初只不过是培养一些中低层将领,到如今涵盖各个方面,可以说非常的全面。

能够从武院出去的人,可以说只要不犯浑,只要正常发展,将来都不会差。

武院在大汉的地位,其实与国子监相差不大,只不过是一文一武,都是旨在为中枢输送人才的。

以往想要入军,非常容易,尤其是在大明之时,朝廷可是巴不得百姓踊跃成为军户。

但在大汉,想要入军,是需要考核的,通不过考核,连入军的资格都没有。

因为在大汉入军,能够享受到福利,这是大明的军户所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