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2 / 2)

秦牧淡然一笑,反问道:

\"主公可曾记得,臣何时食言过?\"

刘备闻言一怔。

回想这一路走来,无论敌我悬殊有多大,秦牧始终运筹帷幄,从未失手。

即便此次面对实力远超刘表、孙策的曹操,想必也不在话下。

想到这里,刘备心中疑虑尽消,朗声道:

\"军师神机妙算,既说十日破敌,必能马到功成!\"

\"孤便于子敬在此静候捷报!\"

宛城前。

\"这霍峻当真是一员虎将。\"

\"刘备从何处发掘这等人才,还敢委以重任......\"

曹操望着久攻不下的城池,既恼恨又艳羡。

五万大军围城月余,本以为区区五千守军,拿下宛城易如反掌。

谁料霍峻率部死守,任凭曹军轮番进攻,始终**。

此刻曹操才惊觉,自己遇到了真正的劲敌。

\"听说刘备攻克襄阳后,秦牧举荐了不少默默无闻的贤才,都被委以要职。\"

曹操身后,郭嘉低声推测:“霍峻此人,想必也是秦牧举荐。”

“秦牧推举?”曹操眼中闪过讶异,随即感叹道:“不想这秦牧不仅足智多谋,竟还有识人之明。刘备得此良才,当真是天赐机缘。”语中难掩对刘备的艳羡。

怅然片刻后,曹操收敛心神问道:“子孝所部现在行军至何处?”

郭嘉立即回应:“按行程推算,子孝将军应已过颍川,正沿汝水进入汝南。妙才将军所部此刻应当刚过许都。”

曹操再次望向宛城方向,轻挥马鞭叹道:“刘备这舆论造势,当真掐准了我们的要害。明日全军拔营北返,该去收拾袁术了。若再不出面,朝廷威严真要荡然无存。”

原来半月前刘备上表天子,请曹操出兵讨伐逆贼袁术。随后许都便流言四起,有说曹操欲效仿袁术称帝,又传袁绍震怒于袁术僭越,欲借道讨逆。舆论狂潮将这位大汉司空推至风口浪尖。

虽知是刘备手段,曹操却不得不收兵转向——毕竟持天子令诸侯者,岂能放任**不讨,反倒攻打汉室宗亲?宛城久攻不下,若再失尽人心,便是满盘皆输。故十日前已密令各军分批北撤,如今围城兵马仅剩两万余众。

第三次强攻未果后,曹操终于放弃了攻克宛城的念头,下令收兵回营。

铜锣声响彻战场,曹军有序撤回营地。

主帅大帐内。

曹操独自饮酒消愁,正与郭嘉等人商议次日撤军事宜。

\"刘备与孙策在夏口对峙已逾两月。\"

\"刘备占据荆州地利,孙策则掌控水军优势,双方势均力敌。\"

\"以在下所见,这场对峙至少持续半年才见分晓。\"

\"若我们讨伐袁术顺利,或许还能借胜势回师再攻宛城。\"

\"届时联合孙策夹击,便可遏制刘备的扩张势头。\"

郭嘉见主帅情绪低落,便出言宽慰。

曹操神色稍霁,目光落在夏口方位,露出一丝笑意。

\"奉孝所言极是,孙策可比刘表那个守成之辈强多了。\"

\"我看这小子野心勃勃,此番不拿下荆州决不罢休。\"

\"就让他们继续消耗,待我解决袁——\"

话音未落。

典韦疾步入帐,呈上紧急军报。

\"禀主公,夏口急件!\"

\"刘备大败周瑜,重创江东水师!\"

\"周瑜中箭负伤,仅率万余残部退守柴桑!\"

曹操勃然变色,手中玉杯应声而碎。

帐内顿时哗然。

众谋士将领无不震惊失色。

曹操猛然起身,夺过军报细看。

\"黄盖诈降被秦牧识破,周瑜火攻不成反遭火烧,四万大军几近覆没...\"

\"黄盖、蒯越、刘琮、陈武皆战死...\"

战报内容字字惊心,如雷贯耳。

曹操呆立良久,连吸数口凉气才勉强镇定。

\"四万大军占尽上风,竟败于刘备之手?\"

\"刘玄德得此秦牧,犹如困龙入海,其势已不可阻挡...\"

曹孟德长叹一声,神情复杂地将战报递给郭奉孝等人。

郭嘉快步上前细看帛书,眉宇间的疑惑逐渐化为叹服之色。

\"周公瑾此番布局堪称精妙,却仍被此人看破。\"

\"这秦子璟谋略之奇,近乎妖异。\"

\"正如明公所言,刘备得此良助,我等遏制之计恐难奏效。\"

郭嘉捧着战报反复研读,言语间尽显感慨。

中军帐内叹息声此起彼伏。

曹操收起思绪,沉声下令:

\"孙刘之战胜负已定,刘备荆州根基已固,再攻宛城徒劳无益。\"

\"传令全军,不必等明日,今夜即刻拔营北返。\"

原本主张继续攻打宛城的众将闻言,皆默然不语。

正在此时,探马再报:

\"禀明公,宛城以南二十里发现万余刘军,打着关字旗号!\"

帐中顿时哗然。

郭嘉眉头紧锁:\"此必是刘备击破东吴后,立即调遣关羽率襄阳守军来援!\"

曹操以指抵额:\"刘备用兵神速,刚破周瑜就敢分兵来救。\"

\"关云长勇冠三军,若让其进驻宛城,我军北归许昌恐生变数。\"

郭嘉心知主公所虑:

原本五万大军对阵一万五千守军,进退自如。

如今形势逆转,纵使关羽再悍勇,先前也不敢轻举妄动。

曹操大军已撤离近三万,营中余部不足两万。此消彼长间,先前的兵力优势荡然无存。此刻若仓促退兵,士卒必然军心动摇,而刘备军刚击溃江东兵马,正是士气如虹之时。

曹操欲全身而退,关羽岂会坐视?

\"明公,在下有一偷梁换柱之策,或可震慑云长。\"郭嘉轻抚短须,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如此我军便能悄无声息撤离宛城。\"

曹操闻言精神一振。待郭嘉附耳献计后,他抚掌大笑:\"妙计!关云长虽勇,却未必能识破此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