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曹军尽撤城围,将两万兵马尽数集结于北营。午后,关羽率万余人马入城与霍峻会师。
秦牧深知关羽心思。自镇守襄阳以来,眼见张飞等人建功立业,这位二将军早已按捺不住。如今奉命讨曹,正是他大显身手之时。
\"将军且慢。\"霍峻劝道,\"曹军毕竟训练有素,非荆州军可比。彼虽撤走大半,仍有两万之众。贸然出击恐非上策。\"
秦牧一番冷静的分析,让关云长暂时按捺住了胸中战意。
羽将长刀收回鞘中,沉声问道:\"依军师之见,我军何时才能出击破敌?\"
刘辟、龚都二将同样急不可耐地盯着秦牧。这两位将领虽追随刘玄德多年,却多在外镇守,鲜有立功机会。此番随关将军北上,自然不愿错过建功良机。
\"依曹操用兵之道,\"秦牧轻抚长须,\"必先令大军撤退,自领精兵断后。如此既可防备我军追击,又能避免大军溃散。\"
\"待其主力拔营之时,便是我军出击之机。\"
关云长眼眸一亮,立即传令:\"加派斥候紧盯曹营动向,若见其主力撤离,即刻来报!\"刘龚二将抱拳领命。
此时,始终沉默的霍峻突然开口:\"云长将军,末将发现昨日曹营有一桩怪事。\"
关羽扬了扬手示意他继续。
\"就在将军率部抵近宛城前,约三千曹军自北而来,入驻曹营。观其旗号,分明是曹操增派的援军。\"
此言一出,关云长凤目微眯。按理说曹操既知孙伯符在夏口兵败,又闻我军驰援宛城,本该立即撤兵。可偏偏此时竟反其道而行,增兵宛城?
\"军师以为曹操此举何意?\"关云长转向秦牧,\"莫非他改变主意,要全力攻打宛城?\"
秦牧沉思片刻,缓声道:\"当初我军主力与孙策对峙时,曹操尚且迫于各方压力,分兵讨伐袁术...\"
文中信息较多,
◆◆◆◆◆
\"主公刚大败孙策,南方威胁已除,曹操理应无暇全力进攻宛城。\"
\"这不像他一贯作风。\"
\"依我看,不如暂缓行动,先探明曹军虚实。\"
秦牧选择稳妥为上。
他虽自信十日内可击溃曹操,但也不敢过于轻视对手。
曹操用兵如神,更有郭嘉这等顶尖谋士辅佐。
这样的完美组合,远非刘表蒯越、孙策周瑜之流可比。
稍有不慎,必将付出惨痛代价。
关羽虽求战心切,见秦牧已有定夺,便不再多言。
毕竟连主公对其都言听计从,他又何必质疑这位军师的决断?
关羽强压战意,继续坚守宛城。
...
五日转瞬即逝。
这些天每日都有数千曹军自北而来。
同时从许都方向运来的粮车络绎不绝。
种种迹象表明,曹操确在调兵遣将,大有全力攻城的架势。
黄昏时分,北门城楼。
秦牧与关羽等将领远眺曹营。
只见北方烟尘滚滚,又一支数千人的曹军正列队入营。
\"五日来,增兵已超万人!\"
\"军师,看来他当真要全力攻打宛城!\"
关羽紧锁眉头,沉声说道。
霍峻忧心忡忡地抱拳:
\"以现有兵力,恐怕只能固守待援。\"
\"云长将军,是否该速请主公亲率大军前来?\"
刘辟等将领纷纷附和。
局势至此,仅靠关羽带来的一万兵马,显然难以破敌。
若要击溃曹操,唯有刘备亲率大军前来方有胜算。
\"三百六十五,三百六十六......\"
清亮的计数声打破了军帐中的讨论。
张飞等人不约而同将视线投向秦牧。
这位年轻谋士正凝望曹营方向,手指轻点,口中念念有词。
众将面面相觑,皆露出困惑神色。
\"先生究竟在计算什么?\"
张飞按捺不住问道。
秦牧恍若未闻,依旧全神贯注地继续计数。
营帐内渐渐安静下来,众人虽然满腹疑云,却不敢再出言打扰。
\"今日竟比昨日少了两百道炊烟!\"
秦牧突然击掌而叹,眼中闪过锐利光芒。
他转身指向曹营方向,沉声道:
\"翼德将军,破敌良机已至。\"
\"今夜全军出击,必能一鼓作气攻破曹营!\"
此言一出,张飞原本疑惑的面容顿时浮现震惊之色。
......
\"先前曹军未增兵时,先生主张按兵不动。\"
\"如今曹军看似增援过万,先生却反其道而行之。\"
张飞拈着长须,满脸不解。
帐中诸将纷纷点头附和。
秦牧从容一笑:
\"将军何以确信,那些真是援军?\"
张飞闻言一怔。
每日分明有数千曹军列队入营,这不是明摆着的增兵吗?
关羽遥指曹营北方扬起的漫天尘土说:
\"眼睛看见的未必是真,说不定是曹贼使的诈术?\"
\"要探明曹军虚实,只需查点他们营地上空的炊烟数目便知。\"
秦牧意味深长地说着,手指同样指向曹营方向。
关羽恍然大悟,原来方才秦牧专注念叨,是在计算曹营升起的炊烟。
明白之后,关羽与诸将反而更加困惑。
\"军师,为何数炊烟就能知道曹操是否增兵?\"
立在关羽身侧的年轻将领满脸疑惑地问道。
这位正是关羽义子关平。
\"人总要吃饭。\"
\"吃饭就要生火,人多火堆就多,人少火堆就少。\"
\"生火必然冒烟,每缕炊烟代表一口灶。\"
\"若曹操持续增兵,吃饭的人多了,炊烟自然跟着增多。\"
\"但据我连日观察,曹营炊烟不增反减,足足少了半数。\"
\"这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