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2 / 2)

周瑜面颊微微颤动。

这番话语似无形利刃,悄然划破他的自尊。

周氏乃庐江名门,祖上位列三公,家世显赫。

生于这般豪门,又天资聪颖,自幼备受尊崇,使他养成与生俱来的傲气。

直至遇见那新野寒士秦牧。

对方接连施展奇谋,将他这份骄傲彻底击碎,犹嫌不足般肆意践踏。

\"秦牧,你确是我此生仅见之强敌。\"

\"今日暂且让你占先,但你我较量方始。\"

\"我庐江周氏子弟,岂能败于你这新野寒门...\"

周瑜暗自立誓,平复心绪后重拾从容。

\"秦牧狡诈多端,本就在预料之中,我等从未小觑。\"

\"子敬不必如此失态,自乱阵脚。\"

周瑜先安抚鲁肃,继而向孙策进言:

\"伯符,夏口之失未必是坏事。\"

\"刘备既得夏口,必调荆州主力驻守,正可让我军一网打尽。\"

\"此战若胜,荆州七郡可传檄而定!\"

寥寥数语间,周瑜化危为机。

孙策顿觉豁然开朗,失城之痛顷刻化作昂扬战意。

周瑜之言甚善,不过失了夏口有何可惧?

荆州归谁所有,终究要看谁能在江上称雄!

孙策虎目圆睁,扬臂高呼:

\"传我将令,全军战船即刻逆流而上,直扑夏口。”

\"定要与那大耳贼在长江之上见个真章!\"

...

同年金秋。

孙氏水师两干余艘战船载着四万健儿,帆樯如云再临夏口。

刘备早有防备。

江陵襄阳步骑尽出,四万雄师陈兵夏口。

襄樊水师与江陵舟师合流,五百战船载着万余名水卒,已在城南昌江北岸扎下坚寨。

刘军水陆并进,五万之众列阵以待。

论兵力,刘备略胜一筹。

然孙氏儿郎皆是水陆兼修之精锐,水战更堪称一绝。

倚仗舟师之利,孙策大张旗鼓在南岸安营,与北岸刘备隔江相对。

...

北岸水寨望楼之上。

刘备与众将凭栏远眺,但见南岸:

营垒延绵不绝,旌旗蔽空。

两千余艘战船在外操演,黑压压望不到边际,端的气势逼人。

\"孙伯符这番排场,分明是要给咱们下马威。\"

秦牧似笑非笑,一语道破天机。

刘备却凝视江面,叹道:

\"敌军战船数倍于我,楼船斗舰阵列严整,确非浪得虚名。\"

\"江东水师称雄长江,果真有几分本事。\"

秦牧听得分明,自家主公言语间透着忌惮。

这忌惮不同陆战——

陆上以寡敌众尚可奇谋制胜,水上却是...

大江之上,水战拼的是硬碰硬的实力,容不得半点取巧。

想重现汉水之战,靠甘宁的奇袭击败孙策的江东水军,几乎不可能。

\"主公不必担忧,江东水军虽强,我军未必没有胜算。\"

\"主公当务之急是扩编水军,加强训练,固守北岸以逸待劳,待孙策露出破绽。\"

秦立神色从容,似是胸有成竹。

刘备听出弦外之音:\"子璟莫非已有破敌之策?\"

\"说有也有,说无也无。\"

秦牧意味深长地指向南岸:\"关键在于孙策如何出招。\"

这番话说得玄之又玄,不仅刘备听得云里雾里,众将也面面相觑。

\"就依军师所言。\"

\"文聘、甘宁负责水军扩编训练,再传令张飞、关羽从襄阳江陵调运粮草军械。\"

\"做好与孙策长期对峙的准备。\"

刘备见秦牧成竹在胸,便不再多问。

众将领命退下,唯甘宁留下进言:

\"主公,水战以箭矢为先,我军现存箭矢远不够用。**后方日夜赶制。\"

刘备当即传令襄阳江陵加紧赶制箭矢。

此刻,一直沉默的诸葛亮忽然眼前一亮。

蜀汉军帐中灯火摇曳,那位羽扇纶巾的年轻人忽然轻叩案几。

\"主公,师尊,亮心中有个主意,或许能为主公轻松取来十万支狼牙箭!\"

话音未落,刘备握着剑柄的手微微一颤,眼底泛起异彩。要知道就算动员整个荆州的工匠日夜赶制,也要耗费半月光阴才能打造如此数量的箭矢。

这位秦先生的门生,居然说能轻而易举得到十万支箭?

刘备强压心中疑虑:\"孔明有何妙计?\"

年轻的军师轻摇羽扇,从容指向南岸:\"只需四十艘运粮舟,每船两侧密布草靶,再配百名熟悉水性的士卒。\"

\"待夜色深沉时,我军擂鼓呐喊佯攻,孙伯符初来乍到必不敢贸然出击——\"说到这里,诸葛亮眼中闪过狡黠,\"只需让吴军**手朝着草靶尽情放箭......\"

话音未落,帐中已响起秦牧爽朗的笑声。好个借箭之计!刘备更是激动得拍案而起:\"此计精妙绝伦!军师的高徒果然尽得真传!\"

正当众人交口称赞之际,秦牧忽然轻咳一声:\"若吴**的是火箭......\"这句话像盆冷水浇在诸葛亮头上,令他羽扇都为之一滞。

是,若是遇着火箭......年轻人额头渗出细密汗珠。

根据要求,

战船在江面飘摇,诸葛亮忽然意识到致命的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