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百谏成圣下,大明死谏官! > 第196章 一念成‘神’,分身就是百姓的青天大老爷!

第196章 一念成‘神’,分身就是百姓的青天大老爷!(1 / 2)

龙王口畔的村里,当时百姓们就直接炸开了锅。

是仅仅次日,衙役们就手持公文,开始丈量土地,标记一切需拆除的三丈内房屋。

那时,当地一位名叫陈老四的老渔夫,是祖孙三代都住在河边的窝棚里,闻讯如同晴天霹雳!

他当场冲到叶言分身的李德明面前,扑通跪下,老泪纵横道:“青天大老爷!不能拆啊!拆了这棚子,我们一家老小住哪里?这河几十年都这样,不见得今年就发大水啊!您行行好,给条活路吧!”

周围聚集的百姓也纷纷附和,堪称怨声载道。

“这新来的县丞,简直是煞星!”

“一点情面都不讲,比以前的官还狠!”

“什么防洪水,我看就是想捞政绩,苦了我们老百姓!”

张石头站在李德明身后,看着老人颤抖的肩膀,听着四周的斥骂,只觉得脸上发烧,心中五味杂陈。

他再次看向李德明,希望他能有一丝松动……

然而,分身李德明只是弯腰扶起陈老四,语气依旧平稳,却依旧毫无转圜余地。

“老丈,你家这棚子必须拆。县里会在高处划出一片地,搭建临时窝棚,虽简陋,但能保命,至于活路……我告诉你!河道疏通了,渔业才能长久,今日之苦,是为了明日之活!”

说着轻轻推开对方,分身是再也不理,转身就对衙役下令:“按标记,拆!全都拆了,有阻挠者,以妨害公务论处!”

当时这地方就特么好像炸了一般!

是在陈老四绝望的哭喊和乡邻愤怒的目光中,无数破旧的棚屋都被强行推倒。

更引发争议的是,他勒令这河道行洪区内数十户居民限期迁移时,给出的补偿虽按律法标准,却远低于市价,也远不足以让这些百姓另购宅基。

哭声、骂声瞬间充斥县衙内外!

张石头也亲眼看到还有老妪跪在李德明面前哭诉,李德明却只是沉着脸道:“迁走是一时的难,今日不迁,明年此时,尔等便是鱼鳖之食!本官宁受今日之骂名,或青史之骂名,也绝不担明日之人命!”

百姓不能理解啊!

张石头当时也忍不住在笔记上,沉重地写下了一段话:“洪武四年九月廿八,李县丞是强拆龙王口民居,民怨沸腾!其言虽为防洪,然手段酷烈,几近不近人情,学生以为,为政者当以仁爱为本,如此行事,恐非善策!”

幸好叶言当时没有真定下来一日一报观风笔记的规则,那也只是与老朱、重臣们讨论时的空话而已,朱元璋最终定的是一个半月一报。

所以此时也没换来朱元璋的制止,甚至地方百姓就算去京城告状,那在这秋季也要走很久。

总之,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在空印案爆发,乃至直至朱元璋停止空印的反贪之风后。

一个月内,吴江县仿佛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分身李德明就如同一个不知疲倦的工头,亲自督工。

他是挽起官袍袖子,完全与民夫们一起勘测水位,计算土方,甚至会因为一块石料垒得不合标准而当场斥责工头。

他的要求也极高,进度也极快,但征发的民夫都劳累不堪,背地里都骂分身他是李扒皮!

张石头是一直跟着他,白天一身泥,晚上一头灰。

他亲眼看到李德明因为一个数据误差,深夜冒雨重返堤坝核查,也看到他为争取一批急需的防洪物料,与户房的书办争得面红耳赤,寸步不让。

例如……

有日午后,在疏浚河道的工地上,管工料的张司吏陪着笑脸,指着刚运到的一批石料对李德明说:“县丞大人,您要的条石,卑职紧赶慢赶,总算从西山采石场调来了,您看这成色……”

李德明没理会他的表功,径直走到石料堆前,用脚踢了踢其中一块,又蹲下身,用手指抹去表面的浮土,仔细查看石质的纹理和颜色。

突然,他抓起一块拳头大小的碎石,猛地砸向一块大条石的棱角!

“砰!”

一声闷响,大条石被砸处竟崩掉一小块,断面粗糙,明显是风化严重的次等石料。

李德明脸色瞬间沉下,抓起那块崩落的碎石,举到张司吏眼前,声音冷得像冰:“张司吏,这就是你口中的上好条石?质地酥松,遇水即溃!你是打算让本官用这等货色去扛太湖的风浪,还是想让这新修的堤坝明年就塌给全县百姓看!啊?!”

张司吏吓得脸都白了,冷汗直冒,支吾道:“大、大人息怒!这……这或许是采石场那边以次充好,卑职一时不察……”

“不察?”李德明厉声打断,“工料关乎人命,一句不察就能搪塞过去?本官三令五申,石料需选青麻石,质地坚硬,吸水率低于三成!”

“这批石料,立刻全部退回!押运的差役,扣发本月饷钱!你,张司吏,监管不力,罚俸三月!若再有一次,革职查办!”

张司吏试图争辩啊,他不由道:“大人!这……这工期紧迫,若全部退回,重新调运,恐怕……”

“恐怕什么?恐怕耽误了你的工期?”

李德明当时直接大骂,也看向在场所有噤若寒蝉的胥吏和工头。

“混账!”

“本官告诉你们!我要的是能保百年安澜的坚固堤坝,不是应付差事的豆腐渣!工期再紧,质量也该一寸不能让!”

简直是慷慨激昂的训斥,也表露出了分身那现代人思维的看法是什么。

“今日耽误的,夜里都给本官挑灯赶工补回来!人手不够,本官亲自去民夫里挑健壮者顶上!物料钱粮,本官自会向府衙力争,砸锅卖铁也要把合格的料子运来!”

他转身对负责施工的工头喝道:“王工头,现有的合格石料,先紧着险要地段用!砌筑灰浆,按本官定的比例,一份石灰三份河沙,掺糯米汁夯实!谁敢偷工减料,少放一斤糯米汁,本官让他去河里喝饱!”

王工头连连称是,不敢有丝毫怠慢。

李德明又看向张石头,语气不容置疑:“张观风,你记下!工程物料,乃实务之根基。为官者若在此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便是对黎民百姓的身家性命犯罪!”

“今日若纵容次料上堤,来日堤毁人亡,你我就皆是帮凶!”

张石头握着笔的手微微颤抖,连忙在《观风笔记》上重重记下:“九月卅日,李县丞严拒劣质石料,惩处渎官吏,力保工程质量。其言‘质量一寸不让’,振聋发聩也!”

这是张石头唯一在笔记中去赞扬的,其他记的全是地方百姓的谩骂,地方官吏的怨声。

毕竟,李德明这分身几乎是寸步不离工地,他不仅严控材料,更对施工工艺苛求到极致——

夯土要夯到夯窝均匀密实才肯罢休,砌石要求错缝咬合,缝隙连张薄纸都插不进去!

他逼着胥吏和工头跟他一起泡在工地上,昼夜赶工,胥吏们背后全都叫苦不迭,骂他是李阎王,但在分身的强压下,还真就做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