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大汉小吏 > 第483章 出大事了!汉军经商?!得冒险去匈奴地彻查!

第483章 出大事了!汉军经商?!得冒险去匈奴地彻查!(1 / 2)

第483章出大事了!汉军经商!得冒险去匈奴地彻查!

“他之前带人寻跡天田的时,恰好捉到一个落单的匈奴人,审了审,得知那些被挖了眼的匈奴人竟活著回去了。”赵顿笑道。

“命真大!”寒衣狠狠地说,极厌恶地往城下吐了一口唾沫,仿佛听到了极晦气的事情。

“三十二个人,回去了十一个。”赵顿说道。

“都在路上餵了狼,那才好哩。”圩顶说道。

“这些人回去之后,当晚城下发生的事便在娄烦白马两部当中传开了,听说匈奴孩童听到使君大名,都不敢哭了。”赵顿说道。

“使君当初便是心慈手软了些,应该再砍一只胳膊,那样一来,威名更甚。”寒衣接著道。

“呵呵,你当威名大是好事”赵顿冷笑道。

“..—”圩顶和寒衣面面廝,在他们看来,在这大漠草原,威名大才能威镊住匈奴人啊。

“那白羊王和娄烦王震怒不已,说要发兵平了云中城。”赵顿一字一句说道,圩顶和寒意的脸色稍变,紧张之下还有些许恐惧。

在此时的大汉边塞,军民虽然痛恨烧杀劫掠的匈奴人,但听到“匈奴来袭”,难免会感到恐惧和惊慌。毕竟,战绩是败多胜少。

“虽然这只是传言,如今也还未到匈奴狗贼南下劫掠的时节,但总督城已是眾矢之的,我等要加倍警醒啊。”赵顿再嘆气说道。

“.”圩顶和寒衣仍未说话,他们终於有些后怕了,忽然便生出了一个念头一一那些匈奴人的眼睛似乎也不是非要挖出来的。

“上吏,此事要不要上报给使君”寒衣犹豫道。

“使君派了许多斥候到北麓去打探消息,这些事情,他也许早就知道了,我等不必操心,但望候时警醒些。”赵顿挥了挥手道。

“诺!”圩顶和寒衣两人忙答,不敢再有任何的戏謔。

就在此时,从北面的官道上跑来了一骑,风尘僕僕,一看便是从阴山南麓赶来的,在炎炎的烈日之下,人和马都已到达了极限。

这不禁便吸引住了城上眾人的目光,他们都看了过去。待那骑士近了些,赵顿等人立刻认出来者是总督府行人司马迁。

自从阴山南麓的行商被整治服帖后,司马迁便被樊使君派往阴山北麓探听消息去了,常常十几日才回总督城一次。

今日马不停蹄地入城,不知会不会带来些紧要的消息

再想起刚才议论的事,赵顿这三人都想得有一些出神,但不等他们想明白,司马迁便在半空烟尘中飞入北门,空留马蹄的余音。

司马迁確是从阴山北麓赶回来的,这是他第三次出塞,已经连续快马奔袭了两夜,浑身如同散了架一般酸痛,却丝毫不敢停歇。

入了北门之后,他立刻便赶到了总督府的正堂。此时,樊千秋正在勾决本月要梟首的贩私行商,只有七个人,比原来少了许多。

他见到一脸汗尘的司马迁走进正堂之后,便將手中的木瀆和笔搁置了下来:司马迁是七日之前离开的,今日,还不到返程之期,

想到此处关节,樊千秋皱了皱眉头,看来,出变故了。

“下官司马迁敬问使君安。”司马迁这几个月都在阴山南麓北麓风餐露宿,比之前刚来到云中的时候,更像不通文墨的粗鄙了。

“快快免礼—你怎么今日便回来了,我未记错的话,还不到归期吧”樊千秋道。

“下官打探到了一些紧要的事情。”司马迁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焦急道。

“先坐。”樊千秋说完便站起来,然后走到门边,让人端来一碗冰镇的绿豆羹:城中有地窖,

里面藏著冬天时从山上凿来的冰。

“先喝一口,消消暑,莫要太急,慢慢讲。”樊千秋亲自將绿豆羹端到了司马迁面前的案上,

后者一饮而尽,豪爽地抹了抹嘴。

“霍去病呢未与你一起回来”樊千秋回到榻上才再问道。

“他暂且留在杀虎燧。”司马迁回答道。

“杀虎燧半月之前,是不是那杀虎燧派人来报,说他们捉了个匈奴斥候,因为扭伤了腿,一时不能送来”樊千秋记得此处。

“正是,我今次便带著霍去病去了杀虎燧,见到了那匈奴人,还审了审他。”司马迁答道。

樊千秋如今不会过问这细枝末节的事情了,司马迁要去何处探查消息,都是他自己来决定,樊千秋只用等著听对方的上报即可。

听到司马迁的这些话,樊千秋扭头从身后的简架上翻找片刻,便找到了一幅画在帛上的舆图,平整地展开在自己面前的案上。

这幅舆图是丁充国赠送给他的,上面標註著阴山南北两麓一些重要的地形:有山川、河流、绿洲、湖泽、长城、烽燧、城障等。

因为是用旧法绘製的,比例难免会失调,但樊千秋在上面重新標记了路程的远近,虽然仍有一些粗糙,但能分辨出相对的位置。

他俯在舆图上找了找,很快便找到了杀虎的位置。

他几乎在云中正北方,离此地大约有五百多里,翻过阴山后,还要再往北二百里。

所以,单从位置上看,杀虎燧在汉塞绝对称得上“北极”了。

匈奴人入塞劫掠之时,要么会先拔下这颗钉子,要么会绕过。

而前一种情形更常见,因为一座烽一般只会驻扎一什燧卒,根本不是大队匈奴人的对手,与其多余绕过去,不如直接攻下。

但是,驻守在烽燧里的燧卒也不会与匈奴贼人硬拼,只要他们点燃了烽火,守五个时辰,便可前往身后的烽或关隘通风报信。

当然,虽然不用死守,驻守的烽燧越靠北便越危险,死伤的可能性也比別处要大许多。

“杀虎燧是不是在此处”樊千秋指著舆图上的那个点问道。

“正是。”司马迁已经来到了案前,看了一眼便点头回答道。

“你是问到了什么消息吗”樊千秋知道定然不是紧急的军情,否则霍去病不可能留在那里。

“那匈奴人的氏族离杀虎燧並不远,大约在西北二三百里之处,他们.”司马迁犹豫片刻再道,“他们仍能买到盐和铁。”

“上个月还是这个月”樊千秋皱了皱眉问道。

“他是半个月前被捉的,被捉前几日,族里的行商还买回盐铁,再分给了族里的人。”司马迁再道。

“价格如何”樊千秋再问。

“涨了三倍。”司马迁答道。

“量多不多”樊千秋问道。

“与原先相近。”司马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