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一顿,目光扫过全场伸长的脖子,才继续道:“原本打算就此隐姓埋名,待哪位侠义之士诛杀了李莫愁那女魔头,再显于人前……”
说到此处,猛地拔高声音,惊堂木再次重重拍下,“——未曾想!”
“这小少爷洪福齐天,竟有一位亲舅舅尚在人世。”
旁边一个瘦削茶客插嘴问道:“听你这意思,还是个练家子?”
说书人瞥了他一眼,折扇“唰”地展开又“啪”地合拢,指向那茶客,“诸位可曾听闻铁掌帮?”
这话引得满堂议论更甚。
一个带着几分江湖气的看官扬声道:“这谁不知?”
“十多年前那铁掌水上漂裘千仞之名,威震江南武林,可谓如雷贯耳。”
“不过嘛——”他环顾四周,带着几分轻蔑,“那铁掌帮勾结金狗之事早已败露,如今是臭名昭著,过街老鼠。”
“谁还敢顶着这名头招摇?不怕被路过的侠客顺手料理了?”他斜睨着说书人,“难不成何家还与铁掌帮的哪位高手有旧?”
但见说书人笑了笑,意味深长道:“所谓,娘死等舅来。”
“这位可不是寻常的铁掌帮人物,而是裘家第三代笑字辈传人,单名一个痴字。”
“正是何家小少爷的亲舅舅,此番便是来撑腰的。”
“裘笑痴?没听说过啊。”先前那瘦削茶客追问,“可是有何通天本事?”
旁边一人接口,语气带着怀疑,“笑字辈?怎得算,年岁也不大吧?”
“就算得了真传,怕也敌不过那李莫愁。”
又有一人似乎知晓些旧闻,补充道:“裘家传人?据闻那裘千仞一心练武,裘家好像都是他大哥裘千丈的子嗣。”
这话引来一阵窃笑。
有人高声嚷道:“裘千丈?知道知道。”
“这些年江湖都传遍了,此人就是个走江湖耍把式的,专会招摇撞骗,当年可骗了不少高人团团转。”
“莫不是他孙子学了他那套,准备把李莫愁给唬跑不成?”
“哈哈哈哈……”此言一出,茶馆里顿时哄堂大笑。
门廊阴影里,柯镇恶听着议论,心中微动。
初闻裘千丈之名,只觉鄙夷。
但转念一想,其孙能为亲人置身险境,甘冒奇险,倒也算有几分血性,比他那欺世盗名的祖辈强多了。
身旁郭芙扯了扯柯镇恶的袖子,小声嘀咕道:“大公公,裘千丈我听爹娘说过,可有意思了,是个变戏法的高手。”
“还爱拉屎!”说罢,自顾自忍不住捂嘴笑了起来。
身旁武氏兄弟见郭芙笑得明艳动人,脸上也同样浮现出笑容,只是目光略痴。
此时,说书人提高声调,压下满堂哄笑。
“据说这位裘家传人,看相貌估摸着也就十五六岁,年轻得很呐。”
他话锋一转,带着几分赞叹道:“不过,诸位可莫小瞧。”
“不知这位用了何等手段,竟在一夜之间,将何家那些散落各处的产业尽数收回。”
“这份手腕和人脉,着实不凡。”
“不过嘛——”他故意拖了个长音。
急性子的茶客们立刻催促道:“不过什么?别卖关子了,快讲!”
说书人清了清嗓子,脸上露出混合着同情与惊奇的神色道:
“不过此人……是个瞎子。”
“而且与人言语时,口唇不动却能发声,分明是江湖罕见的——腹语之术。”
看客们顿时一片哗然。
“瞎子?还是个哑巴?”有人立刻担忧起来,“那他还不赶紧带着外甥远走高飞。”
“万一那女魔头杀个回马枪,舅甥俩岂不一起完蛋。”
说书人摊了摊手,作出一副莫测高深的样子,“这……便不得而知了。”
“观其稳坐庄中,大开中门,鞭炮齐鸣的做派,想来……是胸有成竹,不惧那赤练仙子。”
茶客中有人不禁感叹道:“倒是个有胆气的后生。”
“这倒让老汉想起当年的江南七怪之首,飞天蝙蝠柯大侠。”
“听闻柯大侠也是目不能视,腿脚不便,却一生刚直,嫉恶如仇。”
“此二人……唉,倒有几分相似的命途。”话语中带着唏嘘。
檐下阴影里,柯镇恶将这议论一字不漏听在耳中,那黑绸覆面的脸上看不出表情。
只听得他喉间低沉喃喃道:“世间竟有这般人物……”
旋即神色一正,似是下了决断,不再迟疑,转头对郭芙和武氏兄弟沉声道:“走!”
“咱们去何家庄,会一会这位少年英雄,顺道助拳一番。”
话音未落,手中铁杖已“笃”地一点青石板,率先转过身,朝着何家庄方向而去。
郭芙和武氏兄弟对视一眼,连忙快步跟上。